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孔氏南宗家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孔氏南宗家庙位于衢州市柯城区府山街道新桥街中段北侧,为中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素称“南宗”,该庙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90平方米。距今约有7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建都于临安,孔子第48代裔孙孔端友,负着孔子和孔子夫人的楷木像,离开山东曲阜,南迁至此,后敕建孔氏家庙,为宗庙。[1]

孔氏南宗家庙既是官庙,亦有家庙功能,是衍圣公南迁后祭祀孔子先圣的地方,且比拟曲阜而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极高的文物价值。当然因南渡后,特别是让爵后,地位下降,更没有如山东曲阜那般显赫,但它仍然发挥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祭祀先圣,二是育人。 1996年,孔氏南宗家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孔氏南宗家庙被命名为“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2020年5月,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名单。

建筑特色

建筑规模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有中、西、东三条轴线:中轴线有大成殿,祭祀孔子。西轴线有六代公爵祠、袭封祠、五支祠,以祭祀孔氏历代先祖;思鲁阁供奉孔子夫妇楷木像、先圣遗像。东轴线有五王祠、恩官祠,祭祀孔子之五世祖及有功于衢州孔氏的历代官员。家庙西侧是嫡长孙居住的孔府及后花园。

建筑布局

孔氏南宗家庙庙门为一座单糖歇山顶建筑.在石须弥座的围墙衬托下,显得威严庄重。庙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字的“衢州孔氏家庙”匾额,字体苍劲有力。正门两边一对石狮,显示出圣地的尊严。庙门是根据明代衢州孔氏家庙图,结合清代建筑风格重新设计证。一座全部由青石铺成的170个方米的俏台。紧挨着人放阳台阶,这是历代专门用来把祖行礼的约历,岁过俏台,登5级台阶,使来到庙内的最高建筑,这是一座重棺歇山顶历代建筑物,殿阁雄伟、气势不凡。任巫馅之闸挂方“大成殿”原额,厂棺挂着“生民来有”愿须,为清代雍正皇帝砌笔。殿内一块清代康熙皇帝撰写的“万世师表”原额。悬挂在正殿上方。大殿高23米,长和宽各9米。殿内共有米质圆柱12根。其中最久的圆柱周长1.80米,大伸展双臂也难以抱全。成败柱西,便是思鲁阁,现辟为孔氏家庙陈列着先圣遗像碑和孔子及其官夫人楷木像。

历史沿革

自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诏州县立孔庙始,国内凡建制县皆设文庙,国处诸如朝鲜等亦兴建了不少孔子庙。然由宗子奉祀的家庙仅有二处:一在曲阜;二在衢州。

宋建炎二年(1128年),孔子第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率领孔氏精英扈跸宋高宗南渡。建炎三年(1129年)初,宋高宗赵构以孔端友扈跸有功,赐居衢州。

宋绍兴六年(1136年),宋高宗诏命权以府学为孔氏家庙。此乃衢州第一座家庙。宝祐元年(1253年)应孔子第五十三世孙、第六代衍圣公孔洙之请,宋理宗拨银三十六万缗、诏建孔氏家庙于郡东北菱湖芙蓉堤。这是衢州第二座家庙。

南宋宝祐三年(1255年),衢州知府孙子秀奏请鼎建家庙。理宗以“端平入洛”失败、北伐无望,准其所请,拨钱36万缗,鼎建家庙于当时“城中胜地”菱湖芙蓉堤(今衢师操场),广至200余楹,规制略同曲阜。菱湖家庙,毁于宋末兵灾。

元代初年,衍圣公孔洙迁建于城南(今道贯巷南端崇文坊)。家庙书楼,远逊宝祐。孔洙让爵后,南宗中衰。会元末兵革,更形圮坏不治。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率军攻取衢州等地,命知衢州军民事王恺修葺家庙。

明朝建立后,永乐五年(1407年),礼部尚书胡滢途经衢州,再嘱同知萧显拓建。然因封爵未复,祭田仍纳官粮,无力自行修葺,遂又逐年损毁。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孔彦绳复爵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正德十五年(1520年),袭封翰林院五经博士孔承美,请巡按御史唐凤仪、布政使何天衢转奏朝廷,以城南家庙庙貌不配,且年久颓敝为由,要求迁建。武宗允其所请,动用库银移建于新桥街东端先义坊的西安县学宫,越年落成。新桥街家庙,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先后三次报部拨款修葺,至道光元年(1821年),衢州知府周镐及继任谭瑞东倡捐改建。清同治、光绪年间,虽有修葺,然未拓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国民政府拨款维修衢州孔氏家庙。

2015年春,家庙大成殿前的石质香炉换成了有孔祥楷先生撰写铭文的铜质香炉,大成殿里的铜钟也换成了有孔祥楷先生撰写铭文的更大的铜钟,重达800公斤。孔府大堂、花厅、大中堂的家具全换成了红木家具。

文物遗存

综述

孔氏南宗家庙由庙门、大成门、佾台、大成殿、东西两庑、圣泽楼、思鲁阁、六代公爵祠、袭封祠和五支祠组成。大成殿中和大成殿前,分别挂着康熙皇帝题写的匾额“万世师表”和雍正皇帝书写的匾额“生民未有”。大成殿正中有孔子塑像,两侧是伯鱼、子思塑像;殿内柱子上挂着雍正和乾隆写的两副楹联,分别是“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大成殿

大成殿位于中轴线,是孔氏南宗家庙的主殿,重檐歇山顶明代建筑风格,双重飞檐中立有一块竖匾,上书“大成殿”三字,檐下挂着“生民来有”匾额,为清代雍正皇帝御笔。

思鲁阁位于孔庙大成殿西侧,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楼房,现辟为孔氏家庙陈列室。阁内除存放着稀世珍宝孔子及乔官夫人楷木像外,阁下竖有先圣遗像碑。这座碑是动乱中的幸存品。碑的正而刻有“先圣遗像”,系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名作,真迹由孔子48代孙孔端友随驾南渡时从曲阜带来,并为孔端友刻为石碑。碑的背而是“诏建衢州孔氏家庙”示意图。先圣遗像碑高2.07米 、宽0.851米 ,碑记上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16个人字。孔子到像有真人那么高人,“衣冠佩剑有温而厉,威而不锰,恭而安之。”为了帮助人们能够直观地丁解孔子,思鲁阁内还新塑了一尊孔子像,供人们瞻仰。

楷木像圣像碑'

楷木像圣像碑位于思鲁阁正殿前神龛内,安放的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在南宗家庙度过860多年后,于1960年国庆11周年时被借给北宗曲阜孔氏家庙落脚。现衢州孔氏家庙思鲁阁神龛中的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是北宗奉送的复制品。

袭封祠

袭封祠位于祠祀孔彦绳圣孔庆仪十五代翰林院五经博士。里有五幅宽2米、高一米半的油画,镶嵌在红木框内,系衢州市画家的创作,分别是:辞庙、南渡、让爵、复爵、衍圣弘道。六代公爵祠内有一组群塑,展示孔洙面圣归来,向族内长老和族人通报让爵于曲阜族弟孔治的情景再现。参加者为孔万龄、孔应得、孔应祥、孔演、孔昭孙、孔纯,孔洙身后站有一茶童。

功祠

功祠,又名思官祠,位于东轴线,祠祀有功于孔氏南宗乾。如宋代宝祐年间,为鼎建家庙,克尽全力的衢州知州孙子秀,明弘治至正德年间为孔氏南宗的复兴,而尽全力的吏部郎中周木,衢州知府沈杰、清同治年间,帮助孔氏南宗办学的浙江巡抚左宗棠等人。

五支祠

五支祠位于西轴线,祠祀孔子五世祖:孔子父纥梁公,祖父伯夏,第三世祖防叔公,第四祖祈义,第五世祖木金父。

六代公爵祠

六代公爵祠位于西轴线,祠祀自孔端友至孔洙六代衍圣公。

保护措施

1959年—1961年,浙江省文化厅和衢县县政府对衢州孔氏家庙拨款维修。

1984年始,衢州市人民政府对大成殿、思鲁阁、大成门和两庑进行了修葺,而且重建了圣泽楼。

1988年,衢州市政府再次拨款对家庙进行维修,并复建圣泽楼和修葺思鲁阁。

1996年,孔氏南宗家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5月,衢州市人民政府主持复建的家庙西轴线与孔府竣工,耗资1800万元。

文化活动

2004年9月28日,衢州市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祭孔大典。衢州市党政首长,衢州所属江山、衢江、柯城、龙游、常山、开化6县(市、区)首长和衢州社会各界代表,以及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香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山东、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宁波、台州等地的六百多位宾客和孔氏族人,济济一堂,在孔氏南宗家庙的大成殿前公祭中华民族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衢州市政协主席童效武先生主祭,孔子75世嫡长孙孔祥楷先生陪祭,司仪由衢州市副市长高启华先生担任。

历史文化

孔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是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曲阜孔子庙是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庙,也是世界孔子庙的祖庭。衢州被孔氏称为“第二圣地”。历史上,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南渡建都于临安。孔子后裔——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抱负着孔子和元官夫人的一对楷木像从山东曲阜南迁至衢州,建立孔氏家庙,这就是南宗孔氏家庙。从此后衢州也就被孔氏称为“第二圣地”。

旅游信息

交通:乘1路车到十字路口下车,沿新桥街东行数百米即到。

地址:衢州市柯城区府山街道新桥街中段北侧。[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