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药的鉴别方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药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

山药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各地常见栽培,以河南产量最大,质量最佳。

【药材来源鉴定】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山药原名薯蓣,因唐太宗名预,故避讳改为薯蓣;后又因宋英宗讳署,遂改为山药。

【药材历史考证】

山药原名薯蓣,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云:“始生赤茎,细蔓,五月花白,七月实青黄,八月熟落。根中白,皮黄,类芋。”《本草图经》曰:“春生苗,蔓延篱援,茎紫,叶青,有三尖角,似牵牛更厚而光泽,夏开细白花,大类枣花,秋生实于叶间,状如铃,二月、八月采根。”

《本草衍义》曰:“山药,按本草,上一字犯英庙讳,下一字日蓣,唐太宗名预,故改下一字为药,今人遂改为山药。”《本草纲目》曰:“薯蓣入药,野生者为胜;若供馔,则家种者为良。四月生苗延蔓,紫茎绿叶,叶有三尖,似白牵牛叶而更光润,五六月开花成穗,淡红色,结荚成簇,荚凡三棱合成,坚而无仁。其子别结于一旁,状似雷丸,大小不一,皮色土黄而肉白,煮食甘滑,与其根同。”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本品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

多年缠绕草本。根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茎右旋,无毛。叶在茎下部互生,中部以上对生或轮生,有柄;叶腋内常有珠芽;叶片卵状三角形、宽卵形或戟形,长3~16cm,宽2~14cm,顶端渐尖,边缘常3浅裂至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侧裂片耳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穗状;雄花序长2~8cm,近直立,2~8个生于叶腋,花序轴呈之字形曲折;花被片6,有紫褐色斑点;雄蕊6;雌花序下垂,1~3个生于叶腋。蒴果三棱状扁圆形,长12~20mm,宽15~30mm,外面有白粉;种子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粘。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1]

【药材显微鉴定】

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扁卵形、类圆形、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8~35μm,脐点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或短缝状,可见层纹;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约至240μm,针晶粗2~5μm。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直径12~48μm。

【采集加工】

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磺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饮片炮制】

1.山药: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2.麸炒山药:取山药片,照麸炒法炒至黄色。

【性能功用】

甘,平。归脾经肺经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内服:15~30g,水煎服。

【附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