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丁度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宋史·丁度傳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1]
原文
丁度字公雅,其先恩州清河人。度強力學問,好讀《尚書》,嘗擬為《書命》十餘篇。大中祥符中,登服勤詞學科,為大理評事、通判通州。慶曆中,副杜衍宣撫河東。時江西轉運使移文屬州,凡市末鹽鈔,每百緡貼納錢三之一。通判吉州李虞卿,受財免貼納事覺大理將以枉法論度曰枉法謂於典憲有所阿曲虞卿所違者轉運使移文爾遂貸虞卿死帝嘗問,用人以資與才孰先?度對曰:「承平時用資,邊事未平宜用才。」時度在翰林已七年,而朝廷方用兵,故對以此。諫官孫甫論度所言,蓋自求柄用,帝諭輔臣曰:「度在侍從十五年,數論天下事,未嘗及私,甫安從得是語?」未幾,擢工部侍郎、樞密副使。因言:
「周世宗募驍健,有朝出群盜、夕備宿衛者;太祖閱猛士實騎軍。請擇河北、河東陝西就糧馬軍,以補禁旅之闕。」又言:「契丹嘗渝盟,預備不可忽。」因上《慶曆兵錄》五卷、《贍邊錄》一卷。後二年,衛士為變,事連宦官楊懷敏,樞密使夏竦請御史與宦官同于禁中鞫之,不可滋蔓,令反側者不自安。度曰:「宿衛有變,事關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請付外台窮治黨與。」爭於帝前。仁宗從竦言,度遂求解政事。遷尚書右丞,卒。贈吏部尚書,諡文簡。
度性淳質,不為威儀,居一室十餘年,左右無姬侍。然喜論事,在經筵歲久,帝每以學士呼之而不名。嘗問蓍龜占應之事,乃對:「卜筮雖聖人所為,要之一技而已,不若以古之治亂為監。」度著《邇英聖覽》卷、《龜鑑精義》三卷、《編年總錄》八卷。 (節選自《宋史·丁度傳》)
譯文
丁度字公雅,他的祖先是恩州清河人。丁度努力求學,喜歡讀《尚書》,曾草擬《書命》十多篇。大中祥符年間,(丁度)考中服勤詞學科進士,擔任大理評事、通州通判。慶曆年間,擔任河東宣撫使杜衍的副手。當時江西轉運使遞送文書給所屬各州,凡市場上工商業所用的鹽鈔,每百緡要補貼交納現鈔三分之一。吉州通判李虞卿,接受商人財物後免去他們的貼納錢,事情被發覺後,大理寺將要用枉法罪論處。丁度說「枉法,是指對於國家的制度法令有所歪曲違犯。李虞卿所違犯的,只是轉運使遞送的文書罷了。」於是寬恕了李虞卿的死罪。
皇帝曾問丁度,任用人才時資歷與才能哪一樣優先考慮?丁度回答說:「天下太平時任用資歷深的人,國家邊境未安定時應任用有才能的人。」當時丁度在翰林院已任職七年,而朝廷正在用兵之際,因此他這樣回答。諫官孫甫議論丁度所說的話說,丁度大概是為自己謀求權勢和重用,皇帝對輔臣說:「丁度擔任侍從官十五年,多次論說天下大事,沒有發現他涉及私心,孫甫從哪裡得到這樣的話?」不久,(丁度)被提升為工部侍郎、樞密副使。(丁度)於是說:「周世宗招募勇猛強壯的人,有時早晨出現的許多強盜,晚上便被招撫來充當禁衛軍;宋太祖也招募勇猛之士來充實騎兵。請求從河北、河東、陝西一帶就糧馬軍中挑選一些人,來補充禁衛軍的缺額。」(丁度)又說:「契丹曾經背棄盟約,所以預先的防備不可忽視。」於是又向皇帝進獻《慶曆兵錄》五卷、《贍邊錄》一卷。兩年後,宮廷衛士製造事變,事情牽連到宦官楊懷敏,樞密使夏竦請求御史與宦官共同到宮禁中審問,不能將事態擴大,那樣會令皇帝身邊不安分的人更加不安。丁度說:「禁衛軍發動事變,關涉國家社稷存亡,此事如果可以忍受,還有什麼不可以忍受!請將此事交付外台徹底懲治其同黨。」(丁度)在皇帝面前爭論。仁宗聽從了夏竦的意見,丁度於是請求免除自己的職務。丁度升遷後擔任尚書右丞,後去世。追贈為吏部尚書,諡號為文簡。
丁度性情敦厚質樸,不故作莊重之態,居住一室十多年,身邊沒有姬妾侍奉。但丁度喜歡辯論政事,長年在御前為皇帝講解經史,皇帝常稱呼他為學士而不呼他的姓名。皇帝曾問丁度蓍龜占卜的事,(他)於是回答說:「預測吉凶雖是聖人所做的事,但總的說來不過是一種技能罷了,不如用古代的治亂興衰作為借鑑。」丁度撰述《邇英聖覽》十卷、《龜鑑精義》三卷、《編年總錄》八卷。[2]
作者簡介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3]
阿爾拉·阿魯圖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