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进行时(陈兰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年味进行时》是中国当代作家陈兰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年味进行时
岁末钟声在倒计时,在一家公立医院上班的陈博心系着母亲。
陈博和弟弟两人轮流赡养年迈的母亲,去年母亲被分派到陈博家过年。大年三十刚好是他值班,母亲只有去了弟弟家,孝顺的他今年说什么也要让母亲在自己家里过个好年了。
护士徐燕拎着刚买的腊肉腊肠,一阵风似的来到办公室,兴高采烈地和另一护士谈论着有关过年的一些趣事。陈博一瞥刚刚做好的排班表,心里默念:今年让我回家好好过个年!天随人愿,那天果然不是他值班,他就可以回家和母亲、妻子、儿子好好团聚了。虽然说一家人也是经常见面,但是过年的意义非凡。“人逢喜事精神爽”,平时不苟言笑的他闻着腊肉腊肠的香味,居然哼起了歌谣。徐燕笑着说:“你捡到宝了?”他说:“比捡到宝还高兴呢。”
下了班,他也去置办一些年货,虽然说妻子在家里也会张罗这些,但他要买一些乡下买不到的东西回去。他想着家里那些一成不变的庆年活动。驱“年”,只要是他在家,都是他亲自用上好的樟树墩,放在铁盆里燃烧,一股年味四处飘散,据说这样可以驱“年”。他是个才子,他买来红纸,自己写好对联,挂上去后,神清气爽,内心特别有成就感。再挂上两只大红灯笼,预示着来年的红红火火。中午吃年饭的时候,先要祭祖,是不要忘本的意思,饭后就去朋友家串门,相互拜年讨彩。晚上喝除岁酒,在一阵祝福语之后,大人给小孩红包,尚未成家的都叫小孩,所以在他成家之前父母都给了他红包。一家人尽管平时各玩各的,这时候却一定要坐在一起边吃茶边看联欢晚会。每个房间都是灯火通明到天亮,就是除岁嘛。外面无论是天晴下雨刮风,都有一位老头东奔西走,锣声响彻村里的每个角落,把“年”驱走了,锣声也就停止了。
一般情况下,陈博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儿子还小,每次他回家都要逗一会儿才会亲近自己。为了讨好儿子,他特意买了个奥特曼,他想着儿子看了肯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虽然每天都和家人视频,但他还是归心似箭。日子从指缝中溜走,终于熬到了大年廿九,他准备把年货带回去了。
这天,天气不是很好,而且还有些冷,但陈博的心里灿烂如霞。同事小曾一天都闷闷不乐,陈博还打趣他:“小伙子,就因为明天要值班愁成这样?”小曾欲言又止,在陈博一再追问下,他才鼓起勇气说:“博哥,我遇到困难了。”陈博说:“什么事?或许我能帮你。”小曾的母亲今年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她经常不知道身边的人是谁,唯独对小曾和他姐姐很熟悉很熟悉,他姐姐又远嫁他乡。小曾给母亲请了个保姆,但保姆回去过年了,要到大年初二过来。小曾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母亲说过年那天一定得小曾陪着,人上了岁数,又得了这个病以后,就像个小孩,她说话的时候,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小曾口头上只有答应。他试图和其他人换班,他们都是有家室的人,换不了。他也知道陈博去年大年三十值班,所以不好意思也不忍心开口。但是既然陈博问起了,不妨说出来,兴许他能出点主意呢。陈博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日里谁有困难他都是第一个出手相助的。听小曾这么一说,不禁犹豫起来,毕竟他的母亲也是年事已高,他深刻地记得去年打电话回去说要值大年三十的班的时候,母亲沉重的叹息声令他感到深深的歉疚。难道今年又不能陪母亲过个好年,守个岁吗?
小曾的母亲,来过医院,自从得病之后,举止行为怪异,他能理解小曾的一心挂两头的处境。这样的母亲,还有多少个年能陪着一起过呢?况且没有保姆照料的小曾母亲,怎么可以自己独自一人过年呢?
陈博不禁心软了,他对小曾说:“行吧,我和你换班。”小曾瞬间感动得直叫:“博哥,博哥,太谢谢你了。”
陈博看着一堆年货,苦笑着。他沉吟片刻,想着如何对妻子和母亲说自己换了班的事情。好在,妻子和母亲都很理解,他们淡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说:“年后回来也一样的,我们等着你。”
年三十那天白天病人并不多,傍晚他打开手机准备点外卖,外卖也停送了,只有去食堂打饭了。今天食堂给值班医生加了餐,伙食还可以。他走进值班室,刚刚打开还没有来得及吃上一口,“呜啊呜啊”的急救车的声音就充斥着他的耳膜,他都忘了盖上饭盒就跑出去了。
给病人做完基本的处理,他准备回值班室,又接二连三地来了病人,都是一些醉酒车祸摔跤之类的。等到把所有的事情都忙完后,他回到值班室,才感觉饥肠辘辘,妻子打了好几个视频他都没有接到。饭菜早已凉透,他用微波炉热热,和妻子打起了视频。电视机里的联欢晚会都已经演播了半个多小时了。
有人敲门,难道又来了病人?他关了视频,冲了出去。
竟然有十来个病人及其家属围在了门口,这唱的是哪出?陈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都面带微笑,一病人手捧着一束鲜花献给陈博,嘴里说着:“新年快乐!”其他几位,有的送来了蛋糕,有的送来了热饭热菜,他们都纷纷说:“陈医生,你是位爱岗敬业的好医生,我们祝你一生幸福!”有人提议:“我们一起照张特殊年味的相片吧。”
门口的灯光流光溢彩,照着这些病患或家属笑容满面的脸,他们簇拥着陈博,陈博咧嘴一笑,照相机留下永恒的瞬间。 [1]
作者简介
陈兰兰,贵溪市人民医院医生,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第五届青年作家改稿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