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彭州市桂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彭州市桂花镇位于四川彭州市境西部、土溪河两岸。东邻九陇、隆丰镇,南连庆兴乡,西接都江堰市,北靠磁峰镇。桂花镇地处彭州市西北,距城区17公里,是一个有山、丘、坝的丘区大镇。[1]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都市调整龙泉驿区等15个县(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4号):撤销磁峰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桂花镇管辖,桂花镇人民政府驻金桂西街264号。

中文名称: 桂花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政府驻地: 桂花镇金桂西街264号

电话区号: 028

邮政区码: 611930

地理位置: 四川彭州市境西部、土溪河两岸

面 积: 64.41平方千米

人 口: 30757人(2017)

方 言: 四川话

气候条件: 温和

车牌代码: 川A

基本情况

1992年由原桂花乡与丰乐乡合并后建立杜花镇。幅员面积64.41平方千米。辖桂花社区、丰乐社区两个社区和14个村。全镇总人口30757人(2017)。以汉族为主,有回、藏、羌族等5个少数民族。镇政府驻地桂花场,距天彭镇22公里。庆(兴)桂(花)公路、彭(州)灌(都江堰)公路呈"丁"字形过境。此外,镇内有川西旅游环线南北横穿,即将新建成的新彭白公路将东西贯穿。

桂花镇地处丘陵区,平均海拔730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毫米。土溪河、蒲阳河流经境内,绝大部分农田属自流灌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经济作物有茶叶、柑桔等,手工业主营竹器编织。还是彭州市的奶牛生产基地。工业以土陶、琉璃瓦著名,享有"陶瓷之乡"的美誉,2006年桂花土陶申请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进而申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目前琉璃瓦、土陶制品户达39家,年产各式琉璃瓦8000多万件,产值5000万元,销售收入4500万元,利税400多万元。现已形成以生产机制琉璃瓦、琉璃瓦装饰件、彩釉墙地砖以及陶制生活用品为主的陶瓷工业规模经济。境内风景名胜旅游地有葛麻庵、张松墓、三圣寺、罗汉洞水库等。

产业发展

以“两桃一竹”为重点,促进现代农业大发展

根据我镇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我们确立了“十里桃花山、二十里竹海、千亩猕猴桃园、万亩有机生态园”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具体地讲就是,以川西旅游环线“十里桃花山、千亩桃花园”十字形休闲观光带为主线,以沂水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区辐射全镇为目标,以“千亩猕猴桃园区”为建设核心,大力发展肉牛,奶牛养殖及配套基地建设,围绕山丘地势大力发展竹木产业,逐步实现林业休闲产业化,全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形成“十里桃花山”休闲观光带,“二十里竹海”休闲观光带,插旗、衡州、一龙循环经济观光区,龙头、一龙、双红、利济、双林、清桥、灯塔猕猴桃及粮菜经济区,建设沂水有机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建设林业休闲观光带等六大现代观光农业带。

以打造“两园”为核心,促进工业经济大跨越

“两园”,即桂陶文化产业园和现代建材产业园。桂陶是桂花的特色产业,大大小小制陶企业50余家,年产值9000余万元。我们规划了桂陶文化产业园,今后将集中精力重点打造。在灾后重建期间,我们先后引进了投资5个亿的四川中节能和投资20个亿的四川兰丰水泥落户。中节能一期已于2009年竣工投产,兰丰水泥一期也竣工点火。这两个企业的落户使我镇镇域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

今后我们将按照土陶产业做精做专、现代建材产业做大做强的思路建设好“两园”,为镇域经济的大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结合桂花实际,我镇第三产业发展应突出人文特色,以品牌化、特色化取胜

将现代生态农业、土陶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以特色文化体验为目的,生态观光农业和休闲度假为切入点,将桂花镇建设为成都市知名的土陶体验目的地。

进一步强化镇村干部队伍建设,为我镇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全镇以整顿干部作风为重点,全面开展“讲规矩、讲效率、讲执行力”的“三讲”活动,着力在全镇范围内营造“讲政治、守规矩、努力干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为加快推进三大产业良性互动提供坚实保障。

点线面产业发展优势互补、三大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点线面产业发展优势互补、三大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是一个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甚至是十几年,因此,镇党委立足桂花当前实际,制定了2010年至2015年的产业发展规划,用五年时间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领导关怀

2008年12月9日,成都市政协副主席何绍华率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和市会展办等市级部门赴彭州市桂花镇督查指导灾后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