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水仙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琉球水仙宮位於臺灣屏東縣琉球鄉本福村中山路223號,是一座主祀水官聖帝(水仙尊王)的廟宇[1]。
水仙宮為一兩層樓建築,其中一樓門前有兩付對聯:「水患神州一日治平功在世;仙居寶島千秋靈顯澤於民」、「水可施恩梅媲五靈開五福;仙能濟世竹栽三島報三多」,廟方人員表示為當初宮廟重建時,主神水官聖帝(水仙尊王)扶乩時所寫。
緣起說明
㈠溫府千歲、海防聖帝、水官聖帝:
- 1946年(民國35年)七月前,東港人氏林列先生(鄉里敬稱「列伯」),原居東港,經營木材行,早期琉嶼上有造船廠數家,列伯往來東琉兩地營業,夜則與船廠工人、鄉親聚談於蔡清誥先生(鄉里敬稱「誥伯」)宅邸大院,一日「列伯」提議,不如借「誥伯」大厝開設鸞堂,奉東港東隆宮溫府千歲為主神,立壇濟世(琉球溫王壇),眾人覆議後即安置溫府千歲香火乙座,為神服務,為民辦事。
- 昔日東港東隆宮水仙尊王(水僊尊王)金身之裝土剝落,故請至佛具店重新粉面裝修,恰巧琉球溫王壇信眾常至該佛具店,溫王壇信眾見其金身數次後頗為投緣,故琉球溫王壇眾人便請示水仙尊王(水僊尊王)是否願至琉球鄉興基,獲水仙尊王(水僊尊王)首肯後,因「列伯」與佛具店熟識,故整修完後,琉球溫王壇眾人便歡喜恭請水仙尊王(水僊尊王)至琉球鄉,水仙尊王(水僊尊王)至琉球鄉後扶鸞時降駕報稱水官聖帝,眾人恭奉為主神,不久後東港東隆宮即通知要迎回神像,風聞此事諸生個個皆有憂色,於是諸生齊眾置香案虔心祈求水官聖帝,不久,水官聖帝降乩問諸生是否信心堅定,要留祂在此興基受眾人萬年朝拜,眾人異口同聲無不應是,水官聖帝便交待當東港廟方來迎請時,當列為上賓好生款待,待東港廟方離開後,水官聖帝即指示已決定要在琉球鄉興基,眾人即雕刻金身,扶鸞時駕稱海防聖帝,並指示已請回東港之水官聖帝已經請旨要在琉球鄉興基,需再雕一尊金身,此外祂是前來輔佐水官聖帝救世的,之後再雕一尊金身,扶鸞時駕稱水官聖帝,自此便以水官聖帝為主神,海防聖帝及溫府千歲為副主神,開始濟世勸善。
㈡劉部大帝:
- 有一從臺南來琉球鄉工作的人陳恩,因以黏錫為業,故人喚「老黏錫」,聽聞水官聖帝辦事靈感異常,便囑眾人若逢水官聖帝濟世,通知他前往,自此「老黏錫」便常跟隨水官聖帝,看祂濟世救民,某日「隆和堂」手輦問事時,忽有一神聖報頭銜為劉部,欲協助水官聖帝在此處濟世,劉部大帝在「隆和堂」濟世一段時日後,希望諸生能為祂雕刻金身,人告知「老黏錫」此事,「老黏錫」回說應回臺南劉部祖廟取香火回來,於是王贊(本名王天從,經營造船廠,人稱贊伯,曾任三隆宮王船組組長)、蔡進添(人稱添仔)便和「老黏錫」共同前往臺南迎取劉部香火,惟因諸般耽擱而遺忘此事。
- 一段時日後劉部大帝問起:「為何金身之事遲遲未理?」,眾人才猛然憶起此事,但事隔許久,當初迎取之香火早已不知在何處,當事人年歲已高,王贊及添仔對當初廟宇之印象早已模糊,只好再由王贊、添仔及曾幾法先生等人前往臺南,憑著模糊的印象海底撈針似的,四處尋找奉祀劉部大帝的廟宇,某日在廟前詢問一位老婦人,婦人指點他們到廟附近佛像店詢問,佛像店師傅說道:這條巷子後有間主祀保生大帝的廟宇,內有奉祀劉部大帝,眾人繞經巷道,抵達廟宇後,王贊及添仔即確認該處正是當初來迎取劉部大帝香火之廟宇(臺南元和宮白龍庵),一行人因此得以順利取回香火,於1951年(民國40年)左右,安置於劉部大帝金身內。
廟宇沿革
㈠溫王壇時期:
1946年(民國35年)七月前,東港人氏林列先生(鄉里敬稱「列伯」),原居東港,經營木材行,列伯往來東琉兩地營業,夜則與船廠工人、鄉親聚談於蔡清誥先生(鄉里敬稱「誥伯」)宅邸大院,一日「列伯」提議,不如借「誥伯」大厝開設鸞堂,奉東隆宮溫府千歲為主神,立壇濟世(琉球溫王壇),眾人覆議後即安置溫府千歲香火乙座,為神服務,為民辦事,後歷經東港東隆宮水僊尊王恭請至琉球興基及東隆宮迎回東港事件,即奉水官聖帝為主神,海防聖帝及溫府千歲為副主神,開始濟世勸善,「列伯」亦以擅長之道術、符法襄助水官聖帝行醫拯民。
㈡隆和堂時期:
1946年(民國35年)十月十三日吉辰將鸞堂命名為「隆和堂」。
㈢水仙宮時期:
- 「隆和堂」在鸞生日見增加後,諸生深感壇內空間狹窄,故於1949年(民國38年)十月變更壇規,將「隆和堂」改建於琉球鄉琉球段一之一號之土地,並改名為「水仙宮」,已受諸生之永敬,並由諸生開會、集議、策劃、捐獻而興建,至1950年(民國39年)十二月竣工。
- 1977年(民國66年)八月提經信徒代表大會決議通過,策畫捐輸漁船與信眾芳名,另登錄在樑籤及石碑,以表謝忱,即予興工改建,二層廟宇,下層供奉五福大帝,五尊為鎮殿主神,上層供奉水官聖帝、海防聖帝、溫府千歲三尊為鎮殿主神,並建造王船兩艘鎮守,上層廟內左邊以供信徒之崇拜,擇定於1979 年(民國68年)六月八日舉行進廟典禮,以焚香虔誠,而達信徒(漁民)之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