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实际禅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实际禅寺,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东北冶父山东部南麓,为唐代伏虎禅师创建,修建于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屡历沧桑,几经兴衰。现为省级重点寺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僧聪再予修建。明代永乐、正统年间,僧兴智、大宁重修。成化、弘治年间,僧方珍、明善续修。清代顺治四年(1647),僧星朗增建石廊、山门及禅堂。咸丰年间,寺遭兵燹。光绪四年(1878),僧如亭、能持、文华募化,并得邑绅吴长庆助资,修建斋堂一间,寮房十余间。

实际禅寺共三进,大殿面宽18.46米,通进深12.55米。天王殿,山门在1988-1989年由群众集资修缮。天王殿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大雄宝殿”四字,出自赵朴初手书。

中文名:实际禅寺

地理位置:安徽省庐江县东北冶父山麓

景点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景点: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

修建年代: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

修复时间:1993年

历史沿革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由伏虎禅师择山南麓,建殿宇寮舍,起初定名“冶父寺”。伏虎禅师开山时,冶父寺占地10亩,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方丈室、藏经楼等,房屋200余间,山场1500亩,租田800石。

天复二年(902年),伏虎禅师开毗尼法坛,受戒弟子800多人,号称千僧,故称江北十方丛林,又有江北小九华之称。宋初敕建的大雄宝殿,高17米,上悬铎,下布砖,殿寮宏敞,楼阁参差。宋太祖赐额“实际禅寺”。寺内还有藏经楼、弥勒殿、山门、方丈室、禅房、客房、戒房、云水房、香积厨等。

宋仁宗景祐年间(1034年—1038年),县人请道川禅师来为住持。道川禅师便迁庙址于东麓(即今址),改建大刹。至九庵岩禅师(第五代)修葺一新。

宋高宗南渡(1129年),定都临安(杭州),其间,战争不断,屡经兵燹,寺宇颓废。到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由通元(第六代)、无隐机(第七代)二位禅师重新振兴。

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遭火灾,正寝被毁。无闻聪禅师(第十代)自己出资重建,并造大殿,塑诸佛像,金碧庄严,万众咸仰。

元朝末年,寺宇又废。明永乐间(1403年—1424年),智兴禅师(第十一代)和大灵禅师(第十二代)相继重修。

弘治以来(1488年—1505年),方珍(第十三代)、明善(第十四代)二位禅师续修。

明万历间(1573年—1620年),县绅士朱来远捐金三千,改造大殿,高17米多。明末遭乱,寺废僧散。

顺治三年(1646年),以县令周迓祚为首,偕县绅等一些社会名流到九华山请明进士星朗禅师来为住持。第二年,星朗禅师到寺,着手修庙招僧,百废俱兴,一时改观,号称中兴。二百年间,屡加修葺。还在寺前建了三道山门。

咸丰丁已(1857年),太平天国革命,寺庙全毁于战火。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常明禅师(第十二世,洞山39世)独立重建大殿。

民国6年(1917年),常明禅师又建毗卢殿。到民国18年(1929年),许多庙房年久失修而倒塌,僧尼减少。

抗战期间

抗战期间,日军飞机炸毁部分寮房。

建国后,实际禅寺有房屋40余间,僧尼仍在庙宇庵堂从事正常佛事活动。

1953年,实际禅寺先后改作庐江县农场、苗圃、林场。大雄宝殿和寮舍住房陆续倒塌,原来所有建筑设施只剩下毗卢殿和部分寮舍,僧人走散和下山还俗。

1993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落实宗教房产政策精神,决定苗圃迁出,恢复古刹实际禅寺。重建的大雄宝殿高21米,长26米,宽20米,须弥座高2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四周竖立26根天青石雕刻龙柱,每根龙柱高5.5米,直径55公分。大殿正门须弥座斜坡镶嵌一方天青石龙道,长3.3米,宽2.8米,重约3.5吨,刻浮雕图案二龙戏珠。复建后的实际禅寺内供奉西方三圣、四大金刚、十八罗汉半边天临空而立,形似天庭。雕刻的龙凤、花鸟近千样,菩萨500余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是重建后的实际禅寺最主要的仿宋建筑,为华东之最。

寺院景观

始建于唐,重修于宋,梵宫宏大,甲于江淮,鼎盛时期,受戒和尚千余众。后因几经兵乱,履修履毁,现重建的大雄宝殿高21米,长26米,宽10米。复建后的实际寺金碧辉煌,气势宏伟。寺内供奉西方三圣、四大金刚十八罗汉等菩萨500余尊,半边天临空而立,形似天庭。精雕细刻的龙凤、花鸟近千祥,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左右有两口古井,名双眼泉,相传此地形如雄狮,泉乃狮眼,不可填废,一经填废则住人多患疾病。院后有泉,名彀壶泉,汲水仅足一壶,又秒一壶泉,泉水不溢不竭,清澈甘洌,最宜烹茗。另传泉水取之洗眼,可以明目,实际寺前有万工池,池面数亩,水清见底,《冶父山志》有记载,但不知何年开挖,据说当年挖池时费工万个,古取名“万工池”。实际寺前廿步生长古榉两株,树高数丈,胸围九尺,枝叶繁茂,宛如华盖,相传是清顺治年间实际寺住持星朗和尚所栽。万工池左侧有桥,名星公桥,传此桥亦是星朗和尚修建,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初,建大雄宝殿,高五丈,上悬铎,下布砖,殿寮宏敞,楼阁参差。共占地十余亩,建有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房屋等二百余间,山场一千五百亩,租田八百石。弥勒殿、山门、禅房、戒房、云水房、香积厨等。

由实际寺遗址石径上行50米有桥,四周绿树翠竹成荫,桥下溪水叮咚,昔日寒松禅师游经此处,见绿树芳草之中[1],清溪几转穿桥而去,以“转翠”作桥名,沿用至今。转翠桥左侧山坡,修竹百余亩,亭亭玉立,微风吹过婀娜多姿,媚态宜人,尤如少女翩翩起舞,情趣盎然。

周边景点

实际禅寺

白云禅寺地处庐江县西南部、与舒城县、桐城市接壤的汤池果树村境内,建于海拔332米的山峰,又称二鼓峰。白云禅寺原名白云庵,据考证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僧妙宁建。寺内有藏经阁、撞钟楼、千年海棠、八卦井,房舍99间半;有回廊及大雄宝殿,主佛数百,高矮不等,神态各异。但可惜均毁于战乱。1978年,果树村公社群众在寺内发现一块破碎的石碑,为大清乾隆二十五年的“白云庵重修碑记”。1988年原果树茶厂重修白云庵,从山脚修筑999级台阶至山顶,并建四合院寺庙。1998年,庐江县汤池镇政府会同县宗教局、佛教协会,聘请九华山观音寺住持释宏成法师来此重建,更名白云禅寺,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及七层卧佛塔、寮房、放生池等,从山脚至山顶3公里长的上山公路便是那时修筑。

寺内五绝

白云禅寺所处的二鼓峰有五绝:一绝古银杏。寺前三株银杏树直冲云霄,排成一字形,树高17米,粗4米,属雌性,经专家鉴定,树龄在600年以上,人称“林海寿翁”。历经千年沧桑枯荣有序,如今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为县重点保护文物。二绝古井泉。此眼井泉是白云寺生命泉,水清莹,呈淡蓝,久旱不涸,久雨不盈,饮久微甜,泉水常见颢霞,清新透逸。三绝云铺海。白云翻腾,群峰如桅,徐徐而动,特别是雨后天晴,祥云紫雾,变幻莫测,缥缈而又玄远。四绝名茶白云春毫。因其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由当代著名茶圣陈椽教授亲自研制的名茶“白云春毫”即产于此,白云春毫色泽绿润,汤色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鲜醇,长年饮用,延年益寿,曾获农业部部优名茶。五绝卧佛塔,山顶建有高21米七层佛塔,顶层供奉玉佛数尊,为安徽乃至华东罕见。登塔远眺,合安公路绵延而去,毛主席视察的舒茶“九.一六”茶园清晰可见。

2000年之初,由九华山观音峰住持兼白云禅寺住持、人称“讨饭和尚”释宏成法师和白云禅寺监院释开慧,为保护名胜古迹,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事业,募化重修张良墓,这是一项造福后人、功德无量的大善事。

万振逍遥别院酒店

俗话说“汤池有三宝:名茶、山珍、温泉澡”。其中汤池温泉堪称华东一绝。位于庐江县西部的汤池镇有多处泉眼,自然涌流,不仅热田面积大,水温高达63℃,水量充足;且富含二氧化硅、硫化物和多种阳离子及微量元素等60多种对人体保健有益的矿物质成分,对50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可饮可浴。同时,汤池境内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树珍、石古、崖悬,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汤池风景名胜区”。安徽万振逍遥别院酒店就位于这享有“温泉古镇、名茶之乡”称誉的庐江汤池镇。该酒店总投资11亿元,总占地约5000亩,是安徽省首家按白金五星级标准建造的度假酒店。由于建在出水量最大的汤池温泉1号井上,逍遥别院酒店所有客房都可直接享受到温泉浴,室外温泉逍遥泳池,水温常年保持在30度左右,室内温泉桑拿泡池,水温保持在40度左右,一年四季均可戏泳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万振逍遥别院酒店,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整个别院建筑以四合院为整体布局,配以白墙灰瓦的后汉时期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凸显尊贵典雅。拥有极具品位的各类客房及别墅近百套,每间的客房使用面积均在50平方米以上,并且均带有温泉泡池;各类会议室、餐厅及贵宾接待室可容纳300多人同时会务就餐,并提供高速宽带、机票预定、外币结算等多种服务,另外,卡拉OK、桑拿、棋牌室、室内外温泉游泳池、凉亭式温泉池、大型生态环保停车场、先进的安全监控系统等配套设施也是应有尽有。酒店实行预约式接待,只接待有预约的客人。

泡温泉浴疗健体、益寿延年,特别是秋冬时节由于季节比较干燥,更是泡温泉的绝好季节,泡一泡温泉不仅可以滋润皮肤还能活血化淤。自盛大开业以来,万振逍遥别院吸引了络绎不绝的顾客,已成为合肥周边乃至安徽省内泡温泉的最佳选择。

文物保护

实际禅寺,一千多年来,屡废屡建。一九九三年,县委、政府决定恢复实际禅寺,现已竣工,香火不断。2001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教事迹

一九九五年,伏虎寺第四十三代主持妙山和尚坐化四年后肉身不腐,依照佛教仪规,妙山法师遗蜕进行肉身涂漆装金,建殿供养,让广大香客和游客瞻仰。合肥晚报2006年1月3日讯,在庐江县冶父山实际禅寺内,人们又发现一尊肉体真身。这已是在冶父山发现的第三尊肉身和尚。2005年冬至上午,庐江县佛教协会会长、实际禅寺主持释满成率众僧尼为其举行开缸仪式,发现了这个肉身不腐,袈裟、五官和坐形如同圆寂时一样的高僧。经了解,该和尚法名释永森,祖籍桐城县,于2000年11月圆寂,下缸于实际禅寺往生堂隔壁房中,时年81岁。按照宗教仪规,释永森的肉身将受到装金供奉。

邑人夏俊云有《冶父山实际禅寺重光》诗曰:“青松翠竹绕山门,古寺重光妙境新。多景园前迎远客,万工池上拥祥云。大雄宝殿承唐气,兴旺禅林林邑声。满眼辉煌扬德泽,江淮名胜史长存。”

地方特产

庐江小红头产于庐江县,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其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小而圆,大如钱,正中染一红点,故名。主要用细白面、棉白糖、鲜板油、再加适当比例的桂花、金桔、青红丝、豆粉等原料制成。特点是油糖滋润,甘腴细腻。

中华绒毛蟹,一般每只4两左右,壳略成圆形,蟹螯夹力大,绒毛顺,肉质鲜嫩、松脆。素有水产之乡的庐江县白山镇位于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南岸,距庐城北公里,合肥50公里,合铜公路擦肩而过。境内水域广阔、水质清洌,白石天河直达巢湖。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水产之乡尤以河蟹著称,年捕捞250吨的中华绒毛蟹,一般每只4两左右,壳略成圆形,蟹螯夹力大,绒毛顺,肉质鲜嫩、松脆,是人们桌上难得的美味佳肴,该镇水产养殖水面已达9600亩,镇委、镇政府用足用活经营机制,用优惠的待遇赢得四方开发商的青睐。全镇拥有水产开发大户十余户,镇内建有保鲜冷库四座,容量共2000吨,开辟占地15亩的白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已于98年底投入使用。水产养殖正在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1998年中华绒毛蟹被中国绿色食品检测中心定为绿色优质产品,已远销广州、深圳、珠海、上海、北京、南京、合肥等全国各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味美爽口,香甜无渣。

庐江米线:庐江米线,系优质大米精制而成的,具有色泽光润、柔韧、滑爽、不断条、不糊汤之特性,堪称美食。“正清”牌庐江县米线是安徽省庐江县明清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荣誉产品,选用安徽优质灿米,以传统生产工艺,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精而成。此产品,色泽光润,柔韧爽口,是老少皆宜的无污染绿色食品。庐江米线有:炒米线、汤米线、凉伴米线和油炸米线四种食用方法,风味各异,别具一格,余味悠长,堪称美食,倍受青睐,已远销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合肥等省市,并走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