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镇故事十九(居仁堂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小镇故事十九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小镇故事十九》中国当代作家居仁堂主的散文。

作品欣赏

小镇故事十九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值得怀念的。即便是在动荡年代,那也是大人们的事。更何况我们有房了,父亲有工作,母亲做家务,鸡鸭成群,猪喂有两头。每个月有肉票糖票等供应。拿着粮本到粮站可以买米。但小镇上的我们并不是什么都不干。

那时候,凭粮本购粮。供应的粮食紧紧张张,如果有客人住几天就会发生粮荒。何况我们家客人不断。老乡们一来,短的住三五天,十天半个月,长则住几个月。来客人总要管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自己勒紧裤带外,就是买高价米。小镇四周是乡村,有些农民家里有余粮,却缺钱,就悄悄的提着米到镇上卖。卖米违法,只能暗中进行。

父亲曾为了多收入些米,到公安县的都府堤修大堤。在那里拉石头,除了给钱,还发米。父亲在那里拉了半年的石头。几个月没有回家。

当割稻子时,我们会到稻田里捡稻谷。

那天早上,天刚刚亮,姐姐就叫醒我去捡稻谷。我们来到小镇西边的稻田里。稻谷割倒一半了。幺妈正在田里捆草头。即捆稻谷。捆好的稻谷立在在稻田里,男人拿着钎担,一头扎在草头上,用胳膊肘往上一挑,再将钎担的这一头扎时另一个草头上,双手来回倒腾几下,一担稻谷就放在肩膀上了。然后高叫着啊嗬嗬嗬……地挑往打谷场。我们捡稻谷时,只要稻谷捆好了,掉在地上的稻谷就可以捡起来归我们。幺妈看见我和姐姐在那里捡稻谷。她在捆稻谷时,故意用脚踩下一小绺。幺妈把稻谷捆立起来后,幺妈一扭脸,我们就是飞快跑过去,把掉在田里的稻谷捡起来。

割稻谷时,很多的露水。田里也很烂,有的田水没有排完,一踩,脚就陷进去。多数时间我们都是赤脚去捡稻谷。捡够一把,手握不住时,就用所捡的稻草长的几根当做腰(音)子,把稻谷捆扎起来,放在稻田更上,然后再去捡。

从早上捡到太阳出来,大约八九点钟我们回去时,所捡的稻谷我和姐姐两只手都抱不过来。大人说小孩子没有腰,其实,捡一早上稻谷,腰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捡回去的稻谷,摊在地上晒干,然后用棒棰将稻谷捶下来晒干。每年我和姐姐能捡几百斤稻谷。几百斤米是很解决一些问题的。

有时候,我摸着我右手背上的一块伤痛,会暗暗发笑。

小镇上的男孩子似乎都有过钓鱼的经历。

家前家后都是水塘,里面以鲫鱼吊子为主。团鱼当然也是少了。郎母子也挺多(一咱长不太大,三指长,特别狡猾难钓的鱼。)放假或星期天,我们总是相约去钓鱼。最希望去的地方是太湖港。十公里左右的路程,没有任何代步工具,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稍远了些。但我们还是决定要去。

头天下午,我们在粮站后面挖蚯蚓。我用铁锹在前面挖。后面铁柱用挖锄在刨。当我用力向后搬动铁锹时,右手一疼,我一看鲜血直流。铁柱的挖锄刨在我的手背上。急忙往卫生院跑,好在没有伤筋动骨。第二天的钓鱼也没去成。

母亲并不支持我们钓鱼,怕我们掉进水里给淹死了。母亲明知道我们会狗刨,一般的堰塘里淹不死我们。一个鱼钩五分钱,三米尼龙线也几分钱。但母亲就不给我们这几分钱。为了攒这几毛钱,我带着大弟捡废品卖。

铁业社后面有个垃圾堆,这是铁业社的专用垃圾场,每天下午总会把煤碴等垃圾倒出来。我们早早等在那里,垃圾倒出来时,我们就抢里面的废铁块。再就是到别的垃圾场中捡废布,牛角等,然后到供销社的废品收购站去卖。筹得三五毛钱就够用了。只买钩和线,浮漂是用捡来的鸡毛做的。铅坠用的是牙膏皮。钓竿更简单,到同学的竹林里砍一根就行了。

不过,我还是做过一个三套筒的钓竿的。用水竹做第二、三节,用实竹做最末梢的一节。多数时间还是扛着一根长竹子,把钓线缠绕在竹午上。

我家在路边。每逢星期天,天还没大亮,不断有自行车从门前经过,经过时听得到呼呼啦啦的声音。这是自行车在砖碴路上颠簸时,鱼竿发出的声响。特别羡慕他们骑着自行车,钓鱼时穿着齐腰的皮裤,站在水里面钓鱼的样子,特帅气。他们的装备都是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太湖港对我们的诱惑太大。那里的鲫鱼也太大。一条大鲫鱼一、二斤。太喜欢人了。

到太湖港钓鱼,中午回不来。也没有吃的带。饿了就在田里偷萝卜吃。

那天我和大弟弟去太湖港钓鱼。回来时大约是下午三四点钟。我们走到沙冢时,看见父亲迎面过来。而且是骑着自行车来的。我晓得这是专门来接我们的。

父亲今天没有出门。他借黑子叔正在修的自行车来接我们。

那时候,小镇上自行车太少。常见的是邮电所里送报纸的绿色自行车。自行车三角架下还系一个绿色的细帆布包。送信的邮差骑着自行车进进出出,是小镇上的一道风景线,绝对拉风。

父亲把大弟弟抱上自行车前梁上坐好,让他扛着鱼竿。父亲骑上后,让我跳到后衣架上。从没有坐过自行车的我,无论如何跳不上去。试跳一下,父亲的自行车就晃动一次,后来想屁股朝后跳不上去,就先趴上去,然后再转头坐起来,于是就把肚子趴在后衣架上。可趴上后无论如何也转不头来。身子横着无法转身。不得已又跳下来,接着屁股朝后跳。再跳两不跳,父亲掌不着车把了,一下骑进路边的田里。好在田里没种水稻。自行车没坏,人也没事。那时候,父亲的骑艺也不行。没办法,我就跟在父亲的自行车后跑着回来。

钓鱼钓得最多的一次应该是钓黑鱼。夏天,黑鱼浮在水面一动不动。我把小青蛙挂在鱼钩上,放在黑鱼嘴巴前面,黑鱼吧唧一下,冒几个泡泡,一甩,准上钩。有一次我就钓了好几条两三斤重的黑鱼。在草窝里钓黑鱼籽,跟着小黑鱼钓大黑鱼,我都钓过,均有收获。

最有意思还是钓团鱼。开始跟着黑子叔,把十几只死青蛙扎在一起,扔在塘边。在塘边用树枝和青草挡着人身,中间留一个小洞,好观望。一条用自行车条磨尖,捏一个小弯成钩,绑在一根木棍上。将钩放在死青蛙旁边。然后就静等团鱼前来。最先有一只小团鱼远远地冒出水面,等一会儿,一只团鱼前来吃死青蛙。据行家说,第一只是不能钓的。这是侦察团鱼。吃一会,这只团鱼就扎入水中离开了。一会儿大团鱼就来了。团鱼吃死晴蛙时是闭着眼睛的。当吃得正欢时,悄悄把钩放在团鱼的脖子处,团鱼受惊,脖子一缩把钩也带进去了。只用提钩,十拿九稳。据说,这样的钓法可以把一个堰塘里的团鱼钓干净。

我也试过,可一个也没有钓到。手艺不行。

真正让团鱼稀少的是打团鱼的。都是荆沙人干的。城里人太精明了。打团鱼枪极像海竿。丝线上绑一串钩,线的最前端有一圆铅球。当发现水里有团鱼时,甩钩击发。三点一线。人、鱼、铅球。然后急速搅动手柄,把团鱼拉上来。串钩会钩着团鱼的软裙边。当然这是要练习的。这样的手法太厉害了。高手一天能打几十斤团鱼。

[1]

作者简介

刘文俊。一九五六年生人,文学爱好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珠海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