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抗抑郁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抗抑郁药
原图链接  

抗忧郁药(英语:Anti-depressant),是一类治疗重度忧郁症(MDD)或其它问题如心境恶劣障碍、焦虑症、强迫症、进食障碍、慢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的药物,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来治疗痛经、打鼾、偏头痛多动症(ADHD)、药物滥用和失眠

  • 抗忧郁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联用,但都要遵医生的处方使用。
  • 主要的抗忧郁药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三环类抗忧郁药(TCA)、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四环类抗忧郁药(TeCA)、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忧郁药(NaSSA)。其他不常用的抗忧郁药有丁丙诺啡、低剂量抗精神病药和圣约翰草提取物。
    • 一种关于忧郁症成因的理论认为,忧郁症以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类似的过度活跃为特征。
    • HPA轴的异常参与忧郁症状的形成,而抗忧郁药可能起著调控HPA轴的作用。[5]

抗抑郁药用途与副作用

  • 可减少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如焦虑、沮丧、缺乏动力、对事物失去兴趣及无法专心等。某些抗抑郁药对治疗焦虑症、强迫症、惊恐症、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等亦有一定帮助。
  • 传统抑郁药副作用:
    • 口干、便秘、体重上升、心跳加速、姿位性低血压等。
  • 新一代抗抑郁药:都可以抑郁副作用各有不同
    • 1.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 (SSRI, 或简称为“血清素”)出汗、失眠、疲倦、神经紧张、手震等。
    • 2.血清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呕吐、便秘、嗜睡、神经紧张等。
    • 3.去甲肾上腺素及特定血清素抗郁剂 (NaSSA)便秘、口干、嗜睡、体重上升等。
    • 4.血清素拮抗剂及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 (SARI)疲劳、口干、头晕、头痛等。
    • 5.血清素及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 (NDRI)口干、恶心、呕吐、头痛、失眠等。
  • 虽然副作用极多,但试图停药的患者经常说他们停不了药。去年美国一项对 250 位精神病药物长期使用者的调查中(最常见的是抗抑郁药),约有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脱瘾症状严重,将近一半人因为这些症状无法停药。
    • 而纽西兰一项对 180 名抗抑郁药长期使用者的研究中,脱瘾症状报告超过 130 例,几乎有一半的人表示他们对抗抑郁药上瘾。

抗抑郁药上瘾

  • 抗抑郁药 Zoloft 及 Effexor(即文拉法辛,Venlafaxine)制造商辉瑞公司的发言人 Thomas Biegi 说:“出现停药综合症的可能性因个人、治疗方法及剂量而异。”他敦促患者与医生合作逐步减少剂量,但如何减法,制造商则没有具体建议。
    • 早在 1990 年代中期,一组精神病学家发表详细报告,描述了停药会出现的症状,如身体平衡问题、失眠和焦虑,再服药时,症状就会减退。
    • 来自伦敦东部,现年 34 岁的精神病医生 Tom Stockmann 在服食 Cymbalta(即度洛西汀,Duloxetine)18 个月后停止服用,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
    • 团队随机分配予参与者两种方案,一种是缓慢减半,每天服一粒胶囊,在一个月内或更长时间,逐渐降低当中的药物量。另一半是令他们相信所服的药正逐渐减少,但实际上保持了其正常剂量的胶囊。Mangin 博士指有些人的脱瘾症状非常严重,以至无法停药:“即使缓慢减量的是半衰期较长的药物,这些人也有明显的脱瘾症状,要重新开始服药。”[1]

抑郁药惊人的事实

  • 长期以来的科学研究已多次表明,抗抑郁药会使心理疾病恶化,还不说肝损害、出血、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降低等风险。
    • 最不可告人的小秘密:抗抑郁药是最难戒断的药品,比酒精和鸦片还厉害。
  • 抗抑郁药的药效不是解决之道
  • 抗抑郁药处方多数是家庭医生而非精神科医生开的(多数吃抗抑郁药的人都没达到可确诊为抑郁症的医学标准)[2]

抗抑郁药的科学原理

  • 抗抑郁药最常用的我们叫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属于SSRI类药物常用的有:百忧解、赛乐特、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和艾斯西酞普兰这六类药物,目前我们临床的主流用药。
  • 五羟色胺是大脑里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关系到人的情感、情绪开心等等。没有它人就情绪低落了,悲观了,无助了等等。
    • 再摄取抑制剂主要是调解、刺激大脑里的五羟色胺分泌区,使得它慢慢调节分泌出来,直至恢复到一个正常情况。
  • 它的抗抑郁效果还是比较明确的,不良反应也是相对比较轻微的。
  • 最开始都是小剂量的服用三、四天,然后再来缓慢加量,也就是说你刚开始吃的时候,(比如:吃半粒的,那么三、四后就吃一粒,半个月后再加到一粒半,具体以哪种药物而定,这是一个科学用药的原则,遵循这个原则是没有错的)。
    • 服药前期的两个月内属于试药、调药阶段,换言之就是你在服抗抑郁药的两个月内,你所服用的抗抑郁药,如果在你身上有了缓解的作用时,那么再采取小加量的原则加量服用,以此巩固,并达到一个更为核心的“足量足疗程”治疗阶段。
    • 当“足量足疗程阶段完成后,我们再来视患者情况调整,完全没有症状,则可以缓慢减药直至停药,大概总服药时间要12个月——15个月”。
  • 服药时间过短,或者感觉服药半年好了,就把药私自停了,又或者私自加量、减药、增药都是有风险存在的,而且很大!
    • 服药的巩固阶段,是从逐渐给它加量到一个足量的用药巩固过程,是非常有必要遵循的,但是剂量不能超过该药的最大服用剂量。[3]

参考来源

  1. TAN HA LAM. 自从吃了抗抑郁药后,抑郁更多了. CUP香港. 2018-4-13 [2020-04-27] (中文). 
  2. Kelly Brogan. 忧郁药不药:有关抑郁症的7个惊人事实. 大纪元. 2016-09-28 [2020-04-27] (中文). 
  3. 二级心理谘询师阿秋. 部分抗抑郁症药物的药理以原理分析(干货). 每日头条. 2018-11-15 [2020-04-2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