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锯(辛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拉大锯》是中国当代作家辛牧的散文。
作品欣赏
拉大锯
说大黄是一个木匠,好多年里,很多人并不服。“他算什么木匠?他只会拉锯。”“可不是哩!拉了一辈子大锯,没见他做出个什么像样的家具。”为了这,大黄没少受气,不管别人服不服,大黄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木匠,而且是一个好木匠。有时在饭桌上,介绍自己是木匠时,有人会反驳他,帮他补充上一句:“拉锯的。”旁边其他人也会附和着说:“对,拉大锯的。”老黄听了就觉得很没面子,像是自己说了谎话,尴尬得很。有时也会辩白几句:“哪里的木匠也少不了拉锯的,好多人都称我师傅哩。”他这一说,大家就不再言语了,像是默认了。以后,大黄很少解释什么了。后来,大多时候他干脆就直接介绍自己是拉锯的,还两手上下比划一下:“拉大锯。”这样,反而没人小瞧他,倒还抬举他了:“噢,是木匠啊,有手艺,好讨生活呀。”他也只是笑笑,不多说什么。
大黄姓黄,因为一生下来就十多斤重,三四岁上个头就超过了同龄的孩子,力气又大,大家就叫他大黄,一叫就是一辈子。
大黄虽然有些笨,却从小就想学一门手艺,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光阴岁月,才能不白活一辈子。他爷爷是一个木匠,到了他爹,竟然没有继承父业,而是喜欢种地侍弄庄稼。到了他,本来对木匠也没有什么兴趣。他爱上木匠,爱上拉锯,是从一首儿歌开始的。
拉大锯,扯大锯,姥娘门口唱大戏。
接闺女,叫女婿,小外孙也要争着去。
姥娘煮上大米饭,舅舅杀只大公鸡。
一首儿歌,唱来唱去,大黄便对锯产生了兴趣。很小的时候,他就不知从哪里弄来半截儿小钢锯条,这里锯那里锯的,将从木工那里捡到的一些木头儿锯得方方正正,就像现在小孩子玩的积木!有时,他还能用这半截小钢锯条锯开很粗的铁丝,在小朋友们面前很有面子,显得很神气。
年龄大一些了,大黄的父亲就让他劈柴。劈柴,尽管用斧子劈就是了,可他却喜欢“多此一举”,非得用手锯将杂七杂八的木头锯成一截一截,他甚至会在一块块看起来很不起眼很不规则的木头上用粉笔认真地划上一圈圆线,沿着这个弧线锯,这样就避免了锯偏锯斜。有一次,大黄的父亲大约在什么地方生了气,回到家时,正瞅见大黄撅着屁股在那里画线,赶上去,朝着大黄的屁股踢了一脚,嘴里还数落着:“让你劈块烂木头当柴火烧,你比建座宫殿还下功夫,你小子在学校里念书怎么不用上这个劲儿?”大黄天生好脾气,并不恼,回头朝着父亲傻傻地笑一笑,从地上爬起来继续认真地画线,有时还把上学时用的尺子用上,直到画好了,然后再一板一眼地用手锯锯木头。手锯也叫单锯,很难掌握,正常大人都锯不了,可大黄却锯得游刃有余,他把木头锯得平整而规则,然后再用斧头劈开!大黄的父亲见他这般,也就无语了,摇一摇头,深深地叹口气离开了!
到了16岁时,大黄便不上学了,跟着邻村师父学木匠,先是跟着师父拉锯,师父拉大锯(上锯),他拉小锯(下锯)。木匠行里有句话叫“百日斧子千日锛,大锯只需一早晨”。大锯太容易了,一早晨就能学会。但是大黄跟师傅学徒,一直拉大锯。
拉大锯,说到底就是手工开木头解木板。一根圆圆的大木头,首先要让它变成薄薄的木板,然后才能做各种家具。木头开板需要卧式拉锯,通过调整锯条的角度,把整根木头一片片地“片”出来。
锯木头前需要先拉墨线,这是鲁班发明的。两个人,一人在木头的一头儿捏紧墨线,对准角度,绷紧后,把墨线扯起,再弹下去,木头上就有了清晰笔直的黑色线;画好了墨线,然后是固定木头,将整根木头固定在架子上,两个人一推一进开始比着墨线拉锯。拉锯是一个十分讲究的活儿,需要两个人的配合。
大黄干上学徒工时,实际上,有好几次机会,几乎就不用拉大锯,而去学真正的木匠活了。在师父心里,觉得大黄是个干木匠活的料儿:“说不定还能成大器哩!”师父见他拉大锯很用心,考验得差不多了,已经准备让他开始学木工手艺,甚至要让他学“细工”。不巧,那段日子里,木匠活儿多,好多家早就准备好了木料,让木匠打家具。而锯木头是第一道工序,锯完了还需要晾干,木头板儿干了才能进入打家具工序。需要锯的木头太多,而正好又没有新的学徒工换。倒是来了一个学徒工,个子太小,根本拖不开锯,师父自然不放心,怕锯坏了,也怕伤着人,于是,师父就征求大黄意见:“能不能再干一段,你学活儿反正是早天晚天的事。”大黄一口就答应下来:“听师父的。”
其实,自从拉大锯后,大黄感觉一直挺好。听着那刺刺的锯声,或长或短,或轻或重,或粗或细,越听越悦耳,有时来回拉一上午都不觉得累,连拉下锯的都支撑不住了,他却像拉二胡一样,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特别是到了一些村庄,他在大树边借着大树干支起锯架,拉起锯来,好些人会过来围观,有时,一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娘会坐了马扎子一看一个上午,还不时议论一番:“这后生,这大锯拉得不孬哩!”大黄就觉得自己很是威风,比舞台上的武生都要神气一些。所以,他这一干又是半年。这时,师父已经不用再怎么操他的心,不论谁家有木工话儿,首先是派大黄先去拉大锯,而且师父连打架子都不用管了,大黄一律都干得妥妥的。等大黄把木头锯好,晾干后,真正的木工才开进“工区”干细活。而这边师父们干着细活时,那边大黄又去其他人家拉大锯了!
在农村木工活这个行当里,干木匠光会拉锯,而且是拉大锯,就等于上小学一直没考上中学。师傅终于不忍心了,年底,决定无论如何要让大黄学习木工手艺!何况邻村已经有人说闲话了:“人家娃老实,也不能让人家拉一辈子大锯啊!”都定了,到下一家干活时,就让大黄正式学习打家具。可准备去的那家人很“挑剔”,早早地备下了当时村子里最好的楸木,这种木料木质硬、木面光滑、花纹漂亮,比较贵,一听说要让两个新徒弟拉大锯解木头就不答应:“我这是准备给儿子结婚打家具,这么好的木头,别给我锯坏了。”“就让大黄师傅掌上锯!至于谁拉下锯我就不管了。”那人也懂行,连上锯、下锯都知道。尤其是大黄听了后,激动了一夜,人家一口一句“大黄师傅”,还把咱叫成了“掌锯的”,这话,越想越受用。于是,没等师父表态,第二天,大黄就主动找师父说:“自己喜欢拉大锯。接着干拉大锯的活。”师父虽不忍心,却也没别的办法,就答应了。
作者简介
辛牧,品诗文网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