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樽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樽港 |
---|
图片来自小樽市 区域 5,704 平方公里 |
小樽港(日语:小樽港/おたるこう Otaru Ko)是一个位于日本北海道小樽市的港湾。港湾管理单位是小樽市。在日本港湾法上,小樽港被指定为重要港湾[1]。在港则法上,小樽港则被指定为特定港。
概要
小樽港作为日本海一侧的集散基地港发挥著重要作用,以北海道政治经济中心札幌等北海道中部地区为背景区域。 著石狩煤田的开发,1897年手宫和札幌之间的铁路建设使主要港口发展成为煤炭运输港口,自1902年开通以来,它于1997年在北海道庆祝了它的100周年。作为北海道的开发基地发展至今。
此后,由于战后经济控制和贸易区的丧失,被迫暂时减少能源,但由于1948年恢复贸易,并开通了到[新潟]]、敦贺、舞鹤的长途货运1965年代,港口处理的货物也逐渐增加。1997年,胜内码头建成(改建)-13m大型码头,允许大型粮食船舶进港,但预计到中部地区的货运成本将降低,供应稳定。
此外,作为滨水区的维护,主要港口于 1990 年开始运营码头,并正在努力进行维护,例如小樽筑港站周围地区的重建,例如利用运河的绿地,以及 1999 年的关税法2011年庆祝开港100周年,被选定为日本海一侧的基地港口(外国游轮(回程观光游轮)),并有望继续利用累积的端口功能。
作为外贸航线,2002年开通了与中国的集装箱定期航线,2013年开通了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RORO定期航线。2015年,集装箱航线的重组改善了港口服务,除了上海之外,还直接连接了青岛和大连。
历史
- 1897年在色之内村开工建设石码头,第7年竣工。北海道开发委员会手宫村木码头
- 1887 年,广井勇制定了第一个小樽港口建设计划。
- 1891年完成北防波堤1,289米(小樽港建设第一期)
- 1902年被指定为对外贸易口岸(开放)
- 大正12年运河1324米竣工
- 1951年(1月19日)被指定为重要港口
- 昭和 28 小樽市成为港口管理者
- 1970 小樽和舞鹤/敦贺之间的渡轮服务
- 1985 县道港湾线建设完成第一条运河的部分填海工程
- 1990 小樽港码头开始运营
- 1991 中区重建项目启动
- 1994 日本Lofery试运行
- 1995 小樽至科萨科夫间日本-Rofery航线开通(暂停8年)
- 1996 开通小樽~霍尔姆斯克的日本轮船航线(停航9年),小樽~敦贺(新日本海轮渡)航线投入运营。
- 1997 重新开通小樽至科萨科夫的日本-Rofery航线
- 1999 筑港临海公园部分运营,小樽开港100周年
- 2000 重新开通小樽和霍尔姆斯克之间的日本-Rofery航线,启动港口城市码头-14米码头,(临时-13米)(中心区重建项目)
- 2002 小樽~敦贺轮渡航线(新日本海轮渡)暂停(9月),小樽~中国定期集装箱航线开通(9月),小樽~霍尔姆斯克日本轮渡航线的停靠港增设wanino
- 2003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投入使用(11 月)
- 2004 小樽-霍尔姆斯克客运航线开通(6月),小樽-舞鹤航线开通超高速渡轮(7月),小樽港中转线平矶岬新航线开通(7月)
- 2005 小樽港实现40,000艘外国船舶注册(7月),暂停小樽-霍尔姆斯克-瓦尼诺之间的日本-Rofery航线(8月)
- 2007年小樽-中国定期集装箱航线每周两次
- 2008年小樽-中国定期集装箱航线每周一班(重组为东南亚合作航线)
- 2009年斜坡式沉箱生产场入选“土木工程学会评选的土木工程遗产”
- 2011年被选为日本海一侧的据点港(海上巡游)
- 2013年小樽至符拉迪沃斯托克RORO定期航线开通
- 2015集装箱航线重组(除上海外直达大连青岛)(11月)
港口现状
小樽港现在有两条日本国内的定期客运渡轮航线,分别是小樽和舞鹤之间的航线(每日运航),以及小樽和新潟之间的航线(除礼拜一外每日运航)。此外小樽和敦贺之间还有只在特定日运行的航线。在货运方面,小樽港自2002年9约开始运行小樽与中国之间的定期集装箱航线。
而在港口设施方面,小樽港现在有六个主要码头,分别是港町码头、第二号码头、第三号码头、中央码头、胜纳码头、色内码头。2012年,小樽港的货运进出口量达1124.7万吨。小樽港内的贸易以日本国内贸易为主。除了供大型货船和客船停留的码头之外,小樽港内还有供游艇等小型船舶停靠的码头。小樽港的游艇码头位于港口区域的南部,可停靠300艘游艇,是北海道第二大游艇码头。小樽港也有渔港的机能。小樽市内的渔港中,高岛渔港区即被划入小樽港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