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彭镜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姓名 彭镜泉
别名 仙洲
出生年  1877
死亡年  1929
参与团体 桃园吟社、瀛桃竹诗社
编著作品 《墨林书屋诗集》

彭镜泉(1877-1929),字仙洲,竹东横山人。曾于横山设书房,讲授汉文。日治时期参与桃园吟社、瀛桃竹诗社联吟、诗文社征诗文活动,诗作常见刊于《台湾日日新报》,有《墨林书屋诗集》。彭镜泉与同乡叶少青刘石鸯为同窗好友,叶氏弟子蔡锦绣将彭氏诗集、叶氏《横山诗集》、刘氏《啸谷诗集》合为《海珠诗集》,并于诗前序文论三人特色云:“啸谷(石鸯)天禀聪明、博闻强记,谈古今中外事,累累若贯珠焉;仙圃(少青)性豁达,胸怀大度、爱士好客,隐抱有兼善天下之志;仙洲(镜泉)倜傥不羁,潇洒风流。”因此,当时人有“三绝”之称誉。


七言律诗

汶溪道中
朝辞梅岭[1]问云程[2],爱向汶溪道上行。

临水山偏多曲折,入秋天惯半阴晴。

林间雨过云还湿,村角风来树有声。

自笑身闲忘作吏,此间翻认到蓬瀛[3]

【题解】
本诗为七言律诗,收入《海珠诗集》。汶溪即汶水溪,系后龙溪的上游,发源于加里山山脉鹿场大山(乐山)南段,西流切穿加里山脉,过泰安温泉后坡度趋缓,于汶水附近,由南北两边分别汇入大湖溪桂竹林溪后始称后龙溪。汶水溪上流断层多,处处巨石嵯峨,瀑布急流蔚为奇观。由于源流所流经的地层,部分地段属于松软的页岩层,加上河蚀作用崩塌严重,每逢丰水期地表冲刷,致溪水水流混浊,客语水浑浊之谓“汶”,居民因而称之为汶水。汶水溪流经锦水附近温泉资源丰富,即今为人们熟知的泰安温泉风景区,明治44 年(1911),日人在此建“警察疗养所”,至今仍是重要温泉胜地。汶水溪温泉区之源头,为“上岛山”(即鸟嘴山);与左近之“横龙山”、“虎子山”三足鼎立,形成“龙”(横龙山)、“虎”(虎子山)、“凤”(鸟嘴山)磐据的态势,山光水色,呈现苍茫原始风味。本诗所描写的即是诗人沿著汶溪水道游赏,奇岩峭壁,清流蜿蜒,宛如置身人间仙境般。

【延伸阅读】
1.  陈觉斋〈三月十九日过汶水驿脱车轨无事〉,《台湾日日新报》1925 年5 月9 日,4 版。

2.  郑幼香〈同照山先生游汶水溪即事〉,《台湾日日新报》1916年10 月4 日,6 版。

3. 彭镜泉〈竹东公园即景〉,《台湾日日新报》1916 年10 月4 日,6 版。


注释

  1. 梅岭:此处梅岭可能指泰安东部的梅园村的梅园(maylubung,泰雅族音),日治时期日人见附近遍布梅树而得名。
  2. 云程:遥远的路程;或指雾气缭绕如云中之路。
  3. 蓬瀛:蓬莱和瀛洲。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此喻仙境。蓬瀛也可能指南庄蓬莱村,因锦水村附近横龙古道有支线可直接通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