明史·傅友德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明史·傅友德传出自于《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1]
原文
傅友德,其先宿州人。元末走武昌,从陈友谅,无所知名。太祖攻江州,至小孤山,友德帅所部降。帝与语,奇之,用为将。从常遇春援安丰,略庐州。从征武昌,城东南高冠山下瞰城中,汉兵据之,诸将相顾莫前。友德帅数百人,一鼓夺之,流矢中颊洞胁,不为沮。同陆聚守徐州,元将扩廓遣将李二来攻。友德度兵寡不敌,遂坚壁不战,以二千人溯河至吕梁,登陆击之,敌败去。度且复至,亟还,开城门而阵于野。李二果至,鸣鼓,士搏战破擒二。召还,进江淮行省参知政事,鼓吹送归第。元丞相也速来援青州,友德以轻骑诱敌入伏,奋击之。洪武三年,蜀将吴友仁寇汉中。友德以三千骑救之,攻斗山寨,令军中人燃十炬布山上,蜀兵惊遁。
太祖谕友德日:“蜀人闻我西伐,必悉精锐以抗我师。若出不意,直捣阶、绵,门户既隳,腹心自溃。兵贵神速,患不勇耳。”友德疾驰至阶,昼夜行。抵阶州,败蜀将丁世珍,克其城。后渡汉江,趋绵州。时汉江水涨,不得渡,伐木造战舰。欲以军声通绵州,乃削木为牌为千,书克阶、绵日月,投汉水,顺流下。蜀守者见之,皆解体。及闻友德破阶、绵,捣江油,寿始分兵援汉州.以保成都。未至,友德已破其守将向大亨于城下,继而进围成都。寿等以象战。友德令强弩火器冲之,身中流矢不退,将士殊死战。象反走,躏藉死者甚众,成都平。友德身冒百死。自偏裨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虽被创,战益力,以故所至立功,太祖屡敕奖劳。寻副宋国公冯胜征山西,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
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帝日:“禄赐不薄矣,复侵民利何居?”蓝玉诛,友德以功多内惧,定远侯王弼谓友德:“上春秋高,旦夕且尽我辈,宜自图。”太祖闻之,会冬宴,从者彻馔【注】,友德有一蔬不尽。太祖责友德不敬,友德出匕首袖中,日:“不过欲吾父子头耳。”遂自刎。太祖怒,分徙其家属于辽东、云南地,而王弼亦自尽。
【注】彻馔:撤去食物。(摘编自《明史·傅友德传》)
译文
傅友德,他的祖先是宿州人。元末到武昌,跟随陈友谅;默默无闻。太祖进攻江州,至小孤山,傅友德率部下投降。太祖与他交谈,觉得他非同寻常,便任他为将领。傅友德跟随常遇春支援安丰,夺取庐州。随征武昌,许多将领丛城东南的高冠山俯视已被汉兵占据的武昌城,他们相互观望,不愿前进。傅友德率领数百人,一鼓作气夺下武昌,飞箭射中面颊穿透两颊也毫不气馁,与陆聚驻守徐州,元军大将扩廓遣将领李二来攻。傅友德估计寡不敌众,于是坚守不应战,另率领二千人逆河而上到达吕梁,登陆迸攻,敌军败退。傅友德料到敌军还会再来,便迅速返回,打开城门,在野外列阵。李二果然来了,傅友德立即下令鸣鼓,士兵奋力搏击拿下了李二。傅友德应召回京,晋升为江淮行省参知政事,太祖命人敲鼓吹号―将他送回府宅。元丞相也速来支援青州,傅友德以轻骑诱敌进入伏击点,然后奋力追杀敌军。洪武三年蜀将吴友仁侵犯汉中,傅友德率三千骑兵前去援救,进攻斗山寨,命军中士兵每人燃起十个火把分布山上,蜀兵见此惊慌逃走。
太祖对傅友德说:“蜀人听说我军西伐,必定将其全部精锐部分抵抗我军。如果出其不意,直岛阶、绵两州,门户被毁坏,蜀军自己便会溃散。兵贵神速,只怕军队不勇猛啊。”傅友德昼衣行军,疾驰至阶州。抵达阶州后,击败蜀将丁世珍,攻克此城。然后渡过汉江,直逼绵州。当时汉江水涨,不能渡江,傅友德军为此伐木营造战舰。为了将军威传达至绵州,傅友德竽走削成数千木牌,将攻克阶、绵的日期刻上,投入汉水,让它们顺流而下。蜀地守军见后,全部溃散而逃。等到听说傅友德攻克阶、绵两地,直捣江油后,戴寿才分兵支援汉州,来保卫成都。援军还未到达,傅友德的军队已经在城下打败其守将向大亨,接着进闺成都^戴寿率部下驱象出战^傅友德下令以强弓火器迎击,他身中飞箭却毫不后退,手下将士也殊死作战^大象调头而逃,踩死许多蜀人,成都平定。傅友德出生入死多场战役,从偏将升至大将,每战必定身先士卒。虽多处受伤,作战却更勇猛,因而屡立战功,太祖多次下诏奖励慰劳。
不久,傅冬德协助征西将军冯胜远征山西,因为功勋卓著封颍国公,加封太子太师.
洪武二十五年,傅友德请求获得怀远民田千亩。太祖说:“我给你的年禄、赏赐不薄,你为什么年要去侵犯百姓的利益呢? ”蓝玉被杀后,傅友德因为自己功劳很大而十分害怕,定远侯王弼私下对傅友德说:“皇上已经年老,早晚会把我们全部杀掉,我们应该为自己考虑一下。”太祖听说了这件事,恰逢冬天大宴文武,侍从撤席的时候发现傅友德有道菜没有吃完,于是太祖指责傅友德不敬,傅友德从袖中抽出匕首说:“你不过想要我们父子的头罢了。”于是自刎。太祖大’怒,流放傅友德的家属到辽东、云南,而王弼也自尽了。 [2]
作者简介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