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鄉雲台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建平鄉雲台村坐落於重慶市巫山縣建平鄉,東臨建平鄉中伙村,西接官渡鎮楊壩村,南與官渡鎮坪南村隔河相望,北靠建平鄉瓜瓢村。[1]
中文名: 雲台村
外文名: Yun tai village
別 名: 雲台觀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重慶市巫山縣
地理位置: 巫山縣江南
面 積: 9.42 km²
下轄地區: 5個村民小組
政府駐地: 雲台村
電話區號:023
郵政區碼: 4047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1186(2015年)
著名景點: 雲台觀、大寺坪、紫陽河
機 場: 巫山機場
火車站: 巫山站
車牌代碼: 渝F
方 言: 重慶話、川普
基本情況
雲台村占地面積9.42平方公里,多以山地為主,其森林覆蓋率達65%面積9860畝,耕地面積1086畝。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413戶1186人,其中貧困戶54戶169人。自2015年扶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政府及幫扶部門深入實地考察,認真規劃落實,到2015年底脫貧47戶148人,貧困人口發生率控制在3%以內。人口分布較為零散,需要一個集中安置點。年齡結構老年人所占比例較大13.8%,外出務工人員占全村總人口的33.7%,村經濟發展以傳統農業經濟為主,到每家每戶主要靠務工收入為經濟來源。但近幾年,按照縣上所提「生態涵養發展」加強對生態的保護管理,依靠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優勢和田園風光景色,很具有開發鄉村旅遊的優越條件。
歷史由來
雲台村的人口姓氏主要以百家姓中的:陳、魯、劉、楊、魏、萬、侯為主,但所有姓氏的祖人並非就是雲台人。這要追溯到比1993年三峽庫區移民還要早的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移民----「湖廣填四川」。關於「湖廣填四川」的傳說有很多,其中最為當地人津津樂道的說法就是:張獻忠屠蜀,據說張獻忠入川,張在行軍途中內急,於是不顧荒草野地蹲下大便,哪知被野草割傷了屁股,於是張大怒,四川的草都如此惡毒,川人更毒,於是下令狂殺四川人。這當然是傳說,真實歷史據《四川通志》記載,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率領農民起義等入川,12月稱帝建立政權,國號「大西」,定成都為「西京」。四川成了四戰之地:明軍濫殺,清軍濫殺,地方豪強濫殺,鄉村無賴濫殺邀功,張獻忠也有濫殺之嫌。繼而是南明與清軍的戰爭;還有吳三桂反清後與清軍的戰爭。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戰亂和屠戮。據官方統計,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萬人。一些州縣的戶口存損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殘餘人口約為60萬人。康熙七年,四川巡撫張德地憂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摺,在奏摺中提及了一些移民辦法。比如,可以命令與四川相鄰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戰爭而背井離鄉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記註冊,然後由四川「差官接來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台一項移民政策,通過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來四川。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龍椅上也正為全國的稅收和重建問題焦頭爛額。他接二連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摺,召集相關部門聽取有關匯報,正式頒布了一份名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的詔書,下令從湖南、湖北、江西、廣東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而雲台村現在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湖北麻城人氏,自2009年人們大規模的追祖認族,也多次應證了在「湖廣填川」這一歷史事件當中,雲台村民的祖人上川定居此地的真相。
基礎設施
雲台村地處巫山縣建平鄉,而巫山縣為重慶直轄市最東端素有「渝東門戶」之美名。村距縣城約有40多公里。1958年修建的巫官公路S105貫穿本村三社,也是解放初期村里唯一一條公路。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雲台村的基礎設施也在一步步提高。2013年縣農委於本村新修水池10餘口,人行便道3公里,興修排水溝2.8公里,改田改土700餘畝。2015年扶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整修村級道路15公里,新修村級道路1.8公里,另外還新建水池4口,整修水池以及山坪塘整治共10口。未來規劃建立一個村民集中安置點,以便解決零散居住、掉遠戶的信息閉塞,交通不便這一現狀。針對全村13.8%的老年人,修建一所養老院,讓農村也能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樂。進一步努力完善全村基礎設施,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未來規劃
巫山有句古話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蔥蔥綠綠的森林、土肥地廣的良田都是大自然給與我們的禮物,我們在尊重它們保護它們的同時也希望這些資源能給我們帶來收穫。完善基礎設施使我們的生活條件更好,發展產業項目使我們的資源優勢得到更大的發揮空間,保護生態環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更是把美好的生活留給我們的後世子孫。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之下,在雲台村民的共同努力之下,雲台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產業發展
本村常年以來以傳統農業發展為主,因地制宜、細化分工;一社田肥人勤,由縣農委發展土豆、玉米高產基地。二社李子果園產業現有300餘畝,行情好效益高,發展前景可觀,未來欲發展達1000多畝。三社發展蔬菜基地500畝,因相對而言交通便利,車流量人流量較大,大規模種植綠色食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四社地理位置掉遠,地廣人稀率先推進退耕還林1200畝,發展果園經濟林。五社海拔較低,地理環境優越,以大力發展柚子、柑橘種植300餘畝為主,種植西瓜、棉花等經濟農作物為輔。
發展潛力
無論從村容村貌來講,還是產業發展來看,雲台村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很是具有潛力,尤其在主打鄉村旅遊帶動產業發展這一方面。因為在「生態涵養」發展這個大方針中,我們除了有生態的硬件,還有涵養的軟件。生長於本村一社(小地名甜竹窩:因生長一種甜竹加之地勢凹形而得名)的黃連古樹,距今已有350多年的「高壽」二社的雲台觀坐落於本村的五龍仙山(因綿延不斷的五條山脈匯聚於此恰似五龍戲珠而得名)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分別於乾隆二十七年、嘉慶八年、光緒十七年、光緒二十年、公元1998~2001年多次整修。其屢次整修的原因據當地流傳解放以前,此山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倍受周邊的土匪豪強之青睞,自此也就免不了戰事多發。雲台觀本身源於道教文化,無論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武當張三丰與明教教主張無忌的徒孫恩情,還是歷史記載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年),張三丰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都不難看出明朝對道教的推崇,雲台觀始建於明崇禎年也就自然而然了。雲台觀山頂海拔1093米每年春節期間到這裡來求神拜佛的人是絡繹不絕,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共接納3000人次, 寺廟內供奉的是祖師菩薩,據說很靈,不光當地人逢年過節會前去上香拜神,周邊:楊壩村、水庫村、雙廟鄉、銅鼓等鄉鎮也很多人前住。每每過春節時仙山下的汽車、摩托車停的是密密麻麻。介於香火之旺盛,於公元2013年由陳科由主持牽頭號召功德再次整修並立碑為後世所瞻。但無論整修多次,山頂一處水池猶如一張大腳卻保存完好(道教傳說中的仙人----赤腳大仙總是在四處雲遊,以其赤腳裝束最為獨特,漢族民間傳說中他常常下凡來到人間,幫助人類剷除妖魔。一次經過雲台觀,赤腳大仙於雲端看得五龍戲珠之景,便從天而降朝寶珠猛蹬一腳,繼而留下腳印。)村裡的傳說還有很多,如五社大寺坪(因源於道光十一年的一座寺廟而得名)中的獅子抬頭、紫鵝戲水等不僅風景如畫,其傳說也是豐富多彩!五社也是本村唯一有河流的一個村民小組,下游連接新伙電站與巫山著名的十二峰之一淨壇峰接壤,正值縣裡著名的雙神景區開發範圍,其旅遊發展潛力頗為巨大。
視頻
建平鄉後六家子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