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战局危急(张文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战局危急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战局危急》中国当代作家张文和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战局危急

谨以此书

献给建国七十周年

和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牺牲和贡献的革命先辈们

内容介绍

本书是纪实小说,不是讲故事,而是述实情,多方位、广角度、全景式的真实再现了——60多年前那场发生在我家门口的、震惊中外的孟良崮战役全过程,及其那一幕幕惊心动魄、血与火的惨烈场景。场面宏大,情节细微,景况生动,人物活现,心理细腻,分析透彻,让您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切身的了解那段历史的真实情节。

通过对孟良崮战役之起因、酝酿、谋划,到国军整编第74师发起进攻开战,解放军奋起迎战,正面阻击反击、两翼穿插分割、背后包抄关门、四面围攻总攻、多方阻援钳制、各部合力齐攻,直至最后以解放军全胜,号称国军“第一王牌军”的整74师全军覆灭之过程的描写,真实展现了一桩桩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以及敌我双方高层对战役及过程的分析、判断、决策和指挥、把控等,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情景和人物心理刻画;还有沂蒙山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拥军和支前的一件件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气势磅礴,荡气回肠。

本书以歌颂党的领导,伸张解放战争的正义性,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我党我军与沂蒙人民共同铸就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为主题,意图揭示我党我军以人民为根本,为人民谋利益,使广大民众分得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却盼望不得的土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因而必然会获得最后胜利;而处处与人民为敌、抢夺人民利益的国军,无论是王牌与否,都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和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永恒不变、不容任何人无视的历史铁律。同时也有力回击了现在极少数居心叵测之果粉,对我党我军被迫反击国军猖狂进攻的解放战争之正义性的否定和质疑。更希望以此启迪我们,在今天如何借鉴历史,博古通今,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指导我们今天的现实工作,指引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特别希望能以此教育那些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基层干部,能够深刻领会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意义,真正汲取国民党反动派丧失民心、丢掉政权的历史教训,从而唤起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不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党的根本宗旨,更能变成每个党员干部自觉的、切实的行动。只要我党始终抱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就一定能永葆党的青春和执政地位。

第一回 战火纷飞眼前晃

本回精要与看点:

60多年前,孟良崮上那刀光剑影、炮弹翻飞、子弹如雨、鲜血四溅、尸首遍地、惨烈无比的战斗场面,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战局非常危急:我军15万人包围了3万余人的整74师,而外围40余万国军又要将我军包围。如果不能尽快消灭敌人,我军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经过我军将士英勇顽强、不惧牺牲的拼杀,终将国军号称“第一王牌军”的整74师全部歼灭。

正面进攻的解放军立刻又发起了规模更大、更猛烈的冲锋,冲锋号声与喊杀声响彻崮顶,敌人首尾不能相顾,渐渐支撑不住,很快就乱了阵脚:无论是官还是兵,均不知如何应对,纷纷向后撤退,又遭到我们这边十几枝冲锋枪的猛烈扫射。而崮顶到处是乱石杂枝,还有各种遗弃满地的军械装备,加之天黑又看不清楚,敌人一个个像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窜,自相撞击,自相践踏,东倒西歪,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和伤亡,简直乱成了一锅粥,完全失去了反击能力。解放军扔过去的手榴弹一炸就是一大片,分不清是死的还是活的,伤的还是好的,都趴成了堆。正是:

战火纷飞眼前晃,孟良崮上是沙场。

军民同忾敌犯我,陈粟珠联灭其狂,

楔入包抄悄然动,被逼上崮梦黄粱。

残敌盘崮拒不降,主攻阻援两面僵。

危急关头看主帅,杀声军号震天响。

凌飞绝壁尖刀利,砸碎王牌创辉煌。

第一章 战局危急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转眼60多年过去了。然而孟良崮上那刀光剑影、炮弹翻飞、子弹如雨、鲜血四溅、尸首遍地、惨烈无比的战斗场面和纷飞的战火,时常在我眼前晃动,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直清晰的印记在我的脑海里。

我叫张成林,山东省蒙阴县人,老家杨树底村就在孟良崮西侧的山脚下。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我们都习惯称之为“野司”)情报处所属侦查连(属于特殊的半保密单位,对外公开代号是“第4中队”)一排排长。原本我并不在前线,因为战斗就发生在自己家门口,熟悉当地情况,就主动请缨来到了最前线,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下,发挥了突出作用。

当我带领华东野战军六纵沂蒙独立团尖刀连(临时代理连长),来到孟良崮主峰大崮顶(战时称600高地)悬崖跟前时,环视了一下眼前的情势,但见崮上与崮下的火舌相对并交织在一起,炮弹翻飞、子弹如雨,枪声、爆炸声、拼杀声、惨叫声混杂成一团。

两军阵地之间,双方的尸体都砸成了堆,只能通过服装的颜色来区分敌我。解放军伤员都由战友及时抢救下来,接着由战地支前民工救护队转运到最近的战地医院。而敌方的伤员已没人顾得上收容,更无法往后方转送,只能在尸体堆里来回爬动和哀嚎,或钻到尸体下面躲避子弹和弹片以求自保。

死伤者的鲜血把灰色的岩石和黄褐色的山土几乎染成了红色,柔弱的山草被踩踏的肌无完肤,再让鲜血一泡简直就成了染麻纰子。

近处我方迫击炮的炮弹带着红光呼啸着越过头顶飞向崮顶,虽然比较稀疏,但由于敌人占据的地域已十分狭窄,大量人员龟缩在山头上,十分拥挤和密集,仍然给敌人以极大的杀伤和震慑。

而远处敌方外围增援部队的炮火则像流星一般尖叫着落入解放军阵地,明显密集许多,给解放军将士也造成了较大威胁。所幸解放军阵地区域比较宽阔,人员比较疏散,而人员比较密集的前沿阵地已与敌方阵地形成了犬牙交错之势,敌人炮火又缺乏目标指引,落点不是很准确,因此对解放军并没有造成很大的伤亡。

可能有读者会产生疑问:敌方炮火既密集,射程又远,解放军的炮阵如何生存?这个您就放心好了,解放军自有对付敌人保存自己的好办法。后面会专章详细为您讲述的。

战役就这样进入了最后的决死阶段:骄狂一时的张灵甫及其整74师,虽然被解放军包围在了孟良崮这座不足8平方公里的孤山上,眼下又被压缩在了方圆不足百丈的主峰大崮顶和孟良崮峰上。但它毕竟久经沙场,是富有极高战术素养和先进美械装备的“第一王牌军”。虽然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伤亡惨重,但仍不失王牌军的风范,即使到了最后苟延残喘的阶段,竟然还能凭借有利地形作困兽之斗或垂死挣扎。

此时的整74师依然阵脚不乱,火力不减,其防御相当顽强,反击也极其凌厉,每一处阵地都要经过数次乃至十数次的白刃格斗,反复拉锯争夺。

战况之惨烈为解放战争以来所罕见!

特别是大崮顶顶峰的地形极其险要:崮顶具有典型的崮型山特征,整体形似一个巨大的鲍菇,草木甚少,北、东、西三面都是3、4丈高的悬崖峭壁,花岗岩岩石表面光滑,岩缝荆棘丛生,徒手根本没法攀爬;而南面则是怪石林立,杂树遮蔽,接近60度的陡坡。张灵甫主力58旅实力犹存,敌人借助有利地形和一些简易地堡,加之张灵甫警卫营(正式称谓“特务营”)有1000余人的兵力、有优良的单兵装备和充足的弹药。我们虽然已经进攻到了距离大崮顶顶峰只有几十米的距离,然而崮顶上敌人密集的火力仍然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攻势严重受阻。

战况一时陷于僵持状态。

面对此情此景,我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心想:这要是在晚上该多好啊,我完全可以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带人从崮顶后面的悬崖爬上去。可现在距天黑至少还要有三个多小时,这怎么能等的了!外围敌人援军也不会让你等啊!

而这正是张灵甫求之不得的结果:如果就这样长时间僵持下去,他那“固守待援,里应外合,中心开花”,妄图以自己为钓饵吸引住解放军主力,以求外围近40余万援军与解放军决战,并围歼华东野战军主力之全部或大部,一举解决山东战事,改变华东战局,以在山东战场上为老头子(指蒋介石)立下头功的狂妄意图就能得逞。

面对这一危如累卵、严峻异常、令人窒息的危急局面,一向性情豁达,稳如泰山,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大智大勇,指挥若定,颇具大将风度,经历大战恶战无数,有“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气魄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也坐不住了!

汇集各方面的情报显示:眼下整74师虽然被解放军包围在孟良崮上,但在华野5个主攻纵队的外围,孟良崮周围五十公里范围内已聚拢了国军的三个重兵兵团、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的密集兵力。敌人兵力三倍于解放军主攻部队!

且除整74师外,蒋介石五大王牌军的另外两个——整11师正在拼命冲击我阻击部队、华东野战军第三纵的阻击阵地,已从西北方向逼近蒙阴城;第5军也已越过新泰,并与我华野三纵的预备队接上了火。我华野三纵同时遭遇了国军的两个王牌军,压力之大、处境之艰危难以想象,完全有被敌人吃掉的危险;而素有“钢军”之称的桂系第七军战斗力也非常强悍,距离孟良崮主战场也只有半天的行程。

而整9师也已从西南方向逼近蒙阴城,整64师已到青驼寺,整20师也已迫近蒙阴南部边界,都将很快投入战斗。再加原来就部署在孟良崮周围的整25师、83师(整编之前为一百军)、65师、48师,还有驻扎在费县城的敌第三绥靖区之整59师,仅仅在孟良崮附近地区国军就有11个整编师(军)30余万人的兵力,其中就包括蒋介石五大王牌军中的三个——整74师、整11师和第5军。且敌人各部的装备明显优于解放军,火力也大大强过解放军。

按照正常行军速度,这些国军半天之内都可以赶到孟良崮参战,来救援张灵甫及其整74师。一场突破与反突破,包围与反包围,围歼与反围歼的决死较量,就这样惊心动魄的、胶着混沌的继续进行着。

更严峻的是距离孟良崮最近的敌整25师和83师之增援部队,分别已经进攻到距离我主攻部队阵地不足5公里的朝仙桥和埠口桥,其炮火已严重威胁到了我主攻部队各部。

如不能尽快消灭张灵甫及其整74师,则围攻孟良崮的解放军,特别是既要主攻、又要阻援的华野一纵,将陷入极其危险的三面受敌境地。况且此时各阻援部队伤亡已很大,几乎都是在以血肉之躯阻挡敌人钢铁的坦克、装甲车和大炮,每僵持一分钟就会增加一分的危险。

从整个战役的总态势上来看,解放军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更加险恶。情势如此险峻,事关整个华东战场局势和华东野战军二十余万将士的生死存亡啊!是决死之战啊!作为司令员的陈毅将军能不急吗?

陈毅司令员急匆匆的从坦埠东北部西王庄的华东野战军司令部,驱车来到了坦埠西北部云头崮下面的老君洞——华东野战军战时指挥部。刚刚走到洞口,恰好有电话打进来,参谋人员说是找粟副司令员的。

粟裕一接起电话,就听到对方急切的大喊声:“粟副司令,这仗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呀,张灵甫的火力太猛了,我军伤亡非常大,我们不能这样与张灵甫拼消耗啊!是不是先撤下来再说?”

粟裕正要回答对方,正好陈毅赶到跟前,一把将电话抓了过去:“哪个要撤?现在蒋介石拼死要解救他的心头肉张灵甫,并想依托张灵甫在此与我们决一死战,马上就要把我们反包围了,情势十分严峻,成败在此一举。我们要急,蒋介石和张灵甫比我们更要急,现在是我们要吃掉它!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吃掉74师,拿下孟良崮,让蒋介石失去与我们决战的依托。我们只要吃掉了张灵甫就全盘皆活,蒋介石那些杂牌军就会不战而退,我们就能在山东站住脚跟。哪怕是拼掉两个纵队也值得!你们打掉一千,我给你们补一千,打掉两千,我给你们补两千,哪怕纵队拼光了,只要能把74师吃掉也在所不惜,我给你们补充,恢复你们的番号。气可鼓而不可泄,敌我气势是此消彼长的,现在就看谁的意志力更坚强,谁能坚持到最后!如果我们先撤退,四周那些原本被我们震慑住不敢前进的敌人,马上就会聚拢上来抢肉吃。都到这紧要关头了,我手里已经没有任何预备队了,一纵、六纵身后全是敌人,他们也没留预备队,你有啥好顾虑的,还留一个师没动,你想啥子嘛!从即刻起,一定要消除一切杂念,不要留任何预备队,要不惜一切牺牲,全力投入进攻!决死之际,只有进攻,撤退就是失败,就是灭亡!谁攻上孟良崮谁就是英雄!畏战者我陈毅绝不饶恕!粟副司令的命令就是我陈毅的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哪个再敢言撤,我要他的脑袋!”

陈毅司令员就是这样,掷地有声,似一擎定海神针,稳稳的把控着战局。之前他虽未到前敌指挥部,但他重在战略指导,关注战役全局,善于运用综合手段处置战事,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战役服务。每当某一方向出现危急或困局,他就把电话打给那里的纵队指挥员,讲清战场整体形势,分析利弊,要求部队咬紧牙关,勇敢战斗,坚持到全局胜利。他的声音到了哪里,那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就到了哪里,将士们敢打必胜的信心勇气胆识就会大大提升。

这时解放军的进攻部队和阻击部队都伤亡巨大,战线过长,后勤供应也出现了问题:前线弹药奇缺,特别是一纵和六纵插到敌后的部队,粮食接济不上,官兵饥困交迫。而整74师却仍然顽强坚守,外围敌人四十余万大军也有对解放军形成反包围之势。面对如此危局,我军高层将领中有少数人惧怕这样的阵势,主张放弃对张灵甫及其整74师的围攻,迅速撤出战斗转移,以免“陷入不测”。

对此粟裕副司令员分析说:“实事求是的说,这种'避开敌人锋芒,以保存有生力量’的想法,是符合我军惯常的军事原则的。但当前在战事胶着,外围敌人重兵迫近的形势下,我军一旦脱离当前阵地撤退,必然会难以立足,造成极其严重的混乱和伤亡。而两面受敌的第一、六、八三个纵队,很可能会被当面之敌紧紧咬住难以脱身。特别是那些已经与敌人短兵相接的前沿攻击部队和阻援部队,要掩护主力撤退就必然会造成更加巨大的伤亡。更为险恶的是:敌人一旦发现我军撤退,其原本被我军大胆围歼张灵甫而震慑住、唯恐被我军围点打援而不敢积极救援的各路敌人,气势会瞬间翻转而马上升腾起来,为了抢夺胜利果实,他们将不会再畏首畏尾、左顾右盼,而会像群狼捕食一般主动向我军大举进攻。那样我军将立刻陷于万劫不复的被动挨打地位。只有彻底消灭张灵甫,才能给敌人以巨大震慑,令之不敢妄动。”

陈毅完全赞同和支持粟裕的意见。野司主要领导特别是陈毅和粟裕审时度势,处惊不变,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复杂的战场形势,毅然坚持原来消灭张灵甫及其整74师的既定方针不变,并及时调整进攻部署,要求各部队不要留任何预备队,要不惜一切牺牲,全力投入进攻,并特别要求一纵从阻击部队中,尽量多抽出一些有力部队,协同兄弟部队先把整74师吃掉。

陈毅还特别授权一纵司令员叶飞,统一指挥主攻部队协调一致一齐总攻孟良崮。陈毅在电话里对叶飞说:“当前形势非常危急,敌整11师、整9师已逼近蒙阴,第五军已到新泰,整64师已到青驼寺,桂系第七军和第48师,距离孟良崮主战场也只有半天的行程。如在明天(16日)拂晓前不能全歼整74师,则我军将陷于敌人包围……我们能争得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你们要尽快把孟良崮拿下来。现在我授权你统一指挥1、4、6、9、8五个纵队,协调一致一齐总攻孟良崮。不论付出多大代价,哪怕拼掉两个纵队也要完成任务!”

野司首长果断向各主攻部队将士下达了最后总攻的死命令:即刻起各部要[抛弃]]一切杂念,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投入进攻,迅速解决战斗,一刻都不许迟延!

陈毅最后又亲自与每个主攻纵队的司令员通了电话,要求各个主攻纵队必须在一纵司令员叶飞统一指挥[下,协调一致一齐总攻孟良崮,不准留任何预备队。随后陈毅又向全体指战员发出了极具鼓动性的号召:“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

自此 “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的呐喊声响彻孟良崮的每条山谷,回荡在每个战士的耳畔,鼓舞着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往山顶冲锋,更震慑的敌人魂飞胆丧,士气大降。

5月15日夜双方激战通宵,部队非常困乏。16日拂晓解放军将领中又有人建议:停止攻击、整理部队、隐蔽休息、防敌空袭、减少伤亡,等到晚上再打。但粟裕眼看外围国军马上贴近孟良崮,因此大胆违背我军善于夜战偷袭的专长,不惜白天攻山伤亡惨重的后果,即命令各攻击部队继续发起更猛烈的攻击,与敌人混在一起,让敌人的空袭失去威力。

在这紧急时刻,素以猛虎著称的九纵司令员许世友亲自提起大刀冲到前线,并下令“全纵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随我向前冲!”

面对这一危如累卵、严峻异常、令人窒息的急迫局面,我军将如何应对,请看下章。[1]

作者简介

张文和,山东省蒙阴县人,中共党员,公务员,已退居二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