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尷尬是漢語詞彙,拼音:gān gà,意思是指處境困難,窘迫,不知所措,不好處理。[1]最早見於《說文解字》:「尲尬、行不正也。」
釋義
1、行為、態度不正常。2、處境困難或事情棘手,難以應付。
出處
《說文·尢部》
例句
1、行為、態度不正常。
《說文·尢部》:「尲,尲尬,行不正也。」 段玉裁 註:「今 蘇州 俗語謂事乖剌者曰尲尬。」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回:「卻才有個 東京 來的尷尬人,在我這裡請管營、差撥吃了半日酒。」[2]
明 施耐庵《水滸》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鬧飛雲浦》:武松早睃見,自瞧了八分尷尬。
沙汀 《老煙的故事》:「至少他是平靜下來了,沒有那種坐立不安的尷尬神情。」
2、處境困難或事情棘手,難以應付
元 王伯成 《哨遍·贈長春宮雪庵學士》套曲:「謾贏得此身良苦,家私分外,活計尷尬。」
明 施耐庵 《水滸傳》第一六回:前日行的須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尷尬去處。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戴監生》:「汝牂羝不辨,香臭不分,有何尲尬,其恃汝母為護符耶。」
相關
「尷尬」一詞,《說文》作「尲尬」。《說文》:「尲,不正也。從尣兼聲。」「尬,尲尬也,從尣介聲。」也就是說,「尷尬」二字都是形聲字,形旁是「尣」。「尣」,是什麼意思呢,《康熙字典》:「『尢』(wāng)字本作『尣』,通作『尩』。」而「尢」字《說文》解釋為:「跛,曲脛(人)也。從大,象偏曲之形。」段玉裁註:「跛者,蹇也。跛者多由曲脛。」察其篆體,「尢」確實象「曲脛之人」。《詞源》解釋得更為清楚,摘抄如下:
尪:骨骼彎曲症,脛、背、胸彎曲都叫尪。尢(尣)的重文,或作尩、尫。《左傳僖二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尫。」註:「巫尫,女巫也,脊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謂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呂氏春秋"盡數》:「苦水所多尩與傴人。」註:「尩,突胸仰向疾也。
看來,「尢(尣)」是一種殘疾,「尢(尣)」字旁的字多與人骨骼彎曲之狀態有關。再舉兩例如下:
尰:「足腫。說文作瘇。詩小雅巧言:『既微【=癓】且尰,爾勇伊何。』傳:『骭【gan去聲,三義:脛,小腿,肋骨。】瘍為微【=癓】,腫足為尰。』」(《詞源》)嶽麓書社《白話四書五經》翻譯為:「爛了小腿又腫腳。」
尥(尦):「《說文》:『行脛相交也。』《六書故》:『今人謂筋骨弱,舉足不隨為尥。』」(《康熙字典》)
按《集韻》「行不進」和《康熙字典》《說文》「行不正」的解釋,「尷尬」的本義應該是因腿疾而走路不穩的樣子。由此引申為「行為不正,鬼鬼祟祟」。《詞源》援引例證:
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這個開酒店的漢子又尷尬,也是鬼了。」《二刻拍案驚奇》(六):「後來見每次如此,心中曉得有些尷魀。」
這兩種詞義現已不用,至於本文首段的兩個「尷尬」應該都是後起義。「尷尬事」指「處境為難或棘手難處理的事情」,這是現代漢語的一個常用義。如《雍熙樂府》(十二)【行香子】「名利貪婪,世事尷尬,空使人白髮髧鬖。」「尷尬」也引申為「不三不四,左右不是、沒有着落」,如「我們不能不正視漢語的尷尬地位。」它的另一個常用義屬方言,指「神色、態度不自然」,「老師頗為尷尬」一例即是。
現代漢語方言中比較接近古漢語的蘇州話中「尷尬」讀為「gān gà」,保留了古音,《唐韻》的注音就是「古拜切」。從這個注音的角度,我們再看兩例:
《朱子語類"四七"論語二九》:「便是世間有這一般半間不界底人,無見識,不顧理之是非,一味謾人。」
宋吳泳《鶴林集"二七"答家本仲書》:「又思向來講學,只是半間半界,無詣平實處。」
這兩句中的「間界」,蘇州話就是讀作「gān gà」,其實就是「尷尬」,《詞源》:「間界,今通作尷尬。半間不界,也作半間半界:不深刻,膚淺不徹底。」《紅樓夢》有例,第四十六回「尷尬人難免尷尬事」中,那個「尷尬人」——為保地位諂事賈赦幫這個頗有些春秋的老公向賈母討她「離了她飯也吃不下」的大丫頭鴛鴦為妾的那個邢夫人。
參考文獻
- ↑ 尷尬的解釋懂視
- ↑ 尷尬是什麼意思_尷尬的解釋_漢語詞典詞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