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无线电测向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无线电测向仪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展台上一颗无可取代、熠熠闪光的明珠[1]。汉字之美,美在庄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2]。她的美,是无与伦比的。

名词解释

无线电测向仪,是指一种能够测定无线电发射台方向的无线电接收仪器。可供船舶定位和搜索救助等之用。由天线、测角器、接收器、方向指示器和扬声器等部分组成。测向原理是以环状天线的8字方向图为基础,当环状天线转到接收机的声音最小(哑点)位置时,环状天线平面的垂直方向即为被测发射台的方向。通常采用目测式,作用距离白天为100nmile,夜间为50nmile,测向精度为士2°〜±5°。优点是设备简单,成本低,对发射台没有特殊要求,全球均可使用。

发展历程

无线电测向仪出现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无线电爱好者利用接收到的无线电波来寻找发信电台,开始了业余无线电测向活动。由于当时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仅用于航海。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研制成功小型测向仪装上飞机,利用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广播导航,实现了对伦敦的轰炸。战争中,交战双方竞相研制和改进机载测向设备,大大推进了测向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较为先进的导航仪器,如罗兰、奥米伽、雷达的出现和大量使用,它们同无线电测向仪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定向精度高的优点,逐渐在许多方面替代了无线电测向仪,使得无线电测向仪在无线电导航设备中处于辅助地位。但是无线电测向仪以其独特的优点,直至今日仍在发挥着作用,尤其在测定无线电发射台方位的能力仍然是独一无二的。

无线电测向仪出现于20世纪初,它通过岸上两个以上全方向发射的无线电指向标台或无线广播电台的来波方向来确定船位,可用于测定发射无线电波的目标所在方位。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无线电爱好者利用接收到的无线电波来寻找发信电台,开始了业余无线电测向活动。由于当时设备的体积和重量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无线电测向仪仅用于航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种技术才得到广泛的应用。

定义

无线电磁指示器是一个复合指示器。它有一个固定三角标志,表示飞机机首方向;有一个可在360度范围内转动的圆形刻度盘,由飞机磁罗盘的电信号驱动,其对准固定标志的刻度指示飞机的磁航向;有一根可转动的细实指针,由无线电罗盘的电信号驱动,其箭头所指度盘刻度指示地面导航台相对飞机的电台磁方位,而其指针与固定标志的夹角指示飞机的电台航向,还有一根可转动的空心指针,由伏尔(或塔康)接收机的电信号驱动,其箭头所指度盘刻度指示伏尔(或塔康)地面导航台相对于飞机的电台磁方位,而其指针与固定标志的夹角指示飞机的电台航向。空心指针也可像细实指针一样,供给另一个无线电罗盘使用,指示另一个电台的电台方位和电台航向。一旦指针对准固定标志,即表示飞机是在对准所选的导航台飞行。

特点

无线电测向仪是用具有指向性的无线接收辐射源(目标)信号的方法浏定其方向的仪器。无线电测向仪可安装在海岸、飞机和舰艇上。按波段可分为中波、短波和超短波3种。中波和短波无线电测向仪用于测定无线电发射台的方向,超短波无线电测向仪除能测定发射台方向外,还可用以测定雷达站的方向。按测向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搜索时天线不转就能测定辐射源方向和带有随动装置的无线电测向仪。天线转动的测向仪准确性高。无线电测向仪由天线馈线设备和接收指示器组成。天线馈电装置用于接收被测目标发出的无线电波f接收指示器用于变换和放大天线馈电装置送来的信号,这些信号参数包含有电波到达角的信息和方位信息。指示器包括有耳机、指针式仪表和数字显示器。

超短波无线电测向仪的作用距离为350公里;近程短波无线电测向仪的作用距离为600-1000公里;中波无线电测向仪的作用距离为1200-2400公里;远程短波无线电测向仪的作用距离可达5000-6000公里。测方位的准确性为0.7°-3°。

两台以上无线电测向仪同时测定一个目标发出的无线电波,可采用方位交会的办法测定目标的位置。测向要与侦听、侦收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