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一本書去巴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帶一本書去巴黎 |
《帶一本書去巴黎》作者帶着一本描寫「革命」的文學名著奔赴巴黎。在法蘭西的城堡、廣場、宮殿、教堂,博物館裡,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藝術的盛筵,傾聽着歷史的網聲,感悟着前人在血與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林達干濃厚的法國歷史文化氛圍中,用大量的歷史細節和場景,豐富了對藝術、文化,對歷史、社會,以及對「革命」的理解。
基本資料
書 名:帶一本書去巴黎
作 者: 林達 著
出 版 社: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02-5-1
字 數: 140千
頁 數: 287
開 本:32
I S B N : 9787108017079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定價:¥35.00
推薦
寫美國的 林達又踏上了 浪漫花都之旅,然而,背負歷史的所在總是沉重的:「一百年,可以積澱、掙扎、反思而產生 雨果。一百年,也足以推陳出新,埋葬一段歷史,因而徹底忘卻,整個民族並不因為經歷了什麼而有所長進。巴黎是一個城市,也是一段歷史縮影……你會感受一些他們的 歷史觀。」
內容簡介
作者 林達就是寫過幾本「 近距離看美國」的林達,也就是寫作《在邊緣 看世界》的那個林達。現在,她帶着一本描寫「革命」的 文學名著(《 九三年》)奔赴 巴黎。在 法蘭西的城堡、廣場、宮殿、教堂、博物館,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藝術的盛筵,傾聽着 歷史的回聲,感悟着前人在血與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於濃厚的 法國歷史文化氛圍中,用大量的歷史細節和場景,豐富了對藝術、文化,對歷史、社會,以及對「革命」的理解。本書包括:帶一本書去巴黎; 奧斯曼和老巴黎; 塞納河上 西岱島;巴黎的教堂;聖 丹尼和他的 頭顱等內容。
事實上, 這本書也可以起到為旅遊者充當指南的作用,比如我們知道了 塞納河上有 西岱島, 巴黎城市改造的故事, 戴安娜喜歡的「里茲飯店」,那個「像里茲飯店一樣大的鑽石」的「里茲飯店」只容許住店客人進去,旁的人不能進去逛逛。遺憾的是,從我的閱讀體驗上來說,作者對歷史故事的敘述遠不如她講美國的那兩本流暢,並且現實的遊歷和歷史的遐想這兩者互相成為敘述的障礙。
作者簡介
林達,是一對美籍華人作家夫婦合用的筆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筆(網)名。夫為丁鴻富,妻為李曉琳。他們都於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進入大學。曾在黑龍江省插隊。1991年移居美國。
林達的書,在中國大陸風靡一時,被譽為是介紹美國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國的托克維爾。同時,林達在《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南方周末》等報刊開設專欄,不僅有時事評論,還有散文和特稿。林達的文字樸實自然,富有洞見,寫作領域涉及憲政、法治、歷史、國際關係,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圖書目錄
帶一本書去巴黎
奧斯曼和老巴黎
塞納河上西岱島
巴黎的教堂
巴黎是法國的象徵
聖丹尼和他的頭顱
安布 瓦斯的古堡
盧瓦河的地牢和詩人 維永
在 凡爾賽宮回看 路易十四
凡爾賽宮裡的國會大廳
塞納河邊的 伏爾泰 咖啡館
拉法耶特的故事
巴士獄還在嗎?
加納瓦雷 歷史博物館
尋找 雅各賓俱樂部
消失了的 雅各賓
協和廣場上的 盧克索 方尖碑
杜勒里宮和聖·謝荷曼教堂
斷頭台的興衰
先賢祠走訪伏爾泰
盧梭手上的 火把
從 拿破崙回歸 雨果
文摘
從拿破崙回歸雨果
……
1840年底,在拿破崙去世19年之後,那百萬孤魂野鬼依然遊蕩在昔日戰場,他們也許還是一些老人夢中流着眼淚去伸手觸摸的孩子。可是,對於新一代成長起來的法國人,他們已經是被抹去的歷史塵土。而偉人,卻因傳奇而再生。已經到了拿破崙「榮歸故里」的時候了。
迎回拿破崙的法國當政者,是路易•菲力普國王。他的當政,是另一場被稱為「七月革命」的武裝奪權的結果,當然,這還不是法國的最後一場革命。雄壯的凱旋門剛剛完工幾年,香榭麗舍大道擠滿了迎接拿破崙的巴黎人。送葬的隊伍是聲勢浩大的,而對於拿破崙的大軍,他是孤身返鄉。當他在靈柩中獨自穿過凱旋門,耳邊響起「皇帝萬歲」的呼喊時,不知拿破崙是否想到,這個凱旋門,原本是他在奧斯特利茨戰場上,留給士兵們的一個虛幻榮光的許諾。
拿破崙的靈柩,走的就是我們今天走過的這條路線,只是兩邊的景色和今天完全不同。香榭麗舍當然還遠沒有那麼摩登,大宮小宮是60年後的1900年才建造的,亞歷山大三世大橋,也是在差不多的時候才建造起來。這座橋是以俄國的皇帝命名的,這位沙皇曾經親自趕來,為大橋安放了奠基石。他的爺爺就是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敗給了拿破崙的亞歷山大一世。時過境遷,俄國和法國已經結盟,大橋的命名,就是為了紀念他所建立的這個俄法聯盟的。
拿破崙被安葬在榮軍院的穹頂教堂,今天,這裡是又一個需要買門票才能進去看一眼的地方。這是墓葬設計的經典作品,確實非常值得一看。按說它也是地宮墓葬的形式,可是,設計師顯然巧妙地打破了傳統的構造,在安放棺木的位置,打通了地面與地宮的樓層阻隔。拿破崙墓不再給人以陰冷的感覺,肅穆的沉澱和光榮的上升,都以法國人特有的藝術方式,完美地得到了表達和兼顧。
在拿破崙的靈柩穿過凱旋門的45年之後,這個似乎是專為武士建造的凱旋門下,第一次舉行了一個作家的葬禮,他就是維克多•雨果。這一天,全法國舉國致哀。也許,這是從大革命以來,法國人第一次全體靜默,第一次有機會共同反省和思索。
雨果筆下的大革命,是矛盾的,顯然可以從中看到雨果的心靈掙扎。在《九三年》里,他列舉着舊制度的殘酷和不公正,列舉着大革命對舊制度的改變,也列舉着同時發生的大革命的恐怖和殘忍。這一切都集中地、典型化地堆積在一起,似乎使人們無所適從。但是在法國,這是無數人看到的事實,這是無數學者列舉過的事實。這似乎是作為文學家的雨果,也沒有能力解決的悖論。然而,是雨果,第一次把善和人性作為社會進步的衡量尺度,放在了法國人面前。
在雨果的一部部作品中,站在最矚目位置的,是弱者,是沒有階級、地位、血緣、道德等任何附加條件的弱者。他把社會如何對待弱者,作為一個社會進步的標誌,放在了世界面前。
45年前,巴黎人傾城而出,送過凱旋門下的,還是一個站在雲端的「偉人」。45年後,他們相隨送過凱旋門的,是為法國所有弱者吶喊的一個作家。幾千年歐洲文明的積累,才最後在法國完成這樣一個變化。
從這一天起,法國人終於明白,不是因為有了拿破倉,而是因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國才得救了。[1]
參考文獻
- ↑ 《帶一本書去巴黎》- 林達簡書網,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