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州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賓州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為賓陽縣縣城,賓陽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信息中心,是廣西四大古鎮之一,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的北部灣地區最大縣城,到2020年,賓陽縣城總人口規劃達到40萬人,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2004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鎮。全鎮面積228.59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人口共計219015人,是廣西人口最多的鄉鎮,全鎮現轄15個社區,33個村委,256個自然村。2009年11月改今名。鎮名為沿用賓陽縣前身「賓州」之名,意為「州內有賓水」。
2019年10月,賓州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1]
經濟
賓州鎮自古商貿繁榮,個體私營經濟和傳統手工業發達。全鎮現有民營企業121家、個體工商戶9000多戶、專業村48個,形成了皮革、魚苗、竹編等特色產業,產品種類繁多,款式新穎,暢銷全國,出口歐美及東南亞。該鎮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多彩,迴風古塔和被譽為「百年中一人才矣」的明代
進士蒙大賚恩榮坊以及炮龍節、游彩架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賓州鎮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要求,以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為契機,按照「幹部帶得活、穩定管得住、工作上台階」的目標,以打造「桂中民營經濟強鎮、工業大鎮、商貿重鎮、文化名鎮」為工作定位,突出以抓項目為載體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工作重點,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2006年,全鎮完成生產總值37.52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94億元,比上年增長44.34%;財稅總收入1.2億元,比上年增長34.16%;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1元,比上年增長19.98%。招商引資項目18個,資金到位1.93億元,獲得全縣三個文明目標責任狀考核第一名,被評為全縣「十佳人民滿意機關」,並獲得南寧市「十佳鄉鎮」榮譽稱號,名列全市各鄉鎮前茅。
行政區劃
全鎮下轄33個村委,15個社區,268個自然村:
臨浦、新城、永武、楓江、興仁、同仁、鎮興、中靖太、建設、商貿城、城中、三聯、南街、仁愛、中和15個社區居委會;蘆圩農業村、新賓農業村、陸村、新廖、寶水、北街、新模、蒙村、顧明、黃盧、國太、蒙田、古城、王明、吳村、六明、碗窯、恭村、六嶺、勒馬、長崗、呇塘、展志、文偉、太鄉、基塘、三韋、七里、六和、河田、中興、德明、南山33個村委會。[2]
歷史沿革
蘆圩造屋建圩於明朝嘉靖年間,距今已有五六百年歷史,開始時是由圩南同仁街頭老樹幾家姓「盧」的人擺粥鋪,粥謀生,鄉鄰百姓稱它為「盧家粥鋪」。後來此地居民逐漸增多,商賈雲集,發展成為圩市,人們便叫它為—— 「盧圩」。
由於建圩初期,有人經常聚眾鬧事,為了縮小影響,避免官府查緝,所以後來當地鄉紳建議將「盧圩」的「盧」改為「蘆」,才形成了現「蘆圩」的名稱。
蘆圩最早成為鄉鎮名稱是在1958年。1959年6月成立蘆圩公社。1960年7月撤。1961年復設蘆圩公社。1962年9月改區。1968年9月改人民公社。1984年8月改鄉之後,賓陽縣內仍有賓州鎮,轄區包括部分縣城。到了1994年,改名蘆圩鎮。2003年3月賓州、新賓2個鄉鎮併入蘆圩鎮,鎮名仍叫蘆圩。2005年7月河田鄉併入。2009年11月改今名。鎮名為沿用賓陽縣前身「賓州」之名,意為「州內有賓水」持續至今。
賓州這一稱謂並非生造,而是有着悠久的歷史。蘆圩鎮轄區內的這塊土地,有史以來一直屬於「賓州」。自唐貞觀五年(631年)設賓州郡以來,賓陽縣城就是郡治所在地,轄區曾包括附近數縣。賓州一名幾經反覆,變更之後很快又改回來,先後持續使用了一千多年。
財政決算
2011年,全區財政工作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指導下,全區財政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財政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13345」發展戰略和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嚴格按照區六屆人大五次會議批准的財政預算收支任務,努力克服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政策、國家和省上重點建設項目稅收減少對預算執行造成的不利影響,挖掘增收潛力,優化支出結構,深化財政改革,全力支持「一城兩園一集團」、城鄉一體化等市、區重點項目建設,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有力地推動了全區經濟社會的提速發展。2011年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77442萬元,占調整預算77413萬元的100.04%,比上年增收15558萬元,增長25.14%。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2630萬元,占調整預算22538萬元的100.41%,比上年增收4678萬元,增長26.05%。全區地方財政決算支出(不含社保基金支出)19780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2.22%,比上年增長23.76%。全區財政一般預算收支決算平衡結果:財政總收入173817萬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263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51868萬元(返還性收入3706萬元、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34995萬元、調整工資轉移支付補助10307萬元、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補助1948萬元、農業稅政策調整轉移支付補助1415萬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收入4784萬元、教育轉移支付補助收入5168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轉移支付收入368萬元、醫療衛生轉移支付收入8839萬元、公共安全轉移支付補助收入2264萬元、農林水轉移支付收入1154萬元、各項結算補助收入5526萬元、專項轉移支付補助69057萬元、企事業單位劃轉補助收入612萬元、化解債務補助收入4萬元、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721萬元),調入資金250萬元,上年結餘-931萬元。當年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73872萬元,專項上解支出425萬元,收支相抵後,年終滾存結餘-480萬元,結轉下年的支出563萬元,年末淨結餘-1043萬元;基金預算收支決算平衡結果:基金總收入26088萬元,其中區級收入20813萬元,上年結餘45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4821萬元;支出23937萬元,年終滾存結餘2151萬元。[3]
所獲榮譽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上榜「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