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煤作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成煤作用》是地质学一个名词术语。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成煤作用名词解释:由植物遗体转化为煤,主要经历泥炭化/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作用两个阶段。由植物转变为泥炭的作用即泥炭化作用。腐泥化作用是指浮游生物和菌类死亡后沉向水底,在停滞水体中,即一种缺氧的还原环境下通过细菌,特别是厌氧细菌的作用,植物体中的脂肪和蛋白质遭到分解,通过聚合作用转化为腐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大量沥青,故又称沥青化作用。煤化作用是由泥炭向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转变过程
地质学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作为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地质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并列为自然科学五大基础学科。
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约46亿年的演化过程,进行过错综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同时还受天文变化的影响,所以各个层圈均在不断演变。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现象,于是生物成为一种地质营力。最晚在距今200~300万年前,开始有人类出现。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一直在努力适应和改变周围的环境。利用坚硬岩石作为用具和工具,从矿石中提取铜、铁等金属,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
参考文献
- ↑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的你知道有多少个嘛?,搜狐,2022-08-14
- ↑ 汉语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会说汉语吗?,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