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绕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打绕棺 |
打绕棺,又称“穿花舞”、“跳丧舞”、“打安庆”、“穿丧堂”等,由佛教法事演变而来,是土家族丧葬祭祀活动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融吹、打、跳、舞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打绕棺是千百年流传在川东、渝东、渝东南、湘西等山区的一种土家民族民间丧葬祭祀习俗。经过世代相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该活动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湘西山区。
基本内容
中文名:打绕棺
本质:土家族丧葬祭祀活动
别名:“穿花舞”、“跳丧舞”、“打安庆”
包括:吹、打、跳、舞
介绍
按照土家人的习俗,老人去世后,孝子首先要跪在亡者床前,焚烧一种粗糙的黄色草纸,谓之“落气纸”。在将亡人装殓入棺后,即燃放鞭炮,派人翻山越岭告知亲朋好友,谓之“报信”。亲友及乡邻在接到报信后,即从四面八方赶到丧家,谓之“奔丧”。
孝家把灵堂设在堂屋里,灵柩前的四方桌上供奉着红色的灵牌,灵柩上铺着红色的绣花绒毯。打绕棺所用的牛皮大鼓就置于灵柩前的桌子旁边,灵柩四周的空地就是人们打绕棺的地方。
吊唁的人吃过晚饭后,最热闹、最浓烈的打绕棺也要开场了。只见掌鼓歌师走到灵柩旁,拿起鼓捶示意前来奔丧的客人,到绕棺开始了。擂响牛皮大鼓,随着“咚咚咚”的鼓点节奏,掌鼓的歌师高声唱出“待师”曲:“我打鼓来你出台,黄花引动白花开……”奔丧的土家汉子相邀上前,随着鼓点踏着节奏,自然地走到灵柩前起舞,边跳边与旁边观看的乡邻一起唱着应和:“跳丧哎……”一领众和,边唱边舞,现场气氛热烈。
打绕棺是一种歌舞性很强的民俗祭祀表演活动。其舞姿刚健、古朴、豪放、粗犷,尤其是跳“燕儿衔泥”,更为绝妙。只见一人丢一手帕在地下,另一人叉开双腿下大腰,随着鼓点的加快,双手后翘煽动双翅,嘴拢地面衔起帕子。
起源
打绕棺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隋书·地理志》中记载的“绕棺”。到唐宋时期,打绕棺已基本定型,唐樊绰《蛮书》载:“初丧,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此乃盘瓠白虎之勇也。”至元明清时期,地方史志对打绕棺的记载更为完备:“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
用亦歌亦舞的方式悼念死者,是土家族先民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独特习俗,表现了巴人特有的生死观,“欢欢喜喜办丧事”,“高高兴兴送亡人”。在他们看来,人的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从出生到终其天年,是顺应了大自然的规律,所以,他们称人之老死为“顺头路”或称“黄金落窖”。
老人去世后,为老人举丧,办得越热闹红火,就越是有面子、有孝心。举丧实质上成了礼赞生命、祝福新生的一种特殊的仪式。
“打绕棺”源于古代的巫舞和巴渝舞。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用原始的模仿和超现实的祭祀解释死亡的现象,不少史籍对此有相关记述。解放后,尤其是“文革”期间,这种民间祭祀活动逐渐衰落。但在较偏远的土家山寨仍在流行。
表演时,锣鼓音乐伴奏,掌坛师讲法,舞者手持火把围绕棺木歌舞祈神,超度亡魂。打绕棺的法事过程有开场、旋幡、开天门、跑天王、破狱等,坛班子和孝子配合。
其中跑天王最为神秘,且最具原始舞蹈特征,常见舞蹈动作有单人焚香,多人参与的黄龙缠腰、鲤鱼下滩、倒钩刺、穿二六节和拜罗汉等。舞蹈者手持火把,围绕棺木时跑时绕,时唱时静,动作轻盈,令人眩目。整个活动过程中,有锣鼓相伴,伴奏乐器还有鼓、大锣、小镂、钹等。根据祭祀的天数,诵唱的内容各异,有即兴发挥的,也有按照歌书念唱的,很少重复。打绕棺还有专用器物,掌坛师傅有专用的花衣花冠,如意火把筒、司刀、宝剑、香烛等。这一套十分完整的程序,对研究当地民间民俗发展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由于土家打绕棺具有历史、舞蹈、人文、音乐等价值,已受到高度重视,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深远意义。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深受土家人民所喜闻乐见,也正是由于它广泛的群众性,才使得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得以存在和发展,历经千年而不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