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下鎮陳家莊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方下鎮陳家莊村隸屬濟南市萊蕪區方下鎮,位於萊城西北11公里,鎮政府西2公里處。村南為喬家義村,北為蘭溝崖村,西為龍泉官莊村,東為藺家樓村。現全村221戶,746口人,738畝耕地[1]
中文名: 陳家莊村
位 於: 萊城西北11公里
戶 數: 全村221戶
耕地面積: 738畝耕地
人口數量: 746口人
歷史沿革
據明《嘉靖萊蕪縣誌》記載,明洪武三年(1370年),陳、藺、楊、張四姓村民由河北棗強縣遷此,以姓氏分為四村寨:東為藺家莊;中為楊家寨;南為張家寨;西為張家莊。後楊家寨破落歸為藺家莊並改名為藺家樓;村人因謀反明王朝,村寨被官軍洗劫一空,村子破滅,無一人倖存。據陳氏族碑記載,清雍正元年(1703年),陳家寨(寨址尚存)族人陳東魯率寨人遷至張家莊遺址(現陳家莊磚廠)以東、藺家樓以西定居下來,建村為陳家莊。此後,徐、藺、曹、亓四姓相繼遷進了陳家莊村。村東有義和溝,冠以姓氏,曾名陳家義和溝。1982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改稱陳家莊。陳家莊在解放前屬魯西區,1947年改稱方下區,1958年隸屬方下人民公社,1984年後,屬方下鎮管轄至今。
經濟生活
陳家莊村村民樸實、勤勞。自清朝末年,村民為養家糊口,就從外地學會了編蓆子、編草帽、編鍋蓋的手藝。農忙時種田,農閒時就干手藝,以此賺錢買糧購物。這一絕活老叟孩童人人皆會。直到1985年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村民徹底解決了溫飽問題,才逐漸將多少年來的編織手藝丟棄。
編織業
陳家莊村民不但編織手巧,而且紡紗織布也有獨到之處。早在民國初全村80多戶人家就有20多戶有手工織布機,從業人數達二三十人,主要是自紡棉線織土布。1950年,3戶村民(陳樂秀、陳樂本、陳吉玉)多次去周村學習紡織,回村後自行設計,將手工木織布機改裝為鐵織布機,逐步使手工作業變為半機械化,工效提高了四五倍,使紡織業在本村來了一個大的飛躍。鐵機除織土布外,還織頭巾、手巾、方巾、扎腿帶等,從業人數發展到50多人。1958年秋,陳樂本、陳樂秀、藺松太、陳吉玉等17人帶着自家鐵機加入了方下人民公社。
種植業
村民種植的穀物雖經幾百年多次的更新換代,仍以小麥、玉米、大豆、高梁為主。直到2000年農業結構調整後,全村二分之一的土地才變成了經濟田,種上了大蒜、生薑;有二十幾戶村民建了溫室,種上了蔬菜;有3戶村民承包了本村果園;2戶村民自投資金建起了磚廠;1戶村民自投資金建起了養魚池;
運輸業
21戶村民干起了運輸業。另外,木工、維修、磨房、飲食等配套服務行業也應運而生並興旺發展起來。同時,一部分村民陸續進城經商、打工。
交通發展
陳家莊村第十四任支部書記陳勝濤,2000年協調方方面面捐資,修好了連接相鄰村莊的馬路。在修路捐款活動中,遠在台灣省浦田的天主教神甫藺增榮捐款6萬元;時任萊蕪市交通局紀委書記的陳俊緒捐款1萬元;支部書記陳勝濤捐款2000元;其餘捐款者碑文皆有記載。
人文歷史
陳家莊村南為喬家義村,北為蘭溝崖村,西為龍泉官莊村,東為藺家樓村。地處長埠嶺,地理條件優越。村東、西兩邊各有一條溪流四季溪水清澈,不知疲倦地流於汶河。
清乾隆年間,村人為防土匪騷擾,曾在村子周圍建圩牆,圩子設東、西、南、北四門,門槲木所做。時至今天,陳家莊仍流傳一歇後語:陳家莊打圩子——胡門(現圩牆遺址尚存)。據載:做門的槲木是陳氏建村後第三代族人陳胡墳上的一棵槲樹,至今村民對陳胡老人仍有一段傳神的趣話。相傳陳東魯後第三代族人——陳胡,自幼與姨媽家表妹訂下終身。陳胡年方一十八歲時,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又加聰穎過人,家境富裕,自然上門提親的少不了。此時姨媽家境貧寒,陳胡父母覺得這門親事不妥,便又為陳胡訂下一家員外之女。陳胡死不同意,但又不敢違背父母之命。陳胡父母怕夜長夢多,時久有變,只幾日就將員外之女迎娶進門與陳胡成婚。洞房花燭夜,陳胡思念表妹徹夜未眠。第二天早上,家人發現他已鬚髮皆白。次日便暴病去世。陳胡死後墳上長出一棵槲樹,百年後槲樹長大,村子修圩子時便伐下做了圩牆門。
圩子修好後,陳氏族人陳剛、陳強去外地請來拳師教村民學功夫,習武健身,看家護院。每逢農閒,村裡的男女老幼都使槍弄棒,演練武術,盛名譽滿鄉鄰。土匪、鄉霸從未敢進村騷擾過。當時所練的拳術主要是「長拳」、「出山拳」等看家護身拳。至今有的村民家中仍珍藏着當年祖輩習武使用的長矛大刀、棍棒鐵鞭。
史載,1904年藺氏村民與徐氏村民因宅基地發生糾紛。藺氏理虧打官司未贏,又加之徐氏村民與大族陳氏有親戚關係,藺氏村民怕受人所欺,便到泰安縣溝頭村加入了天主教,想依靠神甫勢力作靠山。同年藺氏族人引德國神甫來陳家莊村發展教徒傳教,並自任教會會長。從此天主教神甫與教會長軟硬兼施逼村民入天主教。一部分村民不願入教又不堪凌辱便遷至他鄉。其中,遷至喬家義村的有2戶,遷至龍泉官莊村的有3戶,遷至章丘縣的有5戶。捨不得家園的便都成了天主教徒。當時村里流傳着這樣一首歌謠:「來了紅毛(德國神甫)入了教,砸了神,拆了廟,沒了祖宗留下的那一套。」自此起過年不請家堂,不燒香磕頭,不求神拜佛,唯天主至上。
奉教者(天主教徒),要先行領洗(即登記)。通過洗禮,方為正式教徒。教徒每天早晚到教堂念經。每隔7天一主日,這一天教徒(包括學生)集合於教堂,行早、中、晚三次念經儀式,叫禮拜,這天叫禮拜天或禮拜日。一年中分四大節日,又稱「四大站禮」。冬至後三天為聖誕節(公曆12月25日);春分後第一次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天為復活節(農曆三月);復活節後40天為升天節;升天節後10天為降臨節。
天主教念經堂最初設在藺氏族人(教會長)的房宅,一四合房小院內,現保存完好。1923年教堂征地18.8畝進行擴建,1926年教堂落成。主建築為一座高24.5米的德國式鐘樓,現只剩鐘樓底座,另設念經堂、客廳、神甫居室(方子屋),共計77間,是萊蕪最大的天主教堂。它統領着萊蕪各地支堂,隸屬德國教會濟南教區。教堂內設有完備的傳教和管理教務的機構。住堂神甫先後有德國神甫12名、中國神甫5名。中外傳教士以陳家莊為基地,逐步向周圍的地區、村莊蔓延,下設團山、冷家莊、北庵、留村、王方下、小冶等15個堂口為傳教點,先後發展教徒197戶計800餘人。
傳教士為了取信於民,擴大影響,發展教徒,對已入教的極度困難戶發給救濟款,補助生活;設男、女孤兒院,對無父母孤兒進行撫養,教其識字、讀書。教堂於1925年辦學校1處,校址設在教堂院內。但只有教徒的子女才有入校學習的權利,學生最多時達200多人,教師10多人。教學以文化識字為主,早、晚學誦聖經,學校於1945年停辦。
1946年,萊蕪縣人民政府遵照上級指示,勒令德國傳教士回國,神甫離堂。中國籍的天主教骨幹分子也大多外逃,自此教堂關閉。萊蕪戰役時解放軍某部醫院曾設在教堂內,解放後成為魯西區糧站,後改為方下糧所至60年代末。
進入新時期以來,隨着宗教政策的落實,部分教徒的信教活動有所恢復(現全村有十七、八個教徒),主要在家中祈禱、念經或去泰安、濟南洪樓過站禮,跪彌撒等。現全村97%以上的村民已不再信奉天主教,但仍保持着過年不請家堂,不燒香拜佛的習俗。
陳家莊村有着光榮的革命戰爭史。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陳家莊村就有13人先後參加了抗日隊伍。其中曹春亮、藺延坤、藺松文三人在與日偽軍作戰中光榮犧牲;陳樂朋在戰鬥中光榮負傷;曹春祥被任命為八路軍團級幹部;陳吉昌、藺增祿被任命為某部營級幹部。廣大村民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積極為八路軍站崗、放哨、送信、扒鬼子的公路。解放戰爭中先後有24人參加解放軍。陳樂章、陳吉生兩同志在戰鬥中光榮犧牲;陳吉亨、陳吉營犧牲在後方醫院;陳樂選、陳吉堂、藺松茂、陳樂軍、陳法章在戰鬥中光榮負傷。廣大村民積極支前,出現了不少支前模範。
視頻
發展特色產業 擴寬群眾致富路--記雁門關鎮陳家莊村駐村工作隊長常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