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鑑別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藥的鑑別方法
目錄
【鑑定中藥材名】
山藥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邊、路旁的灌叢中或雜草中。分布於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陝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台灣、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各地常見栽培,以河南產量最大,質量最佳。
【藥材來源鑑定】
本品為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乾燥根莖。山藥原名薯蕷,因唐太宗名預,故避諱改為薯蕷;後又因宋英宗諱署,遂改為山藥。
【藥材歷史考證】
山藥原名薯蕷,其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吳普本草》云:「始生赤莖,細蔓,五月花白,七月實青黃,八月熟落。根中白,皮黃,類芋。」《本草圖經》曰:「春生苗,蔓延籬援,莖紫,葉青,有三尖角,似牽牛更厚而光澤,夏開細白花,大類棗花,秋生實於葉間,狀如鈴,二月、八月采根。」
《本草衍義》曰:「山藥,按本草,上一字犯英廟諱,下一字日蕷,唐太宗名預,故改下一字為藥,今人遂改為山藥。」《本草綱目》曰:「薯蕷入藥,野生者為勝;若供饌,則家種者為良。四月生苗延蔓,紫莖綠葉,葉有三尖,似白牽牛葉而更光潤,五六月開花成穗,淡紅色,結莢成簇,莢凡三棱合成,堅而無仁。其子別結於一旁,狀似雷丸,大小不一,皮色土黃而肉白,煮食甘滑,與其根同。」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本品相符。
【植物形態鑑定】
多年纏繞草本。根莖長圓柱形,垂直生長。莖右旋,無毛。葉在莖下部互生,中部以上對生或輪生,有柄;葉腋內常有珠芽;葉片卵狀三角形、寬卵形或戟形,長3~16cm,寬2~14cm,頂端漸尖,邊緣常3淺裂至深裂,中裂片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側裂片耳狀。花單性,雌雄異株,花序穗狀;雄花序長2~8cm,近直立,2~8個生於葉腋,花序軸呈之字形曲折;花被片6,有紫褐色斑點;雄蕊6;雌花序下垂,1~3個生於葉腋。蒴果三棱狀扁圓形,長12~20mm,寬15~30mm,外面有白粉;種子生於每室中軸中部,四周有膜質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
【藥材性狀鑑定】
本品略呈圓柱形,彎曲而稍扁,長15~30cm,直徑1.5~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縱溝、縱皺紋及鬚根痕,偶有淺棕色外皮殘留。體重,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淡、微酸,嚼之發粘。光山藥呈圓柱形,兩端平齊,長9~18cm,直徑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黃白色。[1]
【藥材顯微鑑定】
本品粉末類白色。澱粉粒單粒扁卵形、類圓形、三角狀卵形或矩圓形,直徑8~35μm,臍點點狀、人字狀、十字狀或短縫狀,可見層紋;復粒稀少,由2~3分粒組成。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黏液細胞中,長約至240μm,針晶粗2~5μm。具緣紋孔、網紋、螺紋及環紋導管直徑12~48μm。
【採集加工】
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切去根頭,洗淨,除去外皮及鬚根,用硫黃熏後,乾燥;也有選擇肥大順直的乾燥山藥,置清水中,浸至無干心,悶透,用硫磺熏後,切齊兩端,用木板搓成圓柱狀,曬乾,打光,習稱「光山藥」。
【飲片炮製】
1.山藥:除去雜質,分開大小個,泡潤至透,切厚片,乾燥。
2.麩炒山藥:取山藥片,照麩炒法炒至黃色。
【性能功用】
甘,平。歸脾經、肺經、腎經。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於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內服:15~30g,水煎服。
【附註】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