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壽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壽姓是一個 多民族 、多源流 的古老姓氏群體 , 其姓氏來源多種多樣。

一起源於春秋時期,出自姬姓。二為彭祖之後。壽是個稀有的姓。據《風俗通》一書的考證,可能是吳王壽夢的後代。吳王壽夢是春秋末期一度稱霸諸侯的吳國傑出之祖,是周朝初年吳國之主周章的十四世孫。壽氏後人尊壽夢為壽姓的始祖。

壽(Shòu 壽)姓源出

源流一

周太王子仲雍的曾孫名周章,居於吳。周武王克商以後,遂封其地,建立吳國,為周朝附庸。周章十四世孫壽夢主吳時,國勢強大,稱吳王,與楚國爭抗,故春秋時吳國自壽夢始。壽夢的支庶子孫,有的以祖先名字為姓,形成壽姓。

壽姓出自姬姓:春秋時候的吳國,起先很弱小。後來,一個叫壽夢的人做了國君以後,治理國家有方,加強了吳國和中原的交流,並且兼併了周圍的幾個小國,使吳國漸漸強大起來。而壽夢自己也自稱吳王。此後,吳國的公族中有的以壽作為姓氏,稱為壽氏,是今天壽姓的起源。要了解壽氏家族的這段光榮淵源,先得從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稟說起。古公稟父見周文王姬昌呱呱落地時,天有瑞兆,便認為周文王必是興周之人,對他寄予厚望。他的長子泰伯和次子仲雍,為了使父親的希望能夠達成,把家族的基業順利傳給周文王,兄弟二人就雙雙紋身斷髮,跑到南方的所謂荊蠻之地躲了起來,打算默默地度過一生。沒想到他們的崇高人格,竟深深感動了當地居民,有1000多戶人家自動地追隨他們,在南方開創了另外一番了不起的基業。長久以來,泰伯被奉為南方吳氏的開姓始祖。而壽氏的先祖周章,便是仲雍的後裔。

源流二

《路史》載:彭祖後有壽氏。相傳上古時候有位叫彭祖的人,是有名的老壽星,活了八百多歲,他的後代有的為了紀念他,就取壽字為姓,於是形成了另一支壽姓。壽姓望族居京兆(今陝西省長安東)。其為彭祖之說者,以其享年壽之永而為姓,固誕而不足信 ",傳說彭祖活了兩百多歲,他的後代子孫為了紀念他 的長壽便 以"壽"為姓。因史 籍《路史》中提及 壽姓源於彭 祖,所以這種壽姓由來的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但這種 說法 明顯 帶有濃厚的傳奇色 彩 , 在 當下看來顯得荒誕不足信。

源流三

公元1127年,"靖康之難"事件致使北宋滅亡,浙江壽氏祖先壽(改)勝南遷臨安。公元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而後壽勝的曾孫"澤公"尚宋寧宗順安公主為駙馬,澤公有幸與南宋王朝的公主成婚被封為咐馬,成為南宋皇室的成員,位爵縣公並賜姓壽,浙江壽氏從這時開始。此後壽勝一族"食采齡暨 "即食邑為諸暨,諸暨便成為壽勝一族的封地。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亦稱博爾機錦氏、包結慮駝氏,源出元太祖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後裔,通古斯語為"Bordijijint",也就是蒙古族著姓孛兒只斤氏,世居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錫喇木楞(今內蒙古東部克什克騰旗西喇木倫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帶)、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克魯倫(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克魯倫河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呼倫貝爾(今內蒙古海拉爾)、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阿巴噶(今內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鎮)、巴岳特(今山西天鎮、陽高邊外)等地,後多冠漢姓為包氏、鮑氏、博氏、李氏、陸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壽氏、康氏等。該支蒙古族壽氏始祖為清太祖佟•努爾哈赤的繼大妃壽康太妃,蒙古科爾沁郡王博爾濟吉特•孔果爾之女。壽康太妃長壽,但在後金天命、天聰、崇德、順治等年間一直默默無聞,直到後來康熙大帝即位,尊封這位庶曾祖母為"皇曾祖壽康太妃",其族瞬間榮耀。壽康太妃在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逝世,其後在蒙古科爾沁部的族人中,多有以壽康太妃的封號為漢化姓氏者,世代稱壽氏、康氏至今。

⑵.蒙古族巴顏圖氏,通古斯語為"Bayintu",世居克魯倫(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克魯倫河流域),所冠漢姓為巴氏、胡氏、壽氏等。該支蒙古族壽氏始祖為巴顏圖•壽成,滿洲蒙古正白旗人,原在吉林駐防,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農曆2月隨從都興阿征討天平天國,在安徽黃梅陣亡,追贈世職,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的諧音漢字為漢姓者,稱壽氏至今。

⑶.蒙古族克勒德氏,亦稱克里葉特氏,通古斯語為"Kelde",漢義"烏鴉",世居巴顏烏喇(今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白音烏拉),後多冠漢姓為海氏、壽氏等。該支蒙古族壽氏始祖為克勒德•多克隊,滿洲蒙古鑲白旗人,世居巴顏河畔(今黑龍江雞西大石頭河),明末清初隨軍征明,授雲騎尉,其子克勒德•壽柱世襲其職,在清康熙年間參加了征討吳三桂、準噶爾等著名戰役,因功授雲騎尉,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的諧音漢字為漢姓者,稱壽氏至今。

源流五

源於媯姓,出自清朝末年黑龍江將軍壽山,屬於避難改姓為氏。壽山,公元1860~1900年,傳說他原名袁眉峰,是明末著名民族愛國英雄袁崇煥的第七世孫,滿州漢軍正白旗人,著名清朝末期將領、抗俄英雄。

得姓始祖

吳王壽夢(姬乘)、壽康太妃(博爾濟吉特氏)、巴顏圖•壽成、克勒德•壽柱、壽山(袁眉峰)。 [1]

郡望

望族居京兆郡(今蘇州)。

京兆郡: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歷朝歷代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時領二十六縣,在今浙江省境內有十八縣。

彭城郡:彭城郡原為西漢時期的楚國所置。漢宣帝地節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國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徐州),西漢朝黃龍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復名楚國,東漢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為彭城國。

堂號

潔素堂:晉代壽良,治《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 》、《穀梁傳》。澡身潔素(時刻清洗自己的錯誤缺點,保持潔白乾淨),官太平府太守,撰秦國內史。李宓問朝廷推薦他,武帝征為黃門侍郎、梁州刺史,遷散騎常侍、大長秋。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