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斷層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斷層山

斷層山地殼岩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如果斷層兩側的岩層只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動,則被稱為水平斷層,不形成斷層山,當斷層的岩層有上下的移動時,就形成了斷層山。按其形態可分為地壘式斷層山和掀斜式斷層山。地壘式斷層山是指山邊線較平直,陡山坡立的斷層崖。相鄰地一般為地塹形態,表現為谷地或盆地。如泰山、廬山;掀斜式斷層山指山形不對稱,一側為陡峭的斷層崖,另一側為緩長山坡,向谷地或盆地過渡,如恆山、太行山。

簡介

斷層是構造運動中廣泛發育的構造形態。它大小不一、規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數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壞了岩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在斷層帶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沿常常發育為溝谷,有時出現泉或湖泊。是什麼力量導致岩層斷裂錯位呢?原來是地殼運動中產生強大的壓力和張力,超過岩層本身的強度對岩石產生破壞作用而形成的。岩層斷裂錯開的面稱斷層面。兩條斷層中間的岩塊相對上升,兩邊岩塊相對下降時,相對上升的岩塊叫地壘;常常形成塊狀山地,如我國的廬山、泰山等。而兩條斷層中間的岩塊相對下降、兩側岩塊相對上升時,形成地塹,即狹長的凹陷地帶。我國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都是地塹

評價

破裂面兩側岩塊發生顯著相對位移的斷裂構造。規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伸數百千米 ,常由許多斷層組成,可稱為斷裂帶;小者可見於手標本。幾何要素斷層由斷層面和斷盤構成。斷層面是岩塊沿之發生相對位移的破裂面。斷盤指斷層面兩側的岩塊,位於斷層面之上的稱為上盤,斷層面之下的稱為下盤,如斷層面直立,則按岩塊相對於斷層走向的方位來描述。斷層兩側錯開的距離統稱位移。按測量位移的參考物的不同,有真位移和視位移之分,真位移是斷層兩側相當點錯開的距離,即斷層面上錯斷前的一點,錯斷後分成的兩個對應點之間的距離,稱為總滑距;視位移是斷層兩側相當層錯開的距離,即錯動前的某一岩層,錯斷後分成兩對應層之間的距離,統稱斷距。[1]

參考文獻

  1. 斷層山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