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寧古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寧古塔將軍駐地舊城遺址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海長公路古城村,是中國清朝政府設置在盛京(瀋陽)以北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廣大地區的東北邊疆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也是中國古代較為出名的流放地。清崇德元年(1636年),梅勒章京吳巴海監造寧古塔(舊)城。寧古塔將軍的駐地和治所兩經遷移,易地三處,依次為寧古塔舊城寧古塔新城吉林烏喇。 在清朝順治、康熙年間,吳巴海、沙爾虎達、巴海、薩布素等將領統率軍民,多次乘船自海浪河入松花江和黑龍江,迎頭痛擊入侵黑龍江流域的外域入侵者,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 1981年,寧古塔將軍駐地舊城遺址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寧古塔將軍駐地舊城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

文物保護

1981年,寧古塔將軍駐地舊城遺址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寧古塔將軍駐地舊城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崇德元年(1636年),梅勒章京吳巴海監造寧古塔(舊)城。寧古塔舊城雖小但功能完備,而且負有大責任,從清順治年間一批又一批的流人被謫戍這裡,隨之而來的是大批漢人家屬也遷徙到這個小城。城裡住不下,於是又在周圍開闢新的居址,西面就有了蠻子城(今滿城村)和養馬城等,北方人稱關內流人為南方蠻子。 清崇德五年(1640年)以後,寧古塔將軍取代奴兒干都司行使對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管轄權,寧古塔舊城成為盛京以北的保衛東北邊陲的軍事中心。 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代寧古塔將軍府第一任將軍巴海親自監督修建了將軍府新城。 清康熙五年(1666年),寧古塔將軍遷往新城(寧安市境內),寧古塔舊城作為梅勒章京(後為昂邦章京)的駐地歷時30年。 2006年8月18日,黑龍江省寧安市一建築工地挖出了一個殘斷的木製門柱和一段青磚牆,寧安市文物部門初步判斷,門柱和青磚牆很可能是清代寧古塔巴海將軍府的門柱和城牆。現場挖出的門柱已經殘斷腐蝕,青磚牆是雙層的,中間夾有熟土,基部已經斷裂。整段城牆底寬4米,頂寬3.5米,厚近2米。

遺址特點

寧古塔將軍駐地舊城遺址位于海林市長汀鎮境內,寧古塔將軍的駐地和治所兩經遷移,易地三處,依次為寧古塔舊城、寧古塔新城、吉林烏喇。 [4]城西北面是較為出名的海浪河,水不多、河面也不寬。寧古塔將軍駐地舊城遺址與民房相伴左右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立在路邊。石碑的後面有株二百多年的老榆樹,枝虬干老歷盡滄桑。寧古塔城北面和西面城牆高出地面4~5米、底寬7~8米的土牆,全為土築夯實。而西面南面的城牆已不見蹤跡。寧古塔舊城的土城很小,流人們稱之為石城,築城時牆底壘石為基,由黃土分層夯築,每個間層還橫墊小圓木棍。這個城是正方形的,每個邊長為171米,城內面積2.9萬平方米。

寧古塔將軍駐地舊城遺址詳情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海長公路古城村

© 2024 Baidu - GS(2023)3206號 - 甲測資字11111342 - 京ICP證030173號 - Data © 百度智圖 寧古塔將軍駐地舊城遺址

主要景點

牡丹江海浪河的南岸,將近海林市長汀鎮的古城村中一座臨河的小山就是寧古台,與寧古塔將軍駐地舊城遺址相鄰。腳下坍塌後裸露的礫石,遠處的寧古塔舊城遺址都隱沒在一片稠密的民房中,遠處的滿城南山「圓如乳頭」,「抱官道而西向」,是寧古塔舊城驛路的標誌——官道山。寧古台前,一座厚重的花崗岩石碑靜默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古塔將軍駐地舊城遺址寧古台遺址。

歷史文化

藝文 清朝政府在這裡設置了寧古塔昂邦章京(滿語「將軍」的音譯),屬於清朝正一品的武將,是當時東北兩大行政區級別最高的地方官員之一。據史料記載,寧古塔將軍負責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事物。張縉彥在《石城》一文中寫道:「凡錢糧聽斷,皆出其中;朝廷有詔旨及軍令,皆於是宣讀;府部調發工匠及遣發遷謫者,皆於是稽察;解進參貂,或遠夷朝貢,皆於是奏報。 張縉彥曾任明朝兵部尚書,在其的《游寧古台記》中,記述了幾位寧古塔流人同游寧古台的故事。當時方拱乾(號坦庵)的族人集資認修北京阜成門的城樓,為其贏得了自由,即將南歸故鄉。張縉彥有「登高之興,乃邀坦庵同游」。在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的陰曆九月初四,「天氣稍和」,張縉彥約「同志者十有八人,各載酒肴,出自東郭,指寧古台而登焉。」大家「系馬披榛,燒蓬置酒,分曹競飲」「日斜既醉,徜徉忘返。為牛馬之飲,酒行無算。」這一次同游的士子圍坐在寧古台上,盡情吟詩,盡性飲酒,後來又索性坐在河邊石頭上喝酒、行令,直到秋日西斜回城仍意猶未盡。中間有人捉到一隻野雞,只是這隻野雞非但未能給這次野餐增光添彩,卻被方拱乾在寧古台上放飛了:「坦庵取得雉,陰縱之,因名其處曰『放雉崖』,志不忘也。」 寧古台上「放雉崖」,在流放者的文章對黑龍江地區的文脈傳承卻意義重大。此次聚會之後張縉彥與姚其章、錢威、吳兆騫、錢虞仲、錢方叔、錢丹季等六人,發起「七子詩會」,成立了黑龍江省第一個詩社,堪稱黑龍江詩歌文化之源起。在龍江文化史上,正是這些流放者,在這片充滿蠻荒的黑土地上播撒了文明的火種,描繪了文化的底色 關於寧古台的認知,大多停留在「七子詩會」相關的詩作和張縉彥的散文作品中,記錄寧古台最詳盡的當是張縉彥的《游寧古台記》。 在1983年,黑龍江省社科院的李興盛先生要來海林考察寧古台。李興盛先生找到了牡丹江市文物站的樊站長,後又點名讓當時在海林縣誌辦任職的張呈文陪同。當時的海林縣政府特派出一輛吉普車,協助幾位專家實地考察寧古台。張呈文和幾位專家組成的考察組按圖索驥,依照古人的「東偏北方向」和「去郭四、五里」的距離,選定了這個在海浪河畔的龍頭山。 在《域外集》和《寧古塔山水記》等著作中,都曾寫到寧古台。流人士子登寧古台有兩條路:一條「可騎其東」,騎馬繞行上山;另一條「亦可步陟」,沿河邊小道也可上山。當張呈文領着專家考察組登上寧古台時,共同認定了此間山形地貌與古人記述相符:「半方半圓」,「其形如台」。從緩坡的南側和東側輕鬆登上山頂,也能領略「升高騁目,天風颼颼,迥然有塵外之思」。 相關人物 寧古塔昂都章京、馳騁疆場的一代名將沙爾虎達、巴海曾生活在寧古塔;較為出名的流人吳兆騫、張縉彥、楊越、方拱乾等人都是先來到寧古塔後又隨寧古塔將軍遷入新城。曾經趕走荷蘭殖民者,固守台灣與清朝廷抗衡的明朝大將鄭成功的父親鄭之龍、叔叔鄭之豹及其家屬均被流放到這裡。寧古塔這裡也出了金世宗完顏雍的妻子、賢惠明理的昭德皇后,用計謀保護着完顏雍躲過海陵王的迫害,日後成就大事。 傳說軼事 古往今來,這海浪河邊生活着一個古老的民族,這就是當今滿族人的祖先,肅慎、挹婁、靺鞨、女真等。海浪河是牡丹江的最大支流,金元時稱「孩懶水」,明以後稱「海蘭河」、「駭浪河」,清初發配這裡的流人張縉彥在其《寧古塔山水記》中稱之為「海郎必喇」,還有的文章中將其稱之為「柳河」。實際上述這些名稱都是滿語的發音轉換的,其意為「榆樹」,這就是海浪河的源頭為其上游五常市與賓縣的「榆樹林子」,史稱「海蘭窩集」。海浪河邊唐渤海時期的靺鞨人在這裡生活過,金代起事的完顏部族也生活於此,完顏部遷走後,又來了烏林達部,在河邊上築起薩爾虎古城。

歷史價值

烏蘇里江、黑龍江兩岸所居的達斡爾、赫哲、錫伯、鄂倫春人每年向朝廷朝貢的物品都要定時送到這裡,然後再轉運至北京。寧古塔舊城曾是清王朝東北邊疆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而且,在清朝順治、康熙年間,吳巴海、沙爾虎達、巴海、薩布素等將領統率軍民,多次乘船自海浪河入松花江和黑龍江,迎頭痛擊入侵黑龍江流域的外域入侵者,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 寧古塔舊城也是依河而建,但海浪河水又趕走了它,夏秋季節的大洪水,「百川交集」,衝垮寧古塔城牆的西北角,水淹城內「湮沒民舍無算,居民乘桴出入,甚苦之」(張縉彥《寧古塔山水集·新城》)。正是這洶湧澎湃的洪水,迫使巴海將軍不得不另選新址,寧古塔舊城也就成為荒垣,現與水林相伴,古城內外皆為耕地,從保護界碑上可見規模。寧古塔將軍衙門的各項歷史責任,都由寧古塔新城來擔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