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驴(张光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文人与驴》是中国当代作家张光茫的散文。
作品欣赏
文人与驴
自古以来,爱马的人极多,而喜欢驴的人甚少。驴没有马秀气,不如骡子剽悍,也没有被当做宠物的运气,但就是这个不幸的动物,却和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文人和驴联系在一起,最早见于南朝宋刘庆义《世说新语》。“建安七子”中最有才华的诗人王粲,非常爱驴,并且喜欢听驴叫。他死后,魏文帝曹丕与文人同去吊丧,竟每人学一声驴叫来对他表示悼念。
而西晋文学家孙楚不仅喜欢听驴叫,还喜欢学驴叫,也是《世说新语·伤逝》记载的,孙楚恃才傲物,看不起世人,惟独尊重王武子,王武子死后,他去吊丧,哭过之后,对着灵床说:“你平时喜欢听我学驴叫,现在再为你学两声吧。”
驴在魏晋以后,一度成为文人们的爱物,可是到了唐朝,却被泼了一盆冷水,泼冷水的这个人就是柳宗元。他在《黔之驴》里,以一头驴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寓意深刻地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当然,也有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个寓言,认为《黔之驴》写的是中国文人的悲剧,它的寓意在于告诫文人不要“出技以怒强”,而应锋芒内敛,谨慎处世,以求全身远祸。
文人特别喜欢骑驴。据说李白失意时曾骑驴游华山,县宰认不得他,他也不报姓名,只说:“曾用龙巾拭唾,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天子殿前尚容走马,华阴道上不许骑驴?”与李白不一样,杜甫骑驴,就显得沉郁悲壮多了。“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杜甫怀着“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到长安求仕,却遭遇坎坷,不仅入仕无门,连基本生活也毫无保障。长安的大街上,车水马龙,尘土飞扬,一派喧闹繁华的皇都景象,而胸怀远大理想,身负绝世才华的诗人,却骑着驴,从早到晚到处游荡,乞讨生活。而且,这驴一骑就是十二年,诗人在驴背上尝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对困顿生活的陈述中,寄寓着无穷的辛酸和感慨。
作者简介
张光茫,必读社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