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氏 漚尹為畹華索賦此調,走筆應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戚氏 漚尹為畹華索賦此調,走筆應之》 |
作品名稱: 《戚氏 漚尹為畹華索賦此調,走筆應之》 創作年代:晚清 文學體裁:詞 作 者:況周頤 |
《戚氏 漚尹為畹華索賦此調,走筆應之》晚清官員、詞人況周頤。[1]
況周頤以詞為專業,致力50年,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季四大家"。20歲前,詞作主"性靈","好為側艷語","固無所謂感事"。光緒十四年(1888)入京後,與當時詞壇名家同里前輩王鵬運同官,以詞學相請益,得所謂重、拙、大之說,詞格為之一變。稍尚體格,詞情也較沉鬱。[2]
詩詞正文
“ | <佇飛鸞。萼綠仙子綵雲端。影月娉婷,浣霞明艷,好誰看。
華鬟。夢尋難。當歌掩淚十年間。文園鬢雪如許,鏡里長葆幾朱顏。 縞袂重認,紅簾初捲,怕春暖也猶寒。乍維摩病榻,花雨催起,著意清歡。 絲管賺出嬋娟。珠翠照映,老眼太辛酸。春宵短、繫驄難穩,栩蝶須還。 近尊前。暫許對影香南。笛語遍寫烏闌。番風漸急,省識將離,已忍目斷關山。 念我滄江晚,消何遜筆,舊恨吟邊。未解清平調苦,道苔枝、翠羽信纏綿。 劇憐畫罨瑤台,醉扶紙帳,爭遣愁千萬。算更無、月地雲階見。 誰與訴、鶴守緣慳。甚素娥、暫缺能圓。更芳節、後約是今番。 耐清寒慣,梅花賦也,好好紉蘭。 > |
” |
— <《戚氏 漚尹為畹華索賦此調,走筆應之》>,<古詩文網> |
作者簡介
況周頤(1859年-1926年),晚清官員、詞人。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寶慶。原名況周儀,因避宣統帝溥儀諱,改名況周頤。字夔笙,一字揆孫,別號玉梅詞人、玉梅詞隱,晚號蕙風詞隱,人稱況古,況古人,室名蘭雲夢樓,西廬等。[3]
戊戌變法後,離京南下,掌教常州龍城書院,講學南京師範學堂,受聘端方幕中,治理金石文字。後充任安徽寧國府鹽厘督辦。其間,復執教於武進龍城書院和南京師範學堂。民國年間寓居上海,賣文為生,窮困潦倒,以至無米下鍋。曾為劉承干嘉業堂校書。
民國十五年(1926)七月十八日卒,年六十八,葬湖州道場山。
視頻
參考資料
- ↑ 《戚氏 漚尹為畹華索賦此調,走筆應之》 古詩文網
- ↑ 高明之思與情境之實——讀《況周頤與晚清民國詞學》 快資訊
- ↑ 況周頤簡介 佳偶文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