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散亂 |
散亂 漢語詞彙。
拼音:sǎn luàn
指不整齊;沒條理;紛亂 散亂的頭髮 桌子上散亂地放着各種文具、書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散亂 [1]
外文名 messy [2]
拼音 sǎn luàn
釋義 不整齊;沒條理、
散亂
拼音
sǎn luàn
英文
messy
基本解釋
[messy] 不整齊;沒條理;紛亂
散亂的頭髮
桌子上散亂地放着各種文具、書籍
出處與詳解
1、《六韜·火戰》:"吾三軍恐怖,散亂而走,為之奈何?"
2、漢 賈誼 《過秦論下》:"然陳涉 率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
3、宋 歐陽修 《醉翁亭記》:"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4、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三回:"罪人原無紀律,或奔或止;三國以吳兵散亂,彼此爭功追逐,全無隊伍。"
5、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納林布祿忙拔刀對敵,戰了三五回合,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正惶急間,旁邊走過了布占泰,是烏拉部貝勒的兄弟,見納林布祿刀法散亂,忙向前敵住,納林布祿才一歇手,猛聽得大喝一聲,布占泰已被努爾哈赤活擒了去。"
6、潘漠華 《離家》:"我底頭髮太散亂了。"
佛學知識
梵語記載
【散亂】
(梵viks!epa,藏rnam-par-gyen%-ba)
心所名。指令心於所緣之境流蕩不定的精神作用。為唯識百法之一、隨煩惱之一,又稱散動、心亂。《成唯識論》卷六雲(大正31·34b)︰'云何散亂?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謂散亂者,發惡慧故。'
關於其體之假實,頗有異說。依《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之說,散亂屬痴之一分;依《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之說,散亂屬貪、嗔、痴三種。此上二說皆以散亂無別體。然護法認為其另有自體。《成唯識論》卷六雲(大正31·34c )︰'散亂別相謂即躁擾,令俱生法皆流蕩故。若離彼三,無別自體,不應別說障三摩地。'
諸經論
此外,諸經論對其種類之記載亦不一致,略如下列︰
(一)《大乘莊嚴經論》卷八列出二種︰(1)下意散亂,即欣求小乘而昧大乘的散亂。(2)分別散亂,即對'三輪'生起分別思慮的散亂。
(二)陳譯《攝大乘論釋》卷九分自性散亂(指五識)、外散亂(指意識馳動於外塵)、內散亂(指心生高下,念念變化不定)、粗重散亂(即執着於我、我所等)、思惟散亂(謂菩薩舍大乘而思惟小乘)五種。《六門教授習定論》亦舉外心、內心、邪緣心、粗重心、作意心之五種散亂。
(三)《顯揚聖教論》卷十八、《辯中邊論》卷下、《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等列作意心散亂(又名思惟散動)、外心散亂(又名外緣散動)、內心散亂(又名內散動)、相心散亂(又名相散動,指依止外相的作意,而思惟內境的相貌)、粗重心散亂(又名粗惑散動)、自性心散亂(又名自性散動)六種。
(四)《攝大乘論本》卷中舉無相散動(又名無有相散動,謂執着無相)、有相散動(謂執着有相)、增益散動(謂執著有增益為無所有)、損減散動(謂執着無損減為實有)、一性散動(又名一執散動,謂執着依他分別即是空)、異性散動(又名異執散動,謂執着色與空不同)、自性散動(又名通散動,謂執着色為有礙)、差別散動(又名別散動,謂執着色有生、滅、染、淨等差別)、如名取義散動(又名如名起義散動,謂執着如名之義)、如義取名散動(又名如義起名散動,謂於如義之名起舊執)十種。
六種散亂在 <法相辭典> 中的 解釋:
★如散亂中說。
★二解 辯中邊論下卷六頁雲:六散亂者:一、自性散亂。二、外散亂。三、內散亂。四、相散亂。五、粗重散亂。六、作意散亂。此六種相,云何應知?頌曰:出定、於境流,味沉掉、矯示,我執、心下劣,諸智者應知。論曰:此中出定、由五識身,當知即是自性散亂。於境流者:馳散外緣。即外散亂。味沉掉者:味著等持,惛沉掉舉。即內散亂。矯示者:即相散亂。矯現相已;修定加行故。我執者:即粗重散亂。由粗重力,我慢現行故。心下劣者:即作意散亂。依下劣乘,起作意故。
六種散亂 佛光大辭典中的 解釋:
指自性散亂、外散亂、內散亂、相散亂、粗重散亂、作意散亂。(一)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之自性馳逐外緣,不能靜定,稱為自性散亂。(二)修善之時,心為五欲之境所亂而不靜寂,稱為外散亂。(三)修禪定時,其心動散,於諸塵生味着,退失靜定,稱為內散亂。(四)詐作修善之相而其心退失,稱為相散亂。(五)修善法時,生起我、我所之執着及我慢等,以此邪執粗重之力,故所修之善法不清淨,稱為粗重散亂。(六)依外教作意修習,不得證悟,反生散亂,稱為作意散亂。[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
六種散亂 佛學大辭典中的 解釋:
(名數)一、自性散亂,謂前五識之自性馳逐外緣不能靜定也。二、外散亂,謂修善之時,心馳散於五欲之境而不靜寂也。三、內散亂,謂修定之時,心動散於諸塵,不生味著,退失靜定也。四、相散亂,謂使他人信自己有德,詐作修善之相,而心退失也。五、粗重散亂,謂修善法之時,生我我所之執及我慢等,為此邪執粗重之力故,而所修之善法不清淨也。六、作意散亂,謂余乘及余定等依外教作意修習,無有證悟,卻生散亂也。雜集論一卷末說之。
六種散亂 三藏法數中的 解釋:
[出阿毗達磨雜集論] 〔一、自性散亂〕,謂五識自性,馳逐外緣,乖於靜定,故名自性散亂。(五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 〔二、外散亂〕,謂正修善時,於五欲境上,其心馳散,不能寂靜,故名外散亂。(五欲者,色慾、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三、內散亂〕,謂修定時,發起沉掉,及於諸塵,而生味著,退失靜定,故名內散亂。(沉掉者,沉即昏沉,掉即掉舉。謂動散也。) 〔四、相散亂〕,謂欲令他人信己有德,詐見修善之相,由此因緣,所修善法,漸更退失,故名相散亂。 〔五、□重散亂〕,謂修善法時,起我、我所執,及我慢等邪見,由此邪執□重力故,所修善法,永不清淨,是名□重散亂。(我者,於色受想行識五陰中,計有我也。我所者,即色身及財宅眷屬也。) 〔六、作意散亂〕,謂或依余乘,或依余定,作意修習,不能證悟,發起散亂,是名作意散亂。(余乘者,謂人天乘也。余定者,謂世間禪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