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蘭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帕克蘭學院(Parkland College)位於伊利諾伊州郊區的香檳市(Champaign),是一所中等大小公立社區學院,成立時間是1966年,在校學生人數共8,679。
學校簡介
帕克蘭德學院提供2年制的副學士學位和一些其它的文憑課程,開設的專業領域較為廣泛,較受歡迎的專業包括:衛生科學及其相關服務、交叉學科、文理科學與通識教育及其相關事務等。
相關諮詢
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是教育的一種,這種教育的目標是:在現代多元化[1]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於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
通識教育是英文「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譯名,也有學者把它譯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自19世紀初美國博德學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將它與大學教育聯繫起來後,有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對它進行研究和討論。雖然人們對於通識教育這個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對於通識教育的目標人們可以達成共識。
詞語起源
現代中國大學教育的語境下,最先提出「通識」一詞的是錢穆先生。他於1940年撰文《改革大學制度議》,提出「智識貴能匯通」,並警示中國大學「一門學術之發皇滋長,固貴有專家,而尤貴有大師……今日國內負時譽之大學,其擁皋比而登上座者,乃不幸通識少而專業多」。
1941年,梅貽琦先生和潘光旦先生在《大學一解》中,也提出了「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社會所需要者,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以無通才為基礎之專家[2]臨民,其結果不為新民,而為擾民」的著名論斷。
通識教育雖自民國草創,但迄今為止許多大學對通識教育的提倡也僅停留在少數具有先見之明的教育家文字中。如今,中國社會和大學經過數十年高歌猛進的現代化建設,通識教育的現實基礎已經具備。
80年代中期,中文「通識教育」一詞由台灣學者根據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譯轉換而來。翻譯借鑑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於「通」和「識」的解釋。在此之前,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譯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將liberal education譯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
參考文獻
- ↑ 要不要多元化發展,兩個基本認知幫你決策 ,搜狐,
- ↑ 【專家視點】「雙師型」教師的內涵 ,搜狐,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