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開生命的傘(劉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撐開生命的傘》是中國當代作家劉濤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撐開生命的傘
一個鄉村孩子的生命記憶,總是與紛紛揚揚漫天飄搖的雨絲糾結在一起。
第一天走進那所木質結構的、又寒磣又破敗的鄉村小學,背着一個不知媽媽曾經縫補過多少次的草綠色軍用挎包,那曾經的綠色已在媽媽的指縫間消逝得無影無蹤,仿佛我那遺失在荒煙蔓草間的下落不明的童年時光。第一次背着小書包,莫名的興奮異常,有憧憬,有迷茫。操場上陰沉沉的,孩子們在不停地追逐、嬉鬧;瀰漫的塵土在喧譁中升騰、跌落。天空中層層灰暗的烏雲款款移動,起風了,操場邊的一排排垂柳在陣陣拂動,像少女飄逸的秀髮。叮呤呤叮呤呤,柳樹上吊着的半截廢鋼管發出急促的響聲,一聲緊似一聲,同學們蜂擁進教室,空曠的操場上頓時沉寂下來。
這時有雨點從天空落下,先是稀疏地打在瓦楞上,接着就密集而急促起來,雨點密密匝匝地落在操場的泥土上,一層淡藍色的霧嵐浮動起來,但很快又消失殆盡。瓦檐上流下了檐水,嘩啦啦地跌落,雨水混合着泥土從殘破的窗戶濺進來,濺在臉上、課桌上,涼涼的雨滴散發着泥土的清香。同學們將廢棄的木板、掃帚、臉盆、舊報紙紛紛貼上窗戶。一陣忙亂過後,雨聲漸漸變得纏綿起來,淅淅瀝瀝。
我的人生第一課是在一個風雨飄搖的故事中開始的。老師說,從前有個人出門在外,路上忽遇大雨,身上沒帶雨傘,前不着村,後不挨店,雨水就直截從頭上澆淋而下,沿着耳根、脖頸、嘩嘩地流。他後悔不迭當初忘帶雨傘出門。一場大雨將他淋病了,癱軟在異鄉的旅店。因不識字,他便請人寫信往家裡捎,寫信之人也是個二百五,信中寫道:若有命(傘)帶命(傘)來,無命(傘)帶錢來買命(傘)。家人以為他遭遇不測,一家老小哭慌作一團。這是個並不精彩的故事,但已足夠老師借題發揮。為了我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免遭風雨的吹打,一定要學好文化知識,為生命撐開一把美麗的雨傘。
雨腳已住。風聲已歇。檐水一直淅淅瀝瀝。
小時候,父親常告誡我們,出門看天,進門看臉。進門看臉,是告訴我們為人處世要學會察言觀色,不能太木訥;出門看天,是說我們家鄉的天氣變幻莫測,天涼了,要添加衣服,若天要下雨,則要未雨綢繆,準備好雨傘。我的故鄉小鎮地處貴州西部山區,毗鄰雲南宣威,經年雨水豐沛,植被茂盛。千百年來,貴州留給外人的印象總是一片蠻荒,「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是一個窮山惡水的鬼地方。時代的巨輪一陣陣碾過之後,貧窮落後的巨瘤已經切除,而「天無三日晴」的陰霾則長久地籠罩在人們的心靈,揮之不去;豐沛的雨水也將長久地滋潤着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包括那山崖上的巨石也永遠是濕漉漉的,長滿了青苔。
長大後,我決絕地離開故鄉,漂泊在異鄉的街頭,求索掙扎、海誓山盟、孤獨而瘋狂。一切之後,在每個清晨的街頭或是落雨的黃昏,浮上腦際的永遠是那飄蕩的雨絲,它遙遙地斜灑過來,仿佛那雨霏已貼上面頰,於是內心一陣冰涼。[1]
作者簡介
劉濤:曾用名文刀、劉禮由,上世紀70年代生於貴州盤縣(現盤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