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彼得堡的大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彼得堡的大师》(The master of Peterburg)是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的于199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获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它的背景在俄罗斯,以主人公陀思妥耶夫斯基调查继子巴维尔之死展开故事。通过这部复调小说,库切重新诠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和创作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作品、作品中的人物以及那些有着特殊意味的场景,经过库切鬼斧神工般的剪裁和微调,显得扑朔迷离,形成了多层次的文本互涉,折射出丰富的寓意。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他的小说以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为特色。然而,他是一个有道德原则的怀疑论者,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以知性的诚实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础,使自己远离俗丽而无价值的戏剧化的解悟和忏悔。甚至当他在作品中表达自己认定的信念时,譬如为动物的权利辩护,他也阐明了自己的前提,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诉求。

库切的兴趣更多地关注着那些是非清晰却又显示为冲突频仍的情形,如同玛格丽特那幅著名油画中那个男人在镜前端详自己的脖子一样,在关键时刻,库切作品中的人物总是游移退缩、畏葸不前,无法率意而行。这种消极被动既是遮蔽个性的阴霾,却也是面向人性的最后一方聚集地——人们不妨以无法达到目的为由拒绝执行那些暴虐的命令。正是在对人的弱点与失败的探索中,库切抓住了人性中的神圣之火。

小说《彼得堡的大师》是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生活和小说世界的演绎。作者写道,当对现实世界感到灰心时,外在的诱惑就会变成肆虐无忌、毫不受良心约束的恐怖主义的源泉。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对邪恶本质的探讨涉及了鬼神学的研究,这一特点在他最新出版的小说《伊丽莎白·科斯特洛》(Elizabeth Costello)中再次出现。

作者简介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南非白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大学教授。是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 -布克奖的作家。于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非洲第五位、南非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库切1940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市, 兼具德国和英国背景,但以英语为母语。1960年代库切移居英国,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师,后来转往美国攻读文学,取得博士学位,在纽约州立大学巴法罗分校教文学。 1974年才出版第一本小说,算来起步稍晚,但成绩非凡。 他1983年以《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赢得英国布克奖。1984年他回开普敦大学,成为南非开普敦大学英语文学教授, 教英国文学。1984年,库切就任南非开普敦大学英文系主任,就职演说的题目是《自传里的真实》。 1999年又以《》再度获布克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赢得两次布克奖的作家。而布克奖只颁给原著以英语创作者,在此,库切的南非背景也深具意义。库切除了小说,也从事翻译、撰写文学评论与书评。他在作品中往往不指明地理背景,但类似南非行之有年的种族隔离政策,形成偏颇、愚昧的社会观念,导致价值观与行为上的混乱,却是他创作的主题。他于2002

内容预览

“现在,他开始尝试那种滋味了。那种滋味如同苦胆。” 这是《彼得堡的大师》最后一句话。书中的主角陀思妥耶夫斯基坐在继子巴维尔生前租住的公寓里,开始了小说《群魔》的写作和主人公斯塔夫罗金的创造。“斯塔夫罗金”也成为库切《彼得堡的大师》的最后一章。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错综复杂的互文关系,当小说的叙述似乎要进入到一个戏剧性的结论时,库切先生却从这个可能性的沸点上撤退,重回主角陀思妥耶夫斯基迷宫似的心灵世界,让他的人物沿着自己的道路走去,发出自己饱满的声音,形成充满张力的对话关系。这不禁让人想起库切的诺贝尔奖受奖演讲:《他和他的人》。库切毕竟是库切,连他写的受奖词也与众不同。在这篇受奖词中,他把笛福及其作品中的人物鲁滨逊、礼 ……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