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辜的雁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辜的雁奴》是一則寓言故事。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1]。是民間口頭創作。

正文

雁奴是雁群中個頭最小、性情最機敏的一種雁。每天晚上群雁夜宿的時候,總有一隻雁奴徹夜不眠,在其周圍執行警戒任務。它只要聽到一點人聲,便立刻號叫起來,緊接着群雁的驚叫聲便會連成一片,互相催促着匆忙飛走。雁群因為有雁奴的及時報警,所以便夜間捕雁的人經常一無所獲。

後來,鄉間的人們經過仔細觀察,逐漸掌握了群雁的夜間生活習性,並根據雁奴過于敏感的天性制訂了一個攪亂群雁生活規律的巧妙捕雁圈套。他們首先摸清了雁群在湖澤邊的棲息地,然後悄悄地在其周圍布下了大網,在網的旁邊挖掘了一些洞穴。等夜幕剛一降臨,鄉里的人們就帶着捆雁用的繩子到洞穴中躲藏起來,不聲不響地蜷縮在洞中過夜。在天亮之前,他們把洞穴外面的柴草點燃,雁奴一見到火光,立即飛過去把火撲滅。群雁被雁奴發出的響聲驚醒了,但睜開眼一看,周圍沒有別的動靜,於是又安心地去睡覺。鄉里的人一連點了三次火,三次都被雁奴撲滅。然而群雁被雁奴驚醒了三次,過後都沒有遇到危難,所以都抱怨雁奴大驚小怪,輪番用嘴去啄它、用翅膀去擊打它。出完了氣,群雁又放心大膽地睡起覺來。過了一會兒,捕雁的人又點燃了火光。雁奴害怕眾雁再打它、啄它,不敢鳴叫。鄉里的人們見雁群寂然無聲,迅速張開大網向群雁棲息的地方猛然撲去。網到之處,沒有一隻雁能夠倖免;整個雁群里的雁,十隻大約有五隻被鄉里的人捉住了。

寓意

鄉里人根據事不過三的經驗,使群雁因懷疑同伴而遭到禍患。這一故事告訴我們,在一項關係大家共同利益的事業上,應該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對一個重要的問題決策時,只有經過認真細緻的調查研究,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經[2]拉封丹寓言》等。

視頻

無辜的雁奴 相關視頻

無辜的雁奴 兒童寓言故事集
寓意故事 無辜的雁奴 小故事大哲理 百看不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