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克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巫克里(1955年9月20日-),男,水族,廣西藝術學院師範音樂專業1984屆本科畢業,原音樂系理論與器樂教研室主任,現為音樂系音樂表演專業帶頭人,職業技術學院音樂系理論作曲副教授。
人物介紹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
人物簡介
男,水族,1955年9月20日出生,廣西藝術學院師範音樂專業1984屆本科畢業,原音樂系理論與器樂教研室主任,現為音樂系音樂表演專業帶頭人。1999年10月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音樂學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進修班結業。現為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音樂系理論作曲副教授。並長期擔任我系理論與器樂教研室主任、《音樂表演》專業帶頭人以及學院教學科研導師等工作。在音樂專業教育和音樂創作方面,均取得了比較卓著的成果。
一、教學科研方面
(一)高師和聲學教學方面 探索了一套「採用首調思維方式分析旋律調式調性、設計和弦、書寫低音聲部;採用固定調思維方式填寫內聲部、檢查是否存在不良進行」的通俗性和聲教學模式。將首調、固定調方法相舉並用、取長補短,分別在和聲寫作的不同階段發揮各自優勢。學習者通過這套模式不僅易於掌握寫作技巧,而且還培養了和聲運行中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這樣的教? 法模式,使高師和聲教學才可能由原來「純理論」的東西一下子變得與音樂實踐(合唱、即興伴奏等)更貼近、實用性更強的科目。這套模式在自己多年的教學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和優越性。近十年來影響着我系師專、師訓和自學考試(專科、本科)等各類學生,使之受益匪淺。本教學模式榮獲2002~2004年度學院教學成果壹等獎。
(二)高師歌曲寫作教學方面 鑑於歌曲的改編創作和音樂旋律化技巧對於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具有的特殊意義,而在高師音教中卻又容易被忽視、教學成效往往不盡人意的實際狀況,本人結合自身多年學習音樂創作的經歷和體會,探索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師歌曲寫作階段性訓練「三部曲」教學模式。即(1)作品臨摹的起步階段;(2)技術發展的磨練階段;(3)藝術創作的提煉階段。為學生對該科目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以及創造性的發揮運用,理順了一條由淺入深、觸類旁通,直至邁向成功的學習訓練有效途徑。同時對教師總體上應如何把握各訓練階段處理好各個教學流程環節之間的關係等方面,從教? 法? 及理念方面作了頗具創新意義的安排和整合。這樣的模式從整體上提高了該科目的質量效果。多年來培養了不少歌曲創作方面的優秀人才。本教學模式榮獲2005年度學院教學成果貳等獎。並且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於最近完成了高等音樂專業必修課教材——《歌曲旋律寫作基礎教程》的撰寫工作。即將出版的教材,可望將本人長期所集累和探索的教學科研成果進行充分展示並切實地服務於整個音樂教育、教學領域。
(三)在器樂合奏課方面 針對高師音樂專業以鋼琴、鍵盤樂、演唱為主要學習訓練科目的特點。本人探索了一套突出高師專業特點、切合教學實際的樂隊編制與合奏課教學形式。即以鍵盤合奏(鋼琴、手風琴、電子琴)加混聲合唱為主體,輔之銅管、木管、打擊樂為點綴的樂隊合奏陣容。並通過創作、改編相應的合奏總譜,排練了如《我的太陽》、《虹彩妹妹》(均為本人改編創作的大型音樂作品)等,收到良好的合奏訓練和舞台演出效果。在一年一度的畢業生音樂會進行匯報演出受到好評。實踐證明,這樣的樂隊編制與合奏課形式,對於高師音樂專業來說是一種創新的形式:一方面在形式上有別於藝術院校的管弦樂合奏;二方面在突出師範性特點的同時效果上又幾乎具備管弦樂的輝煌氣勢和斑斕色彩。
(四)關於小提琴演奏教學中右手持弓方? 法的研究課題 本人探索分析並極力推崇的一種改變右拇指的擺放位置——將之置放在馬尾箱寬闊的平面上。這樣的持弓方 法 論文,不但從演奏和教學的角度,而且從力學(即壓強和槓桿輪軸科學原理角度)證明這是一種具有非常顯著力 學優勢的持弓方? 法? 值得在演奏和教學領域廣泛推廣(此項研究已被列入我院2003年教學科研項目之一)。這一科研課題的學術價值一方面詣在解決初學者入門階段持弓、運弓的難題;二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持續耐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