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巴拉巴栗 |
別稱: 巴拉巴栗、木麒麟 二名法: Pereskia aculeata 門: 是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石竹目 科: 仙人掌科 界: 植物界 屬: 葉仙人掌屬 |
巴拉巴栗(Barbados Gooseberry),即葉仙人掌,多年生仙人掌科植物。為十二月四日的生日花,花語:威武(Stately)。原產於西印度群島、墨西哥和美國佛羅里達州。
形態特點
巴拉巴栗為攀援灌木,高3-10米。基部主幹直徑達2-3厘米,灰褐色,表皮縱裂;分枝多數,圓柱狀,具長的節間,綠色或帶紅褐色,無毛;小窠生葉腋,墊狀,直徑1.5-2毫米,具灰色或淡褐色絨毛,於老枝上增大並突起呈結節狀,直徑達15毫米,具1-6(-25)根刺;刺針狀至鑽形,長達1-4-(-8)厘米,褐色,在攀援枝上常成對着生並下彎成鈎狀,較短。葉片卵形、寬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4.5-7 (-10)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漸尖,邊緣全緣,基部楔形至圓形,稍肉質,無毛,上面綠色,下面綠色至紫色;側脈每側4-7條,在上面稍下陷或平坦,於下面略突起;葉柄長3-7毫米,無毛。花於分枝上部組成總狀或圓錐狀花序,輻狀,芳香,直徑2.5-4厘米;花梗長5-10毫米;花托外面散生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葉質鱗片及腋生小窠,鱗片長8-25毫米,寬2-6毫米,小窠具黃褐色至淡灰色絨毛和細刺;萼狀花被片2-6,卵形至倒卵形,長12-15毫米,寬4-8毫米,先端急尖或圓形,有時具小尖頭,淡綠色或邊緣近白色;瓣狀花被片6-12,倒卵形至匙形,長15-23毫米,寬6-8毫米,先端圓形、截形或近急尖,有時具小尖頭,白色,或略帶黃色或粉紅色;雄蕊多數,無毛;花絲長5-7毫米,白色;花葯橢圓形,長1-1.2毫米,黃色;雌蕊無毛,子房上位;少數胚珠着生於側膜胎座下部呈基底胎座狀;花柱長10-11毫米,直徑1-2毫米,白色;柱頭4-7,直立,長3-4毫米,白色。漿果淡黃色,倒卵球形或球形,長1-2厘米,具刺。種子2-5,雙凸鏡狀,黑色,平滑,直徑4.5-5毫米,厚1.4-1.6毫米;種臍略凹陷。
生長習性
巴拉巴栗,原產美洲熱帶的潮濕地區,喜溫暖、潮濕和陽光充足的環境 ,較為耐寒,耐半陰和高溫,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質培養土栽培為最佳 。它的生長適溫白天為24℃至30℃,晚間為18℃至21 ℃,冬季不得低於10℃,5℃左右葉片就會脫落並進入休眠狀態。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美洲、南美洲北部及東部、西印度群島;中國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浙江及江蘇南部栽培,河北及遼寧等地溫室栽培,在福建南部呈半野生狀態。
主要價值
盆栽觀賞;常被選作緋牡丹、山吹、鼠尾掌、仙人指、黃金紐、蟹爪蘭等的砧木。除了具有較好的觀賞性外,巴拉巴栗葉、花還可做藥,治療跌打損傷、各種內外傷,民間用來治療婦女疾病。 食用:其黃色有刺的漿果,可供食用,稱為「刺兒李」,其葉片還可用作烹調的調味品、蔬菜,果酸甜可食。 嫁接:由於其根系發達,加之又與仙人掌類的一些植物親和力強,常被選作一些植物的砧木,形成多品種的共同體植株,別具一格。
繁殖技術
巴拉巴栗的繁殖可用播種和扦插法。 播種:它的種子外皮堅硬,播種前應給予浸種24小時,發芽適溫為22℃至24℃,播後15天至20天發芽,幼苗生長速度較快。 扦插:因其性強健,故扦插成活率高,繁殖時間於春季或初夏進行,插後需保持較高的溫度。可於5月至7月間,剪取2年生的老熟枝條,截成長15厘米至20厘米的穗段,扦插於沙床上,入土深度1/3 至1/2 ,保持濕潤,20天左右即可生根。
栽培技術
巴拉巴栗栽培比較容易。因其萌芽力強,根系發達,每年春天應換盆一次。生長期內,要有充分的水分和肥料供應,以利於其莖葉的生長,如果土壤乾燥,植株葉片易皺縮發黃,嚴重時會造成葉片全株落光。冬季要控制澆水,維持盆土濕潤即可,並停止施肥,以防根系腐爛。[1]
栽植換盆 春季栽植或換盆。南方地區可地栽,北方地區宜盆栽,室內越冬。土壤要求肥沃、疏鬆、排水良好,呈弱酸性。盆栽用土可採用由腐葉土1份、園土1份、粗沙1份混合,並加入少量的骨粉和草木灰配製成的培養土。新栽植和換盆的植株要放在庇蔭處養護。
光照溫度 夏季要適當遮蔭,在散射光下生長良好。冬季應放在室內向陽處,有充足的光照。春季到秋季為生長期,生長適宜溫度白天應為24-29℃,夜間應為18-21℃。冬季白天溫度宜保持在l8℃,夜間溫度直保持在10℃左右,可避免葉子脫蒂。如果低於5℃,葉子會脫落進入休眠。但用葉仙人掌作砧木嫁接的仙人掌類植物越冬溫度應在10℃以上。
澆水施肥 春、夏季要充分澆水、施肥。經常保持盆土濕潤,澆水掌握盆土「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盆土不能過干,也不能過濕。冬季要減少澆水,保持盆土乾燥,植株不皺縮即可。每年春季可追施一些腐熟的餅肥和骨粉。生長期每月再施2-3次腐熟的稀薄餅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