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施本格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施本格勒

施本格勒(Oswald Spengler 1880年~1936年),一般翻译为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施本格勒认为历史只是若干独立的文化形态循环交替的过程,任何一种文化形态,象生物有机体一样,都要经过青年期、壮年期以至衰老灭亡。他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失败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的危机看作“西方文化的没落”,主张为了挽救这“悲剧”的命运,必须建立一种由军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结合而成的“新文化”。鼓吹侵略战争,颂扬“凯撒”式的“英雄人物”,是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者。随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他的理论被束之高阁,鲜有人问津。

主要经历

但他的思想对当代美国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基辛格1947年进入哈佛大学政治系学习,师从威廉·埃利奥特。1950年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历史的真义——关于施本格勒、托因比及康德的感想》,论文反映了基辛格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想。从论文中不难看出,基辛格的政治哲学思想实际上是施本格勒的命定论与行动自由的结合。施本格勒对基辛格影响深远。斯坦利·霍夫曼曾经指出:“基辛格就连走路时也似乎有施本格勒的幽灵伴随他的左右。”基辛格的论文具有浓厚的命定论色彩。基辛格写道,施氏懂得“历史事件的命定性”,并且认识到“伴随着一种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觉醒”,但施氏的认识是不够的,因为他“没有理解这一点,即必然性缺乏引导作用,也没有鼓舞作用。……成功和失败是两个相对的属性,只有在回顾时才具有意义,并且永远不会有最后定论。但是伴随着行动所持的态度能证明一个人的性格,证明这个人赋予可管必然性的内在的独特见解“。

主要作品

1936年5月8日,曾一时因《西方的没落》一书而享誉全世界的德国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奥斯瓦德-施本格勒去世,终年55岁。他论证了历史的发展也是遵循生物生长的自然法则的。他认为每一种文化注定要没落。根据施本格勒的观点,西方文化正处于暮色之中,它将成为大规模生产和实利主义的牺牲品。由于他不接受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在希特勒上台后,一直过着孤独的生活。主要著作除《西方的没落》外,还有《抉择的时刻》等。 [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