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巢元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巢元方

人物简介

[1][2]
  巢元方为隋代著名医家,由于史书缺传,巢氏之出生及籍贯、生平等均欠考,约生于公元六世纪后半期,隋大业年间(605—616年)任太医博士。

人物生平

[3]
  巢元方的医术很高明,《隋炀帝开河记》中曾记有他的医疗事迹:隋朝大总官麻叔谋患“风逆病”,起坐不得,头晕作恶,不能饮食。隋场帝请他诊治,他诊断为“风入腠理,病在胸臆”。处方用嫩羊肉燕熟,掺上药末食之,果然病得痊愈。以后每杀羊羔,同杏酪五味,日食数枚,病即不复发。

医学著述

[4]
  《诸病源候论》,又名《诸病源候总论》,简称(《巢氏病源》),是一部总结病因、病理、证候的医学基础理论巨著,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病因证候理论的专著。成书于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全书共50卷,分67门,共收证候1729条,书中列举重要病类如中风、风湿痹、虚劳、天花、霍乱、疟疾、痢疾、水肿、腹水、黄疸、消渴、咳嗽上气、寄生虫病,肛门瘘管、痈疽、精神病以及妇人、小儿病等。

学术特色

[5]
  重病因,继承发挥
  巢氏对疾病病因的认识,大胆创新,勇于发挥,提出新的论点,把病因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确切地认识了某些疾的病源,并加以科学地说明,对临床各科病因学均有一些突破性认识。
  寄生虫病,饮食相关
  巢氏指出某些寄生虫病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如牛绦虫病是因为人吃了未灸熟的牛肉而致,名为“寸白虫候”。确认绦虫是由于吃了半生不熟的牛肉、鱼肉所致。同时在书中,对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亦有较为详尽的现实描述。
  传染病,乖戾之气
  隋以前,传染病一般认为属伤寒、时病范畴,多与气候的变异,人触冒之而发病。巢氏发现本病是由干人感受了外界的一种有害物质“乖决之气”所造成的,故在书中明确指出“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能引起疾病大流行,可导致全家及所接触之人感染此病。此种论点对明末清初的温病学说亦有一定影响。
  地方病,地域邪气
  巢氏认为某些地方病的发生,同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地理环境有较密切的关系,如三吴以东的“射工”、“水毒”病,即今之血吸虫病,该病的流行是水源传播,“三吴以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病”。岭南的“瘴气”,是由“杂毒因暖而生”。
  皮肤病、虫毒为患
  皮肤病因由风邪或邪热伤于皮肉,是隋以种医家的公认病因,至巢氏则提出为虫毒所患,发现并描述了引起一些疾病的真正病源体。如对疥的认识,疥疮为疥虫引发,并对其好发部分及临床特点均有较正确的认识。对癣亦阐明有虫寄生。此外,尚描述了十余种由于 “甚细微难见”的虫所引致的疾病。
  漆疮病,体质因素
  巢氏对某些疾病的特殊性亦有论述,如漆疮,认识到漆类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对晕动病除描述症状外,亦指出与体质因素相关。
  妇科病,审因论治
  巢氏对妇科病病因的认识有其独到之处,如对月经病认为月经病与任脉、冲脉、心经、小肠经紧密相关,进而又说“若寒温乖适,经脉则虚,有风冷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水乍多乍少,故不调也”。在无子间题上,强调男女双方均有关,不生育之由,或男或女病之,当视情况而治疗。并第一次提出人工流产适应证为“妊娠之人赢瘦,或挟疾病,既不能养胎,兼害妊娠故去之”。
  儿科病,稚体未充
  小儿处于发育阶段,脏腑组织功能均不健壮,故易受邪袭而病之,巢氏论之更反映了儿科此特点。
  论病理,言赅意详
  巢氏对临床许多疾病作了全面系统的剖析。在论述上,以脏腑为中心,无论内外妇儿,均以五脏立论,指出脏腑气血不足是病邪乘虚侵袭人体引一发疾病的主要依据,若人体正气旺盛,抗病力强,则邪不致袭人,这一病理分析方法,对创立脏腑辨证理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紧扣《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主题。
  详分类,自成一体
  巢氏《诸病源候论》列举疾病范围极为广泛,其中内科疾病的记载尤为详备。包括急慢性传染病,如伤寒,时气,热病、温病、疫病、霍乱、痢疾等,和各系统脏腑疾病,如风病、虚劳病、消渴病、脚气病、咳嗽病等,把隋以前和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病证加以整理,分门别类,然后每科又以病因、病理、脏腑、症状分类,发展了证候分类学,使之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述外科,缝合有度
  巢氏亦较精通外科医疗。《诸病源候论》中多有病因病理的论述,极少涉及到治疗领域,却对一些较大的外科手术有较详细的论述。如外科断肠的抢救,肠吻合术的步骤、方法,大网膜切除及血管结扎术、死骨剔除术、创伤伤口缝合术等。
  倡防护,防重于治
  《诸病源候论》对急性传染病有许多认识,并提出了“须服药以防之”的预防思想,对于瘿瘤则指出“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等,与现代瘿瘤病有其地区性,避之则免受其害相吻。从这些预防疾病的思想中,反映了医家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尚提出不少符合科学的卫生预防方法,如认为饭后应当漱口几遍,不然易生龋齿病等。在预防中毒方面云:各种肉类如被旧茅屋漏水滴湿。不可进食。并说:“六畜者,谓牛马猪羊鸡狗也,凡此等肉本无毒不害人,其自死及著疫死者皆有毒,中此毒者,亦令人心烦闷而吐利无度”。关于河豚鱼,指出“鱼肝及腹内子有大毒,不可食,食之往往致死”。现代医学证实河豚鱼毒素主要集于肝脏及卵巢、攀丸中,尤其是卵巢含毒最剧,鱼子最毒,这也是非常合乎道理的。
  针时弊,救疾为重
  魏晋时期,贵族阶级的上层人物间出现了一种服石怪癖,至隋仍很盛行。服石之风多在统治阶级的皇宫贵族和士大夫中流行,以迎合达官显贵们的没落颓废生活腐化的心理要求。服石者,即长期服用由石钟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及赤石脂等5种石性药方,因服石后身体烦热,必须“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故叫寒食散。巢氏专门用一卷书的篇幅讨论了服用寒食散所患的25种此类疾病,形成中国医学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由于极寒食者常常要“逆常理,反常性”容易冒犯病人。巢氏自然顾忌于这些皇亲国戚们,故曰:“昔如文挚治齐王病,先使王怒,而后病已。文挚是以虽愈王病,而终为王所杀。今救寒食者,要当逆耸理,反常性,或犯怒之。治好他们的病以后,心念犯怒之怨,必不得治之恩,犹齐王杀文挚也”。尽管如此,仍以救人疾苦为主。可见传统的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对巢氏的影响,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和仁爱救人的医德风尚。

参考来源

  1. 长青. 巢元方[J].. 山西中医,. 1986(06):38. 
  2. 闫琪,张凤瑞. 巢元方学术思想浅析[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6(02):61-62. 
  3. 长青. 巢元方[J].. 山西中医,. 1986(06):38. 
  4. 相鲁闽. 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J].. 河南中医,. 2015,35(03):654. 
  5. 闫琪,张凤瑞. 巢元方学术思想浅析[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6(0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