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姑咱(zá)镇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东部,大渡河西岸,距市区28公里,辖8个村3个居委会,全镇常住人口5万余人(2014年),平均海拔1400米,属干热河谷气候,常年气温15-17℃,自古以来就是川藏贸易的主要市场所在地和康定折东地区的经济、交通、物流、文化的中心,S211线康丹公路贯通全境,还与国道318线相连,是康东片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姑咱"系藏语,汉语译为"江南",所以姑咱镇有着"康巴江南"的美誉。这里水秀山灵,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一个值得让人回味无穷的地方。
甘孜州最高学府康巴大学(四川民族学院)的所在地,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文化教育中心和科研基地。[1]
历史沿革
1952年,置瓦斯乡。
1960年,析置舍联乡、城郊乡。
1962年,复瓦斯乡。
1966年,改公社
1984年,复乡。
1992年,建姑咱镇。辖上、下瓦斯、羊厂、章谷、浸水、黑日、达杠、日地等8个村。
简介
姑咱(zá)镇是康定市的第二大城镇,仅次于市区炉城镇。
"咱"系藏语,汉语译为"江南",所以姑咱镇有着"康巴江南"的美誉,也有"甘孜小香港"之称,也是全州的文化教育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川藏贸易的主要市场所在地。这里汇集着四川民族学院、甘孜卫校、康定三中等州内的知名学府,四川民族学院是四川藏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被当地人称为康巴大学、姑咱大学。这些学校也给当地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推动,最典型的就是四川民族学院外面的那条街被戏称为"康定春熙路"。姑咱镇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水果尤为丰富。[2]
城镇建设
"十五"期间,康定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入2.21亿元,建设了变电所、交通、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特别是至省委提出"三个转变"新的经济思想以来,康定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广泛吸收民间资金,拆迁改建房屋102幢21469 平方米,建成房屋15万平方米;有效盘活城市资源,通过转让经营管理权,完成了城镇环卫、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城镇土地1l宗,建成房屋2.24万平方米。
姑咱镇有个体工商户384户、注册资金671万元、从业人员1381人,已成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功能较为齐全、品位较高的文化中心镇。
2014年2月,姑咱镇总投资3346万元的后山过境公路全线通车,姑咱城区交通拥堵状况将彻底解决,过境S211线也会更畅通。路线起于姑咱镇黑日村加油站,止于姑咱镇羊厂村羊厂桥,道路总长2900米,路面宽12米。[3]
文化教育
四川民族学院
四川民族学院原康定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85年,是一所以大学本专科学历教育为主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校址位于康定县姑咱镇。截至2012年3月,学校校园面积412666.7平方米(619亩),校舍面积23.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878万元,教学用计算机2543台,网络多媒体教室131间。纸质图书78.13万册,电子阅览室272座。建有校内公共实验(实训)室44个、校外实习、实训、见习基地51个。教职员工690人,其中专任教师3l 0人,教授、副教授80人,在读博士、硕士163人,外籍教师5名。现有各类在册学生1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学生达7000余人,函授学员3000余人。学校设有13个系部,开设了40余个专业和方向,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77%。近年来承担国家、省、州科研项目60余项,出版著作、发表论文、编写教材共1000余篇(部),30多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和省州奖励。姑咱镇学校的发展战略是以升办本科学院为契机,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面向州内州外两个市场,充分发挥省州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坚持"一体两翼二并举"的发展战略,即以普通本专科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两翼,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举(教师教育为丰),本科与专科并举(本科为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为主),形成一体带两翼、两翼促一体、一体两翼三并举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着力提升"四个氛围",努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把康定师专办成甘孜藏区三个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图书资料中心、现代信息技术中心、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着力提升育人氛围,文化氛围,文明氛围,学术氛围;围绕办好一所学校的目标,一如既往地实施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创造一个好环境,树立一种好风气,营造一种好氛围的"五个一"工程,力争把康定师专办成本科学院。
甘孜卫生学校
甘孜卫生学校位于康定市姑咱镇,是甘孜州唯一一所卫生类"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静,景色秀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教学区、工作区、生活区布局合理,井然有序,是读书学习深造的理想之地。建校40多年来,该校本着"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树立"求实、奋进、团结、活泼"的校风;一贯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疏导服务、科学管理"的治校方针,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已为社会培养了合格毕业生一万多人。
康定三中
康定三中成立于一九八零年,是康定地区唯一一所以寄宿制为主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主要服务于康定折东八乡一镇和姑咱地区省、州属单位的农民子女和干部职工子女。现有在校学生1263人, 教学班24个;寄宿制学生902人,占学生总数的72﹪,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管理难度较大。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专职教师90人,工人5人。本科学历69人,专科学历19人,中专及以下学历7人;中学高级教师10人,中学一级教师38人,中学二级教师36人。
办学32年来,该校秉承"学生成人,学生成长,教师成功,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按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现了育人理念和办学思想的人文化、具体化。先后被授予"县级文明单位"、"县级优秀团组织"、"县级示范学校"、"县级先进党支部"、"县级最佳文明单位"、"州级卫生单位"、 "州级无毒校园"、"省级德育先进集体"、"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现有校舍面积10875平方米,其中:教学楼两幢2541平方米,综合楼一幢2876平方米,学生宿舍楼两幢面积3358平方米,学生食堂2100平方米;体育场地8792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100平方米;24个教学班和阶梯教室均安装多媒体电子白板,实现了"班班通";每个教师办公室均配置了电脑,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遍布整个校园角落。
姑咱小学
姑咱小学姑咱镇中心,学校服务八个行政村、两个社区和省、州、县驻姑咱五十多个机关单位。由于教师关爱学生,教学质量较高,实施寄宿制后,附近六乡一镇的外出务工的农、牧民子女纷纷转入该校。现有学生880人,其中留守儿童52人,单亲家庭39人,孤儿5人。在这些留守学生中,藏族儿童占到了90%以上。一年级5人,二年级13人,三年级5人,四年级2人,五年级9人,六年级12人。他们的父母有的在成都、康定等地工作,有的远赴深圳、广州等地,还有的常年在山里工作,大部分家长一年回家一次,甚至有家长几年才回家一次。生存状况及分析 这些孩子监管抚养方式大概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隔代抚养型(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管抚养)、在校寄宿型(主要指中学生寄宿学校)、亲朋寄养型(寄养在亲朋家里)、独立生活型(兄弟姐妹独立生活)。
细致周到的学校
目前姑咱小学留守学生中仅一人住校,其余或在校外租房或寄宿于姑咱亲戚家。以五年级2班张俊杰同学为例,父母离异,父亲在成都打工,每年回家一次,母亲至今未回过家。他同爷爷奶奶在学校旁边租房居住,由于自幼孤苦,他早已经养成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衣服自己洗,经常帮爷爷奶奶做饭,还到地里干农活。平时爷爷奶奶身体还算硬朗,所以对于小俊杰的照顾还是无微不至的。可是还有许多藏族的学生,他们是附近地区的山中牧民的孩子,他们同样选择的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可是没有亲人照顾或者很少照顾,大都独立生活。而且经常在假期回到山中帮助爸妈上山挖药以维持生计。他们的状况更令人担忧。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是这些孩子面对的最大的生活问题,他们缺少的是父母对他们起居的照顾和抚养,这些是他们的监护人所不能替代的。教育状况及分析 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是我们本次调查活动的重点。众所周知,家庭教育的缺乏是这些留守儿童面对的最大的困难,那么学校教育就应当尽力去弥补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而寻求一种最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是我们乃至全社会正在努力探求的问题。由于我们采取了家庭走访的调研方式,我们很容易发现了家庭结构长期的不合理给孩子家庭教育带来的毁灭性的破坏。家庭教育的缺乏首先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很大一部分的留守儿童存在性格孤僻、不爱与老师同学交流等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忧柔、无助、自卑、闭锁、空虚、寂寞、反抗、怨恨,亲情观念相当淡漠等状况,并且出现难于管教、违反校规、拉帮结派、任性放纵、反复无常等叛逆行为;在学业方面表现为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作业完成质量差,起码的学习习惯难于养成,对学习报无所谓的态度,并随年龄的上升而下降等。其次家庭教育的缺乏表现为孩子课后学习无人辅导。与当今城市里兴起的学生家教、午托班等课后辅导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留守儿童平时课后作业无人辅导,假期更是处于无人看管的放任自流状态,作业完成状况令人担忧。这样的学习质量很难保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这又加重了这些问题。以三年级一班万伟同学为例,自幼由姥姥一人抚养,他虽然生活上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可是学习上却没有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平时在校期间有老师监督所以作业完成还算合格,而假期期间,他的作业没人辅导,一直没有动笔写过。作为监护人的姥姥是典型的藏族老人,根本没有文化基础,他们在姑咱租房居住,假期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辅导。贪玩是他从小养成的的习性,假期经常在山上玩耍到很晚才回家。回家又是看电视动画,完全在假期阶段放弃了学习的任务。当被问及将来的计划时,他一脸茫然,没有多余的对未来的想象和憧憬。
对留守儿童的关心
通过对"代理监护人"情况分析发现,留守家庭中绝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很少一部分由亲戚代管,可见隔代监护成了这一地区留守子女主要的监护方式。 尽管的隔代亲人很高兴照顾留守子女,但是由于体力、知识等原因,很多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而生活在亲戚家的则表示"不乐意但没办法",可见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相当冷漠,大多碍于情面而照顾。所以他们许多人很难从"代理监护人"那里得到很好的照顾更加别提是教育!我们猜测这也许是造成许多被调查的留守儿童很难相处,性格怪癖等许多心理上的疾病的原因。家庭教育是监护的重要部分,指父母在家庭内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对子女进行教育和影响的过程,它对人的影响极为广泛而有效,它可促使儿童的身心、品德、健康和智力得以正常发展以形成个性、个人理想和发展志趣。它本身是一种法定责任,应随着监护权的转移而转移,而事实上这一部分被无情地遗漏。但是很多"代理监护人"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不管",只有有所教代就可以了,这说明了孩子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亲戚,对孩子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而决大多数的"代理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极少数留守子女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顾我的人说",同时个别的孩子还认为监护人有过一些家庭暴力行为,可见双方在沟通态度及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这些教育部门目前主要是依靠学校教育来弥补。而我们在调查中从老师那里了解到,留守学生的成绩一般都不太好,他们对于学习缺乏一种长足的动力。我们都知道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父母物质上的奖励和口头上的奖励就是他们进步的原动力,可是他们却连这样的动力都没有。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来说,学习的动力就更缺乏了,他们甚至不知道将来自己会不会继续上学,上学的目标就更模糊了,缺乏家长的指导使他们处于学习的无组织阶段。在学业上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不守纪律,某些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中的错误不及时更正;并且有些留守儿童呈现出难于管教等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很多时候他们成为班干部甚至班主任的"眼中钉"。学校生活中他们遇到问题很少找老师解决,这源自他们性格上的闭塞性。这背后主要是心理问题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造成的。"代理监护人"主要是爷爷奶奶,基本上没有任何文化程度,因此他们的职责主要在于监督子女学习,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控力。但是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无人督促学习这一关系事实充分反映:监护人本身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的家庭监督作用,影响了"留守孩子"自控力的形成,从而导致了学习成绩下降。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缺失给孩子学校教育带来的严重问题。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姑咱小学的留守学生管理制度是一个管理留守儿童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制度,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很有帮助。在这个制度里,老师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老师做的是"代理监护人"的角色,他们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弥补亲情的作用。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就是老师不可能代替家长,特别表现在放假期间,这些孩子大都处于学习无人看管的状态,由于缺乏课外的辅导,作业也经常出现没有及时完成的现象,假期没有足够学习的成分,这样的学习状态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
在与当地教育部门以及姑咱小学教师的交流座谈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留守儿童管理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现摘要如下。管理留守学生关键要做好学校管理工作,而学校管理应当注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姑咱小学的许多制度值得其他学校的借鉴。姑咱小学首先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为每一位留守同学制定了一份联系卡,卡上注明了学生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家庭住址、是否寄宿等情况,对他们的成长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姑咱小学专门设立心理健康的课程,安排具有有经验的教师定期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学校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等,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的同时,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了解自己生理的变化。在"留守儿童之家"的活动制度中,学生可以每星期免费与家长通电话聊天,让他们及时把自己的问题和难言之隐通报给家长。家长还要做到定期与班主任电话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多给孩子应有的关心。可以说老师对于留守儿童来讲是学校的父母,也是家庭的代理父母。因为老师不仅仅要负责他们的学习生活,还要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等各方面的日常生活,用学校里的关爱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馨的感觉。在姑咱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的活动制度中,学校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和和课任教师与各班的留守儿童结成对子,特制定"三个一"制度--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封信。要求教师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我们认为老师的帮助应当在学校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班主任、任课老师等应当切实负责起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以慈母慈父的身份去教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和学习旅途。姑咱小学建立了"电话联系卡"制度,建立电话联系卡(家长的打工地址和联系方式),开通学校电话热线,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保持与学生子经常性的联系,并及时与学校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半个月能电话交流一次。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心理健康加强帮助和指导。
我们认为家长的关心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对于孩子的指导和鼓励是孩子身心成长的原动力,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要有更多的关心。在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学校应当与家长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达成一致,或者学校、老师应当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加强对孩子家长的教导,让他们明白挣钱与孩子的未来哪个更重要。夫妻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流入地就近入学,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监护人问题。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以流入地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两为主方针"。但不少地方对这个文件贯彻落实不到位。公办学校不愿意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 即使接收也要向农民工收昂贵的"借读费、赞助费"。建议教育主管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两为主方针",公办学校要尽力就近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且要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
随着农民工的增多,农村的生源在减少,有些农村学校要合并,再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有条件的农村可以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以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姑咱小学对无监护人的"留守儿童"实施寄宿制管理,学校还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学校还定期的为留守儿童购买洗刷工具、定期为他们寝室消毒,同时学校还加强了这部分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上无微不至的管理。同时还组织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管理:辅导学生上晚自习、组织学生参加课余的体育活动--打篮球、打乒乓、围绕操场长跑等;还组织学生看新闻、看少儿节目,丰富了课余生活。使学生感受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快乐,不再感觉到离开父母的孤单和寂寞了。我们认为寄宿制管理不但唤起了学生的自信,激发了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更重要的是有了老师的管理和关怀,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性,丰富的课外生活也会让他们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4]
民族文化
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大门,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在自己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表示我人虽离去,但我的心还留在这里。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上品"哈达"织有莲花、宝瓶、伞盖、海螺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种隐花图案。哈达的质料,因经济条件不同而异,但人们并不计较质料的优劣,只要能表达主人的-片良好祝愿就行了。哈达的长短不一,长者 l至2丈,短者3至5尺。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般是白色的。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献哈达在西藏十分普遍,甚至人们互相通信时,也在信封内附上一条小哈达,以示祝福和问候。特别有趣的是,藏民出门时也随身带上几条哈达,以备在途中遇到久别的亲戚、朋友时使用。"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行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奉献哈达,表示一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关于哈达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说是汉朝张骞出使两域路过西藏,向当地的部落首领献帛,古代汉族以帛为贽,象征纯洁无瑕的友谊。这样一来,藏族部落就以为这是一种表示友好、祝福的礼节,而月是从中原兴盛之大邦传来的大礼节,所以就 直沿用至今。还有-种说法,说是古代西藏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带回西藏的,当时帛上有万里长城图案和"吉祥如意"字样。后来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康定县地处川藏咽喉,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多教派,且以藏传佛教为主的民族聚居县,全县 35 座宗教活动场所中就有 31 座藏传佛教寺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各一座,其中藏传佛教教派齐全。康定县传统的佛教文化,构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藏传佛教传入康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曾经受西藏政教合一的影响,宗教信仰早已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中。目前藏传佛教的红、黄、花、黑、白五个教派分布全县,而且寺庙建筑堂煌,在藏区有一定的声誉。
宗教节日和宗教活动
藏传佛教有其宗教节日和宗教活动。康定各寺庙的宗教节日和宗教活动,因教派不同和寺庙大小而异,但大体上也有相似之处。其中又以农历四月初八释加牟尼生日(浴佛节)特别隆重,这一天各寺庙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祈祷,因此这一天是康定人民的"转山会"、"春游日"。还有佛灯节(俗称园根会)农历 10 月 25 日是黄教宗巴圆寂之日,格鲁派寺庙,如安觉寺在该寺所有墙头屋檐点上数以万计的酥油园根灯,光明闪灼如星桥火城,十分壮观,全城所有信徒都到该寺朝拜,康定人民又称园根会为"灯灯节"。宗教活动有念经、跳神,还有静坐修炼、入藏受戒、学经、考"格西"等,此外还要负责经典书籍管理,经文印刷,管理寺外群众请僧念经、天葬以及祈祷等。藏传佛教是藏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尤其体现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如各寺庙都有佛画(唐卡画尤为著名)藏经(大藏经很珍贵)寺塔、金石文物(海螺、佛塔)等,藏传佛教在藏族历史上和藏族人民心中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宗教对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南无寺,位于康定城南郊,是康定县境内著名的黄教寺庙之一,是康定人民过宗教活动和传统节日的游憩胜地。南无寺原名拉姆则寺,清朝乾隆皇帝赐名"南无寺",因而扬名至今。金刚寺,为历代明正土司修建,经济基础非常雄厚,建设规模宏伟,属红教。其中一幅高 30 米、宽 10 米的巨幅唐卡画,距今有 200 多年的历史,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甘孜州一级文物。塔公寺,全名"一见解脱如意寺",为萨迦派寺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文成公主入藏时在此暂住,摹拟携往拉萨的一尊释迦牟尼像留供寺中,因而塔公素有"小拉萨"之称,朝拜人络绎不绝,塔公寺的嘎 . 土登尼玛活佛是著名的藏学家。具有千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古刹--塔公寺,已被列入国家二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级旅游风景点。
厚重多元的文化资源
贡嘎寺,是著名的藏学者贡嘎活佛剃度的地点,属白教,贡嘎活佛的"真身"至今还在贡嘎寺保存。这样更增添了人迹罕至的贡嘎寺神秘感。贡嘎寺先后培养出不少有名望的喇嘛,如多生、志布汪布、贡嘎降措、志清汤东迦布、客志等。康定--"情歌的故乡"。有厚重多元的文化资源,概括起来康定丰富多彩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遗留在大渡河沿岸的石棺葬文化;二是遗留在贡嘎山麓的高碉文化;三是复杂多元的语言文化,比较典型的鱼通语、木雅语;四是因地域而形成的迥然不同的服饰文化;五是古老的民风民俗;六是寺庙乐舞及建筑文化;七是具有现代色彩的大众文化,校园文化等等。康巴是歌的海洋,而康定的"歌"又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享誉中外的"康定情歌"、粗犷高昂的木雅山歌。情浓质朴的雅拉山歌,婉转悠扬的子耳樵歌都会使人沉醉欣然……古往今来,许多朝廷命官或是藏族的高僧大德,以及汉族的文人墨客,都在康定留下了他的足迹或传说,如雍正年间的果亲王,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在康作纪游诗:蹬道撑百艋,溪声碍九折。放月欲披裘,移得海门潮。此外,川剧艺术家陈书航,舞蹈艺术家戴爱莲也曾在康定作过精彩表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