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國
契丹國 | |
---|---|
契丹國,中古出現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民族。自北魏開始,契丹族就開始在遼河上游一帶活動,唐末建立了強大的地方政權,唐滅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統治中國北方,遼朝先與北宋交戰,「澶淵之盟」後,雙方長期維持了100多年的和平。遼末,女真族起事,遼帝國迅速走向滅亡,1125年為金所滅,其餘部建立了西遼王國,延續了93年。
崛起與滅亡
關於契丹族的起源,有一個古老的傳說:有男子乘白馬自湟河(今西拉木倫河)而來,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來,二者相遇,結為配偶,生八子。他們的子孫繁衍成為八個部落,逐漸發展成為以後的契丹族。[1]
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契丹,漢譯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給等,它以原意為鑌鐵的「契丹」一詞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徵契丹人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歷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公元389年,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2]
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室韋。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着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此時八個部落的名稱分別為悉萬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於、日連。
在戰事動盪的歲月中,各部走向聯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後經過了大賀氏和遙輦氏兩個部落聯盟時代,臣服於漠北的突厥汗國。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契丹部落聯盟背棄突厥,歸附唐朝。契丹與唐朝之間,既有朝貢、入仕和貿易,也有戰爭和擄掠。
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權,成為中國北方一個強大勢力。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創建契丹國。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國號為遼,遼成為中國北方統一的政權。契丹王國強盛,其疆域東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長城,北絕大漠。1125年,遼為金所滅,此後契丹逐漸被融合。
崛起
北魏時,始見契丹族名。原分八部,居潢水(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之南,黃龍(今遼寧朝陽)之北。常以名馬文皮貢獻北魏,並進行貿易。628年(唐貞觀二年)契丹首領摩會率其部落背突厥附唐。此時,契丹已形成部落聯盟,君長出自大賀氏。
648年,契丹諸部皆請內屬,唐廷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南),以其首領窟哥為都督,封無極縣男,賜姓李氏。又置羈縻州十,各以其部落首領為刺史。契丹有別部酋領孫敖曹,621年(唐武德四年)附唐。
其曾孫萬榮,武周垂拱(685~688)中為歸誠州刺史,萬歲通天(696~697)中,與其妹婿松漠都督李盡忠(窟哥之後)並為唐營州都督趙文翽所侵侮,遂舉兵殺文翽,據營州反,進攻河北地區,屢敗唐軍。武則天徵發大兵討之,借奚及突厥之助,始得平定。
事後,契丹附於後突厥。715年(唐開元三年),其首領李失活來附,唐廷復置松漠都督府,以失活為都督,封松漠郡王,玄宗又以甥女楊氏為永樂公主妻之。其後,契丹首領可突干再次叛唐,唐為防禦契丹,加強東北邊防兵力,建立範陽、平盧兩節度,重用胡人安祿山,結果釀成安史之亂。唐至德(756~758)年間,契丹與唐保持朝貢貿易關係,但亦受崛起於漠北的回鶻控制。
9世紀中葉回鶻破亡,契丹又歸順唐,唐賜以"奉國契丹之印"。而8世紀中葉後,唐朝由盛轉衰,無力顧及對邊疆民族的管理。到了9世紀末10世紀初,唐終於在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下崩潰了。當時盤踞燕州一帶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更為暴虐,所到之處「無少長皆屠之,清水為之不流」。
劉仁恭窮兵黷武,規定男15歲以上,70歲以下,皆得自備兵糧從軍,「閭里為之一空」,使「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而契丹西北面的兩個強鄰突厥、回紇,早已分別在8世紀中葉和9世紀中葉衰落。在契丹社會內部,如前所述,由於生產的發展,階級分化也伴隨着愈趨激烈,國家機制的一些因素已因時萌生。
外部條件和內部因素均表明,10世紀前後的契丹社會發展到了一個轉折時刻,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把契丹社會推向更高發展階段。然而,當時作為聯盟盟主的痕德堇可汗卻「不任事」,在與劉守光父子爭奪中,其子被俘,在「納馬五千以贖之」遭拒絕後,只好「乞盟納賂以求之」,從此不敢南進。
痕德堇對劉氏每歲秋霜落後燒其牧地草場,牲畜多飢死的暴行,反而「以良馬賂仁恭求市牧地」。按契丹俗,為盟主者必須有「德行功業」,否則應由他人替代。智勇善射的耶律阿保機,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登上了契丹諸部盟主的舞台。
建國
公元907年,契丹迭刺部的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即可汗位。他先後鎮壓了契丹貴族的叛亂和征服奚、室韋、阻卜等部落,聲勢浩大不同凡響。
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契丹國。公元925年遼太祖率兵親征服渤海國,改渤海國名為東丹國,冊立皇太子耶律倍為東丹國王。
公元938年,後晉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的土地和人民割讓給契丹。
阿保機創建奴隸制國家後,確定皇權世襲,建立軍隊,制定法律,修建都城,製造文字,此後繼續向外擴張。西打倒甘州回鶻,東滅渤海國,南占燕雲十六州。
興盛
926年,太宗死後耶律阿保機回師途中病倒,其妻述律平攝政,耶律德光總攬朝政。927年(天顯二年)十一月,在述律氏的支持下即位。930年(天顯六年),割據原渤海國疆域的東丹王耶律倍南逃後唐,耶律德光統一了契丹。
944年(會同四年),後晉出帝石重貴即位,上表稱孫不稱臣。耶律德光於是率軍南下。947年(會同七年)正月十日,攻克後晉首都東京,滅後晉。二月,以晉國稱大遼,改年號為「大同」。因「縱兵掠芻粟;括民私財;不遽遺諸節度還鎮」大失民心而招中原人民反抗,無法鞏固統治,四月,被迫引軍北返,在河北欒城病逝。
經過世宗、穆宗、景宗一再發生爭奪皇權戰爭。上層不穩,迫使穆宗停止了遼太宗、遼世宗一貫執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以恢復因長期戰事而消損的國力,與南唐、北漢聯合對抗遂漸興旺的後周政權。969年(應歷十九年)二月,遼穆宗被侍人所弒。景宗耶律賢被推舉為帝,改元為保寧。
由於景宗勤於政事,重用賢臣如室昉、郭襲,使遼王朝出現了一陣清明。景宗對穆宗時謀反的皇族采比較寬鬆的政策,因而謀亂者少,少層比較穩定。景宗對外政策仍采不主動南伐中原、僅援北漢的方針。
宋太宗趙光義統一江南後,於979年親征北漢,遼派數萬兵支援北漢。三月,遼軍在白馬嶺與宋軍交戰,被擊潰,遼將耶律敵烈等人戰死。六月,北漢主劉繼元降宋。遼朝改變戰略,把主要力量用以固守幽薊。趙光義乘勝進攻幽州,遼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名將率軍與宋軍大戰於高梁河(今北京),宋軍大敗,趙光義僅以身免。
乾亨四年(982年),遼景宗崩,遼聖宗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后,攝政。時蕭綽30歲,聖宗12歲,。蕭綽攝政二十七年,後改嫁給韓德讓。蕭太后執政期間,進行了改革,並且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少賦稅,整頓吏治,訓練軍隊,使遼國百姓富裕,國勢強盛。
1009年聖宗親政後,遼朝已進入鼎盛,基本上延續蕭太后執政時的遼國風貌,並且還反對嚴刑峻法,不給貪官可乘之機。實行科舉,編修佛經,佛教極為盛行。在位其間四方征戰,進入遼國疆域的頂峰。對宋戰爭屢屢獲勝,俘獲號稱楊無敵的宋朝名將楊繼業。
統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蕭太后與聖宗親率大軍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敵,欲遷都南逃,因宰相寇準堅持,無奈親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宋軍士氣大振,擊敗遼軍前峰,遼將蕭闥凜戰死。遼恐腹背受敵,提出和約。遼與宋朝訂立澶淵之盟,並與西夏結好,從而形成遼、宋、西夏三足鼎立的政治割據局面。與宋訂立澶淵之盟後,兩國各守舊界,此後不再有大的戰事。
到興宗,道宗時期皇室內部政變頻繁,各族人民反抗遼朝的起義連綿不斷,遼王朝日見衰敗。
亡國
1112年(天慶二年)二月十日天祚帝赴春州,召集附近的女真族酋長來朝,宴席中醉酒後令女真酋長為他跳舞,只有完顏阿骨打不肯。天祚帝不以為意,但從此完顏阿骨打與遼朝之間不和。從九月開始完顏阿骨打不再奉詔,並開始對其他不服從他的女真部落用兵。
1114年(天慶四年)春,完顏阿骨打正式起兵反遼。一開始天祚帝不將阿骨打當作大的威脅,但是此年所有他派去鎮壓阿骨打的軍隊全部被戰敗。
1115年(天慶五年)天祚帝開始覺察到女真的威脅,下令親征,但是遼軍到處被女真戰敗,與此同時遼朝國內也發生叛亂,耶律章奴在上京叛亂,雖然這場叛亂很快就被平定,但是這場叛亂分裂了遼朝內部。此後位於原渤海國的東京也發生高永昌叛亂自立。
這場叛亂一直到1116年(天慶六年)四月才被平定。但是在五月女真就藉機占領了東京和瀋州。1117年(天慶七年)女真攻春州,遼軍不戰自敗。這年完顏阿骨打自稱皇帝,建立金朝。
1125年(保大五年)二月,天祚帝在應州被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縣白城子),被降為海濱王。1128年,天祚帝病故,契丹和遼共歷時210年,歷經9位帝王。[1]
農業和牧業
由於契丹人的分布區,均為乾旱少雨之地,故其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粟、麥、糜、黍,亦從回紇人引種了「回紇豆」和西瓜。契丹農業的水平,以下一些數字可幫助了解梗概。977年(遼保寧九年),景宗為援助北漢,曾「賜粟二十萬斜」(20萬斛粟可能為南部或西南部漢人生產)。
聖宗時耶律唐古因在臚朐河「督耕稼」有方,被調屯鎮州(治所在今蒙古國布爾根省哈達桑東青托羅蓋古城),「凡十四稔,積粟數十萬斛」。由於遼聖宗積極倡導農業,經過興宗、道宗兩朝,契丹農業進入鼎盛時期。
其間,因糧食有餘,東京道和上京道的50餘城以及「沿邊諸州」,都設立了儲糧備缺的「和糴倉」,每倉大略儲糧有「二三十萬碩」。當然,由於契丹人的居住地區皆少雨和無霜期短,畜牧和戍邊占去很多勞力,許多從事農業的契丹戶又為半農半牧,故對契丹人的種植業所達到的水平,不能估計過高。
契丹族的社會生產,大致以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前後為一分界線。在此以前,主要從事遊牧,輔以狩獵,過着食獸肉,衣獸皮,車帳為家的生活。舊史有云:「畜牧畋漁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為家」。遊牧經濟使契丹人擁有一支剽悍勁疾的武裝力量。到了遙輦聯盟末期,原始的粗放農業已在迭刺部中出現。
契丹國建立後,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等社會生產的各個部門,均有很大發展,為契丹國東征西討提供了物質基礎。契丹國200多年內,農業和畜牧業始終占着主導地位。農業生產的重心在南部,畜牧業生產的重心在北部,處於中間的奚族故地則為半農半牧區。
就其地位說,則前後有差別,大體說來,建國初期的社會經濟仍以畜牧業為主,農業為輔;中期即遼太宗耶律德光以後至聖宗隆緒前期,是處在農業和畜牧業並舉的階段;晚期即聖宗中期以後,農業逐漸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而契丹人經營的,主要還是畜牧業。
契丹社會的農業生產,是由於燕雲地區大批逃亡或被掠漢人的進入,帶來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在今灤河上游一帶開墾了許多田地發展起來的。阿保機能統一契丹諸部和建立契丹國,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這裡的農業生產為後盾。取得遼東地區和滅亡渤海國後,獲得了農業有相當發展的第二個農業生產區。
938年(遼會同元年),耶律德光從石晉王朝割得人口稠密、農業有高度發展的燕雲十六州,使契丹國又增加了一個富饒而廣闊的農業區。正是由於上述地區的農業生產為契丹貴族提供了生活所需的豐富物品,激發了廣大契丹人從事農業生產的興趣,加之契丹國統治者的積極提倡,農業便在契丹社會內蓬勃發展起來。
畜牧業是契丹人的傳統產業,向以畜牧、敗漁為稼穡。922年述律後諫止阿保機南攻鎮州雲「吾有西樓羊馬之富,其樂不可勝窮也,何必勞師遠出以乘危徼利乎!」反映了契丹國初期,畜牧業在經濟生活中居首要地位。
由於畜牧業的興衰不僅與經濟生活有關,且「滋蕃群牧,務在戢兵」,直接對其兵力的強弱,國防的鞏固有影響,故契丹統治者建國後在積極引進漢族先進農業生產技術,推進本民族農業發展的同時,亦未放鬆對畜牧經濟的發展。 1086年(大安二年),道宗耶律洪基因馬匹「蕃息多至百萬,賞群牧官」,以次進階升爵,可見其對畜牧業重視的情況。
畜牧生產有公養。私養兩種。公養即所謂「群牧」,契丹國設有西路群牧使司。倒塌嶺西路群牧使司、渾河北馬群司、漠南馬群司、漠北滑水馬群司、牛群司,下設太保、侍中、敞史等官員管理群牧生產;私養即契丹部民的家庭畜養。畜牧業的全面發展情況,時人沒有留下記錄。從上述僅官馬一項就達到100萬匹,可見官養和私養的羊、駝、牛、豬的數量,一定相當可觀,特別是作為契丹人肉食的羊,數量當在馬匹之上。
契丹畜牧業的發展,有兩個因素應該談到:掠奪鄰近民族的牲畜和被征服的屬部、屬國的納貢。阿保機在建國前攻克河東、代北九郡,一次就掠回牛、羊、駝、馬十餘萬。建國後,西征突厥、吐渾、沙陀諸部,又獲「寶貨、駝馬、牛羊不可勝算」。
919年北伐烏古部,掠得「牛馬、車乘、廬帳、器物二十餘萬」。後來,由於周圍諸遊牧部族均先後被征服,通過戰爭掠奪變為從納貢中獲得。規定東丹國年貢馬1000匹,女真、直不姑等10000匹,阻卜及吾獨婉、惕德各20000匹,西夏、室韋、越里篤、剖阿里、奧里米、蒲奴里、鐵儷等各300匹。。
契丹統治者遇有籍口征伐,他們是從來不放過掠奪牲畜的機會的。如聖宗時,耶律斜軫等征女真,一次就掠馬20餘萬匹。上述獲得的牲畜,被置於群牧司餵養。
契丹畜牧業的發展,從建國至聖宗時一般講來是比較平穩的,後來有過起落。影響畜牧業下落的原因有三:
一、是隨着遼朝由盛轉衰,國有群牧管理鬆弛。道宗時,馬群太保肖陶隗曾上書:「群牧以少為多,以無為有。上下相蒙,積弊成風。」經過整頓後,牲畜才「歲以蕃息」。
二、是農業的進一步發展,使牧場縮小,1075年(遼大康元年)耶律乙辛請賜牧地,時為群牧林牙的耶律引吉說過,「今牧地褊陋,畜不蕃息」。
三、是暴風雪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量死亡。歷史上屢見不鮮,最嚴重的幾次是在1082年(遼大康八年),因大風雪,「牛羊多死」。次年四月,又因大雪,「馬死者十六、七」。肖陶蘇斡在遼道宗乾統年間任漠南馬群太保,因「大風傷草,馬多死」,被免官。
由於契丹人經營畜牧業一直是令「其自就水草」,馬「蹄毛俱不剪剃」,未越過自生自長階段,無防禦自然災害能力,不能不使其畜牧業發展受到重大影響。
工藝和文化
契丹人在荒漠的草原上築起都城、市鎮。而其遊牧的生活方式決定了皇帝的巡狩制,捺缽(契丹語「行宮」的音譯)是處理政務的行政中心。遼設南面官和北面官雙軌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使漢人為其開墾農田,形成契丹特有的農牧混合經濟。
遼代的冶鐵業發達,發掘出土鐵製的農業工具、炊具、馬具、手工工具可與中原的產品相媲美。遼代的鎏金、鎏銀、染織、造馬具、制瓷以及造紙等手工業門類齊全,工藝精湛。契丹鞍與端硯、蜀錦、定瓷被並列為「天下第一」。
陳國公主與駙馬墓、耶律羽之墓等貴族墓葬出土的精美金銀器都反映出契丹獨特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工藝技術水平。遼瓷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缸瓦窯村窯是一處目前所知遼代最大的古瓷窯遺址,可生產白釉、單釉和三彩釉瓷以及宮廷所用的官窯器物。
瓷器的造型可分為中原式和契丹式兩類,中原式仿造中原的風格燒造,有碗、盤、杯、碟、盂、盒、壺、瓶等,契丹式則仿造本族習慣使用的皮製、木製等容器樣式燒造,器類有瓶、壺、盤、碟,造型獨具一格。
如在內蒙古翁牛特旗廣德公鄉遼墓出土的雙猴綠釉雞冠壺和龍首綠釉雞冠壺就是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模式,在壺體側邊作出仿皮革縫製的痕跡,此類壺是契丹民族特有的生活器皿。目前分散到世界各地博物館,並作為博物館規模標誌的,高達兩米的大羅漢瓷像,就是遼代產品,是從河北省易縣附近山洞中被外國人盜走的。
教育方面實行設學養士和科舉取士。契丹的詩詞既有氣勢磅礴之句,也有清新優美之詞。遼代盛行佛教,從山西應縣木塔佛像中發現的丹藏、佛經、和佛畫,河北豐潤縣天寶寺塔發現的佛經,內蒙古巴林右旗釋迦佛舍利塔中發現的佛經,堪稱佛教藝術瑰寶。
繪畫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耶律倍畫的<射騎圖>、胡環的<卓歇圖>、無名氏的<秋林群鹿圖>、<丹楓呦鹿圖>等名畫,均為曠世珍寶。雕塑作品刀法遒勁,栩栩如生。建築藝術主要體現在佛塔和佛寺。
山西省靈丘縣覺山寺西塔院中的覺山寺塔、北京市天寧寺塔、遼寧省遼陽白塔、海城析木城金塔造型美觀,是遼代最流行的密檐塔中的傑出代表作品。河北薊縣獨樂寺的觀音閣兼唐代和宋朝之長處,雄健壯麗。遼的醫藥久負盛名,<脈訣>和<針灸書>中的治療方法至今仍應用在臨床實踐中。
契丹人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與漢人迥然不同。服裝通常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褲腳放靴筒內。女人袍內著裙,亦穿長筒皮靴。腰外系蹀躞帶,上掛金玉、水晶和琥珀等飾件,還有隨時可用的火石、筷子、餐具刀等。契丹人髮型怪異,無論男女皆髡髮。男子在兩鬢各留一綹頭髮,別處的頭髮全剃光。
婦女僅剃沿前額邊的頭髮。契丹人住所為氈帳,皇帝的御帳稱為捺缽。婚俗特點是娶親不論輩分,近親結婚、離婚和再嫁均不受限制。契丹貴族盛行厚葬,遼陳國公主駙馬合葬墓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契丹大貴族墓葬,出土的兩套有金花銀枕、鎏金銀冠、金面具、銀絲網絡、金花銀靴組成的殯葬服飾,完整的體現了貴族的殯葬習俗。耶律羽之墓室豪華富麗,天下奇珍瑰寶盡匯其中。
契丹文字
在文化上,契丹人依照漢字創造了兩種類型不同的文字,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契丹族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民族,據史書記載,契丹原來沒有文字,建立的遼王朝後,由於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發展的需要和民族意識的覺醒,曾參照漢字的形體結構,先後創製了兩種契丹文字,即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用以記錄契丹語。
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的區別不是因為字寫得大小,而是因為創製時間的先後和拼音程度的強弱。先創製的拼音制度不太完備的稱大字,後創製的拼音形式比較完備的稱小字。
公元920年春正月,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令創製契丹大字,秋9月製成,詔令頒發。這種大字是採用漢字加以簡化或增添筆劃而成的。解放前遼慶陵出土的「哀冊」上所寫的文字,都是大字。後來在慶陵壁畫上和許多遼代陶器上,也發現這種契丹大字。
契丹小字,據史載是皇子迭刺創製的。解放後,遼寧錦西縣狐山遼蕭孝忠墓所出土的墓誌和義縣、建平縣所出土的銅器、銀器上的契丹文字,就是這種契丹小字。
契丹文字使用了好幾百年,但因通讀不易,所以並沒有深入民間,可是,它極大地影響了西夏和女真文字,是契丹族對文化的一大貢獻。
消失與後裔
史學界只能推測幾百萬契丹人的命運大致有三種:
第一、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漸漸忘記了自己的族源,與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
第二、西遼滅亡後,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遷移到了伊朗克爾曼地區,被完全伊斯蘭化。
第三、金、蒙戰爭爆發後,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並在隨蒙古軍隊東征西討,擴散到了全國各地。
元代蒙古人建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帝國時,連年征戰,頻繁用兵的契丹人被征服,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較大的族群,如達斡爾族作為民族續存保留下來,有的則被當地人同化了。經過不斷地遷徙、隔離和融合,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國北方的民族,如漢族、女真族、蒙古族等。
據考證,目前的達斡爾族可能是契丹族的後裔,另外在中國西南有家譜的家族中,有根據家譜記載,是隨蒙古軍隊出征而留在當地的契丹後裔,已經漢化和當地居民融合了。達斡爾、阿、莽、蔣氏"本人"都是契丹後裔。雲南「本人」猶如湖南桃源縣的維吾爾族人均是元代不同民族的官兵落籍於當地而保存着原來民族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