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戚发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戚发轫
原文名 Yammie Nam
出生 1933年4月26日
辽宁省复县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信仰 共产主义

基本信息

  • 中文姓名:戚发轫
  • 外文名称: Faren qi
  • 国 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祖 籍: 湖南衡东
  • 出 生 地:辽宁省复县
  • 出生日期:1933年4月26日
  • 职 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 毕业院校:北京航空学院
  •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士 院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 信仰:共产主义

戚发轫,1933年4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复县,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1],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名誉院长 ,博士生导师 。 1957年戚发轫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1983年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院长 1992年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之职   ;2000年获得第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2003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中的技术科学奖   201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电视公开课《开讲啦》   。 戚发轫主持了东方红一号研制,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研制,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主持神舟号飞船总体方案,作为总设计师在解决卫星和飞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

人物经历

1933年4月26日,戚发轫出生于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

1952年9月,进入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工艺专业学习。

1957年9月,毕业后被分配到成立不久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为研制导弹和火箭而成立的研究院,时任院长的钱学森亲自给他们主讲《导弹概论》,先后担任一院一部工程组长、研究室副主任(至1967年11月)。

1958年,前苏联允许参加研究导弹的年轻人可以到莫斯科茹科夫斯基航空军事工程学院学习,后因两国关系恶化,苏方借口不接收现役军人,拒绝入学,戚发轫等人便脱下军装,准备通过高教部去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但是不久,前苏联方面通知,别人都可以去,只有戚发轫不能去,因为他是研究导弹总体技术的。

1967年12月,担任七机部五院501部研究室主任(至1977年12月)。

1978年1月,担任航天部五院529厂副厂长(至1978年12月)。

1979年1月,担任航天部五院501部部副主任(至1983年2月)。

1983年3月,担任航天工业总公司五院院长(至1995年6月)。

1992年,戚发轫卸下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总师后,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之职 。

1995年7月,担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至2000年2月)。

2000年2月,担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03年,作为参加四次神舟号无人飞船研制的杰出代表,获得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同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的技术科学奖 。

2015年,主持的项目《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7月,参加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导弹研制工作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戚发轫参与了中国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一号的研制工作。由于中苏关系继续恶化,不久前苏联专家也全部撤出中国,并带走了所有资料。当时首枚导弹"东风二号"已经在研制中,在备受打击的同时,戚发轫等人清醒地意识到:靠别人靠不了,只能靠自己。可是中国自行设计的"东风二号"1962年发射时却以失败告终,两年后,"东二"成功发射。同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两弹结合成功。接下来的"东风四号"、"长征一号",戚发轫参加了结构和总体设计工作,都成功发射。

1966年,因承担"两弹结合"任务而进入酒泉发射场的戚发轫,在戈壁荒原上一连奋战了5个月,10月底,中国首枚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

  • 卫星研制工作

戚发轫搞过导弹之后,又参与了中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结构和总体设计。1968年,戚发轫的工作正式从火箭研制转向卫星研制,并成为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之一。

1968年2月,专门负责卫星研制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他被当时负责卫星总体工作的孙家栋"点将",与另外17人一起经聂荣臻元帅亲自批准调入研究院,成为自行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之一,人们将他们称之为"航天十八勇士" 。

戚发轫在主持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时,提出完整的地面实验方案,为保证发射成功做出贡献。在主持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研制工作时,提出并建立了卫星可靠性设计规范,为提高卫星可靠性做出了有益的工作。在主持"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时采用公用平台和模块化设计原则和多项新技术,不仅使中国通信卫星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为后续卫星研制提供一个技术成熟的公用平台。

  • 神州飞船研制

戚发轫在主持"神舟"号飞船时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总体方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飞行 。

个人生活

戚发轫与妻子姜福玲结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妻子姜福玲爽快贤慧,在家里家外操劳,让戚发轫省了不少的心。新世纪之初,“神舟”二号飞船开始了新的太空之旅。2001年1月10日这一天,世界各地的电视、报刊、广播、网站一齐发布着这样的新闻:“中国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对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有着重要意义。为了造好这艘飞船,戚发轫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与情感上的煎熬。

以前,是家庭的支持,让戚总开足马力驰骋在通往太空的大道上。经常晚下班,经常不回家。

“做航天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戚总常常这样说。他为常常不能在家陪伴妻子、儿女而深感愧疚。好在爽快、贤慧的妻子老姜,对一生埋头在航天事业里的丈夫已经“修炼”到了习惯加理解的境界。老姜的心愿就是戚总能有时间和她一起在家吃饭。

在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发射之前,老姜参加了由总师夫人们组成的“支前代表团”到了酒泉发射基地参观,在那里充分理解了丈夫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更能理解了身在前方的丈夫的艰辛。那一次,老姜动情地对戚发轫说:“我一定全力支持你早日将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自此,这个愿望就成了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 在戚发轫为第二次发射飞船进入发射场时,老伴姜福玲的肺癌已到了晚期。进场之前,他是白天忙任务,夜晚上医院,哪头也不能耽误。这样没日没夜地转下来,一下子憔悴了许多。一边是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一边是亲人流露的期待目光,自己同时还在受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折磨,戚总把所有的压力与苦楚一同默默地承受下来。

就在第二艘“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后不久,相濡以沫的老伴终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2001年3月6日,姜福玲过世 。失去了相随相伴的爱人,戚总悲痛欲绝。

这以后,他化悲痛为力量,对工作更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要求更高

“由于要在失重的条件下进行更多的工作,神舟七号航天员面临的挑战更大,对航天员的要求更高。”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原总设计师戚发轫在政协大会上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说,神舟七号将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3个航天员的分工是,一个航天员在舱内值班,其他两个人参与工作。

“我们的工作规定是重大操作不能一个人办,开舱门、关舱门等动作是两个人合作完成,其中一个人出舱。”他说。

戚发轫委员介绍,航天员出舱做试验,完成一些规定动作——比如修理有故障的航天器或组装更大的航天器,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两个航天器能够交会对接。

“这边的人能到那边去,去了以后还能回来,并且能将试验结果拿回。”他说,“此外还要考验人能在太空生活一段时间,目的是为建立大规模空间站做技术准备。这对航天员和设备的能力是个考验。”

戚发轫说,出舱活动将为载人航天建立更大的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打下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出舱活动对中国整个载人航天发展来说是很重大的事情,是为完成最终载人航天目标而付出的努力。”

他说,神舟七号的发射关键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发射窗口,窗口是两个,理想的情况是发射和返回时是白天。“白天发射时可以见到太阳,太阳能电池也比较充裕,否则就要用蓄电池,而飞船自带的能源有限。”

戚发轫说,载人航天工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目前工作进展顺利,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飞天路上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之后,有专家又发现一个不安全因素:在进行大气层外救生时,由于运载火箭燃料未用尽,而火箭与飞船的分离速度又不够,有可能造成空中“追尾”事故。万一爆炸,可能直接危及飞船与航天员的安全。为了避免这一事故的发生,就要增加火箭与飞船的分离速度,戚发轫立即组织科技人员对飞行程序、飞行软件等进行修改,竭力阻止火箭与飞船在空中“接吻”。

几年来,戚发轫和他的同事们为增强飞船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绞尽了脑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半点不敢懈怠。排除各种疑虑,使航天员有了更平安出征的保证。

令戚发轫深感欣慰的是,从1999年11月20日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至今,四艘无人飞船已相继经受了太空的洗礼,每一次发射都是一次新的跨越,航天员“一步登天”的天梯,在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中搭建完成。站在这个直入云端的天梯前面,他已经为航天员准备好了这样一句话:“年轻人,放心飞吧,你们一定能平安归来!

技术突破

戚发轫介绍说,神舟七号在继承神舟五号、六号一些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到目前为止,这些关键技术经过地面的长期准备,都已实现了突破。经过总装、测试、检查后,就可以把产品运到酒泉发射场。

关键技术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一是气闸舱。要在飞船上建立一个气闸舱,人出去以后,不影响舱里环境的变化。二是航天服。“衣服的问题非常复杂。由于月球没有空气,就必须由环境来控制这个系统,保证衣服里面的空气跟地面的压力、组成成分都一样。天上的温差比较大,太阳照到的时候,有100摄氏度,背面照不到的时候是负100多摄氏度;另外,太空有很强的辐照,所以衣服还要防辐照,非常复杂。衣服做好了,人穿着合不合适,穿着这个衣服能不能从门里进出,能不能开关门,现在正在作实验。”

世界水平

戚发轫说,这些年来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非常大。中国用比较短的时间、比较少的投资,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达到了现在的水平。“现在是什么水平呢?就是世界目前正在运行的水平。”

“比如说中国的载人飞船,是目前所用的飞船中最好的,探月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也是相当的。但是必须承认,跟他们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中国的第一颗卫星是世界第五,载人航天是世界第三。我们的探月,从国家来讲,可能是第五;从地区来讲,可能是第四;从第一次发射就成功来讲,可能是第二。所以说,现在我们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了。但是在一流里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我们是自己的。我们是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做成功的。”戚发轫说。

国家火箭

戚发轫介绍,到目前为止,要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的任务,现有的嫦娥F火箭就可以满足要求了。但是到第三步的时候,也就是探月进行到第二步的时候,现在运载火箭的能力就不够了,就需要具有更大运载能力的火箭,“探月的时候,因为要上月球,要求就更高了。如果没有这个运载火箭,我们国家的载人第三步就不能实现,探月第二步也不能实现。从探月、载人以后的发展来看,中国需要一个具有较大运载能力的火箭。”

“我们国家的大火箭工程已经立项,正在做。”戚发轫最后说。

一切就绪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说,今年下半年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目前飞船、火箭、宇航服等设备都已经就绪,正在进行严格的地面检查和考核。宇航员正在进行开关舱门、在舱外行走、工作等各种训练。

解读飞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用于载人发射的“神舟”号飞船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高科技成果。与世界先进的飞船相比,“神舟”号载人飞船有着诸多的中国特色。

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即“三舱一段”。飞船总长8.86米,总重779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戚发轫说,“神舟”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留轨利用能力和返回舱可用空间大等特点。国外的载人飞船如原苏联的“东方”号飞船是单人单舱飞船,美国的“水星”号飞船是单人双舱飞船,航天员只能半躺在座椅上,在狭小的空间里完成按电钮、拉手柄等操作动作。“神舟”飞船越过了单人飞船、双人飞船阶段,直接采用多舱组成,飞船内空间较大,航天员既可以非常舒服地在舱内工作,又可以离开座椅,通过舱门进入轨道舱内,进行各种科学试验活动。

戚发轫介绍说,国外现有的飞船执行完任务后,返回舱返回地面,轨道舱则变成太空垃圾。“神舟”飞船具有留轨的能力,在航天员返回地面后,飞船轨道舱上的太阳翼提供的电能,可供飞船在太空中工作半年以上,继续执行空间试验任务,完成对天体和地面的观测任务,就像一颗科技卫星一样。

原苏联、美国的飞船在正式载人飞行前,都进行了数次搭载猴子、狗或猩猩等动物的试验,用以检验飞船的生命保障系统。为什么中国的无人飞船试验,不让动物先上太空?

戚发轫谈了三个理由:一是动物的生理系统和人的有区别,测量的数据未必可靠;二是猴子等动物上了飞船,不会安分地坐在坐位上,容易闯祸;三是中国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可利用模拟人体的代谢装置做试验,提供人在太空中飞行的各种数据。另外,由于国外已有载人航天的经验,表明人在太空中进行飞行是可行的。

戚发轫说,中国的载人飞船还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可实现人货合运,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神舟”三号飞船就已完全具备了载人飞行能力。

社会任职

1983年01月至2000年12月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名誉理事(第四届) 1998年03月至2003年0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3年01月至2008年0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人物评价

戚发轫是中国航天领域的技术专家,亲自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而且主持过东方红二号、风云二号、东方红三号等6种卫星的研制,还亲自组织了十余次卫星发射任务。作为总设计师在解决卫星和飞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