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第四十八章 人生奇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天龙八部·第四十八章 人生奇变出自《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完成。前后共有三版,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
这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1]
正文
乔峰心下盘算:“唯一的法子,是抓到一名少林僧人,逼他带我去见玄苦师父,见到之后,我再说明种种不得已之处,向他郑重陪罪。但少林僧人大都尊师重义,倘若以为我去寻玄苦大师是要不利于他,只怕宁死不屈,决计不肯说出他的所在。嗯,我不妨去厨下找一个火工来此带路,可是这些人却又未必知道我师父的所在。”
他一时彷徨无计,每经过一处殿堂厢房,便俯耳到窗外听听,盼望能得到什么线索。仗看身手矫捷,他身子虽是长大魁伟,但窜高伏低,直似灵猫,竟没给人知觉。一路如此听去,待行到一座小舍之旁,忽听得窗内有人说道:“方丈有要事奉商,请师叔即到‘证道院’去。”另一个苍老的声音道:“是!我立即便去。”乔峰心想:“本寺方丈集人商议要事,我师父想来也一定要去!我跟著此人上‘证道院’去,便能见到我师父了。”只听得“呀”的一声,板门推开,出来两个僧人,年老的一个向西,年少的匆匆向东,想是再去传人。乔峰心想方丈既要请到这老年僧人前去商议要事,此人行辈身份必高,少林寺不同别家寺院,凡行辈高者,武功亦必高深。他不敢紧随其后,只是望著他的影子,远远跟随。眼见他越走越西,直走到最西的一座屋宇之中。乔峰待他进了门,才绕著圈子走到那屋子后面,听明白四周无人,方始伏到窗下。他心中又是悲愤,又是恚怒,自忖:“乔峰行走江湖以来,哪一件事不是光明磊落,大模大样?今日却迫得我这等偷偷摸摸,万一行踪败露,乔某一世英名,这张脸却往哪里搁去?”但随即转念又想:“唉,想当年师父每晚下山授我武艺,纵然大风大雨,亦从来不停一晚。这等重恩,我便是粉身碎骨,亦当报答,何况小小的羞耻侮辱?”
只听得前面门外脚步声响,先后又来了四人,过不多时,又来了两人,窗纸上映出人影,一共有十余人,都群集一间堂中。乔峰心想:“倘若他们商议的是少林派中的机密要事,给我偷听入耳,我虽非有意,总是不妥。还是离得远些,别要听人私秘的为是。师父若在堂中,这里面高手如云,任他多厉害的凶手也伤他不著,待会儿集议已毕,一一散出,我便可设法私下和他相见,禀明一切。”正想跟步走开,忽听得堂中十余个僧人一齐念起经来。乔峰不懂他们念的是什么经文,只是听得出声音庄严肃穆,有几个人的声音中又颇有悲苦之意。这一段经文念得甚长,他渐觉不妥,寻思:“他们似乎是在做什么法事,又或是参禅研经,我师父或者不在此处。”一侧耳细听,果然在众僧齐声诵经的声音之中,听不出有玄苦大师那沉著厚实的嗓音在内。 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再等一会,只听得诵经之声止歇,一个威严的声音说道:“玄苦师弟,你还有什么话要说么?”乔峰听到“玄苦师弟”这四个字,心下大喜:“师父果在此间,他老人家也是安好无恙。”只听得一个浑厚的声音说起话来,乔峰听得明白,正是他的受业师父玄苦大师,但听他说道:“小弟受戒之日,先师给我取名玄苦。想那佛家八苦,乃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小弟勉力脱此八苦,只能渡己,不能渡人,说来惭愧,这‘怨憎会’的苦,原是人生必有之义,小弟力求解脱,愿师兄和众位师弟、师侄助我。”乔峰听他说话声音十分平静,中气充沛,显然这十余年中师父的内力修为也是大有精进,不禁暗暗为他欢喜。只是他听说的这一番话,都是佛家的言语,到底是何意义,乔峰一时也弄不明白。 又听那威严的声音说道:“玄悲师弟数月前命丧奸人之手,咱们全力追拿凶手,似违我佛勿嗔勿怒之戒。然降魔诛奸,是为普救世人,我辈学武,本意原为宏法广德……”
乔峰心道:“这声音威严之人事想必是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师了。”只听他继续说道:“……除一魔头,便是救却无数世人。师弟,那人可是姑苏慕容么?”乔峰心道:“这事又牵缠到了姑苏慕容氏身上。颇闻道路传言,少林派玄悲大师之圆寂乃是遭人暗算,难道他们也疑心是慕容公子下的毒手?”只听玄苦大师说道:“方丈师兄,小弟不愿多增罪孽,让师兄和众位师弟、师侄为我操心。那人若能放下屠刀,自然回头是岸,他若执迷不悟,唉,他也是徒然自苦而已。此人形貌如何,那也不必说了。” 方丈玄慈大师说道:“师弟大觉高见,做师兄的太过执著,颇落下乘了。”玄苦道:“小弟此刻想静坐片刻,默想忏悔。”玄慈道:“是!师弟多多保重。”只听得板门呀的一声打开,一个高大瘦削的老僧当先缓缓走出。他行出丈许,后面鱼贯而出,共是一十七名僧人。这十八位僧人都是身披大红袈裟,双手合什,低头默念,神情极是庄严。待得众僧远去,屋内寂静无声,乔峰为这周遭的情境所慑,一时不敢现身叩门,忽听得玄苦大师说道:“佳客远来,何以徘徊不进?”乔峰吃了一惊,自忖:“我屏息凝气,旁人纵然和我相距咫尺,也未必能察觉我潜身于此。师父耳听如此,竟似有‘天耳通’的神通。”当下恭恭敬敬的走到门口,说道:“师父安好,弟子乔峰叩见师父。”
玄苦轻轻“啊”了一声,道:“是峰儿?我这时正在想念你,只盼和你会见一面,快进来。”声音之中,充满了喜悦之意。乔峰大喜,抢步而进,便即跪下叩头,说道:“弟子平时少有侍奉,多劳师父挂念。师父清健,孩儿不胜之喜。”说著抬起头来,仰目瞧向玄苦。玄苦大师本来脸露微笑,油灯照映下见到乔峰的脸,突然间脸色大变,站起身来,颤声道:“你……你……原来便是你,你便是乔峰,我……我亲手调教出来的徒儿?”但见他脸上又是惊骇,又是痛苦,又混和著极大的怜悯惋惜。乔峰见师父瞬息间神情大异,心中也是惊讶之极,道:“师父,孩儿便是乔峰。”玄苦大师道:“好,好,好!”连说三个“好”宇,便不说话了。乔峰不敢再问,静待他有何教训指示,哪知等了良久,玄苦大师始终不言不语。乔峰再看他脸色,只见他一副神气和适才全然的一模一样,不禁吓了一跳,伸手去摸他手掌时,但觉一片冰冷,再探他鼻息,原来早已气绝多时。这一下乔峰自是吓得目瞪口呆,脑海中一片混乱:“师父一见我,就此吓死了?决计不会,我又有什么可怕?多半他是早已受伤。”可是却又不敢去检视他的身子。他定了定神,心意已决:“我若此刻悄然避去,岂是乔峰铁铮铮好汉子的行迳?今日之事,纵有万般凶险,也当查问个水落石出。”他走到屋外,朗声叫道:“方丈大师,玄苦师父圆寂了。玄苦师父圆寂了。”他中气充沛,这两句呼声远远传送出去,山谷鸣响,阖寺俱闻。呼声虽然是雄浑,却是极其悲苦。
玄慈方丈等一行人尚未回归各自的居室,猛听得乔峰的呼声,一齐转身,快步回到“证道院”来。只见一条长大汉子站在院门之旁,伸袖拭泪,众僧均觉奇怪。玄慈合十问道:“施主何人?”他关心玄苦安危,不等乔峰回答,便抢步进屋,只见玄苦僵立不倒,更是一怔。众僧一齐进来,垂首低头,诵念经文。乔峰最后进屋,双膝跪地,暗暗祷祝:“师父,弟子报讯来迟,你终于还是遭人毒手。弟子和那奸人的深仇,又深一层。”玄慈念经已毕,打量乔峰,又间:“施主是谁?适才呼叫的便是施主吗?”乔峰道:“弟子乔峰,弟子见到师父圆寂,悲痛不胜,以致惊动方丈。”
玄慈听到乔峰的名字,吃了一惊,道:“施主便是丐帮的……前任帮主么?”乔峰听到他说“丐帮的前任帮主”这七个字,心想:“江湖上的讯息传得好快,他既知我不是丐帮的帮主,自也知道我被逐出丐帮的原由。”说道:“正是。”玄慈道:“施主何以夤夜闯入敝寺?又怎生见到玄苦师弟圆寂?”乔峰心有千言万语,一时不知如何说明才好,只得道:“玄苦大师是弟子的授业恩师,弟子得知……”第二句话还没接下去,玄慈方丈便拦住话头,道:“什么?玄苦师弟是你的授业师父?施主难道是少林弟子,那……那太奇怪了。”要知乔峰名满天下,武林中谁都知道他是汪帮主的嫡传弟子,他的武功与少林派绝不相干,这时他自称为少林弟子,玄慈大师几乎要斥为“荒唐”,只是尊重他的身份,这才将“荒唐”二字,改为“奇怪”。乔峰道:“此事说来话长,但不知我恩师受了什么伤,是何人下的毒手?”玄慈方丈垂泪道:“玄苦师弟受人偷袭,胸间吃了人一掌重手,肋骨齐断,五脏破碎。仗著内功深厚,这才支持到此刻。咱们问他敌人是谁,他说并不相识,又问他形貌年岁。他却说道佛家八苦,‘怨憎会’乃是其中一苦,既是遇上了冤家对头,正好就此解脱,凶手的形貌,他决计不说。”乔峰恍然而悟:“原来适才众僧已知师父身受重伤,念经诵佛,乃是送他西归。”他虎目含泪,说道:“众位高僧慈悲为念,不记仇冤,弟子是俗家人,务须捉到这下手的凶人,千刀万剐,替师父报仇,想贵寺门禁森严,不知那凶人如何能闯得进来?”
玄慈沉吟未答,一名身子极矮的老僧忽然冷冷的道:“施主闯进少林,咱们没能阻拦察觉,那凶手当然也能自来自去,如入无人之境了。”乔峰躬身抱拳,说道:“弟子以事在紧迫,不及在山门外通传来见,多有失礼,还恳请诸位师父见谅。弟子与少林渊源极深,决不敢有丝毫轻忽冒犯之意。”他最后那两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少林派失了面子,我也连带丢脸。要知他闯入少林后院,直到自行呼叫,才有人看见,这件事传将出去,于少林派的颜面实是大有关连。正在这时,一个小沙弥双手捧著一碗热气腾腾的药,匆匆进来,向著玄苦的尸体道:“师父,请用药。”原来他是服侍玄苦的沙弥,在“药王院”中煎好了一服本寺灵效之极的疗伤圣药“九转金刚汤”,送来给师父用,他见玄苦直立不倒,不知已然身死。乔峰心中悲苦,哽咽道:“师父他……”那小沙弥转头向他瞧了一眼,突然大声惊呼:“是你!你……又来了!”呛啷一声,药碗失手掉在地下,瓷片药汁,四散飞溅。那小沙弥向后跃开两步,靠在墙上,尖声道:“是他,打师父的便是他!他这么一叫,众人无不大惊。乔峰更是惶恐,大声道:“你说什么?”那小沙弥不过十二、三岁年纪,见了乔峰十分害怕,躲到了玄慈方丈身后,拉住他的衣袖,叫道:“方丈,方丈!”玄慈道:“青松,不用害怕,你说好了,你说是他打了师父?”小沙弥青松道:“是的,他用手掌打师父的胸口,我在窗口看见的。师父,师父,你打还他啊。”直到此刻,他兀自未知玄苦已死。
玄慈方丈道:“你瞧得仔细些,别认错了人。”青松道:“我瞧得清清楚楚的,是这般穿著灰布直缀,方的脸,眉毛这般上翘,大口大耳朵,正是他。师父,你打他,你打他。”乔峰突然之间,一股凉意从背脊上直泻下来:“是了,那凶手正是装扮作我的模样,意图嫁祸于我。师父听到我回来,本极欢喜,但一见到我脸,见我和伤他的凶手一股形貌,这才说道:“原来便是你,你便是乔峰,我亲手调教出来的徒儿。”师父和我十余年不见,我自孩童变为成人,相貌早不同了。” 乔峰再想到玄苦大师临死之前连说的那三个“好”字,当真是心如刀割:“师父中人重手,不知敌人是谁,待见到我时,认出我和凶手的形貌相似,心中大悲,一恸而死。师父身受重伤,本已垂危,自是不会细想:倘若当真是我下手害他,何以第二次又来相见。”忽听得人声喧哗,一群人快步奔来,到得“证道院”外止步不进,两名僧人躬著身子,恭恭敬敬的进来,正是在少室山脚下和乔峰交过手的持戒、守律二僧。那持戒僧只说得一声:“禀告方丈……”便已见到乔峰,脸上露出惊诧愤怒的神色,呆呆的瞪目而视,不如他何以竟在此处。
玄慈方丈神色庄严,缓缓说道:“施主虽已不在丐帮,终是武林中的成名人物,今日驾临敝寺,出手击死玄苦师弟,不知所为何来,还盼指教。” 乔峰长叹一声,突然间对著玄苦拜伏在地,说道:“师父师父,你临死之时,还道是弟子下手害你,以致饮恨而殁。弟子虽万万不敢冒犯师父,但奸人所以加害,正是因弟子而起。弟子今日一死以谢恩师,殊不足惜,但从此师父的大仇便不得报了。弟子有犯少林尊严,师父恕罪。”拜祝已毕,突然闻呼呼两声,吐出两口长气,堂中的两盏油灯应声而灭,堂中登时漆黑一团。 乔峰出言祷祝之时,心下早已盘算好了脱身之策。他一吹灭油灯,左手一掌拍出,击在守律僧的背心,这一掌全是阳刚之力,不伤他内脏,但将他一个肥大的身躯拍得穿堂破门而出。 黑暗中群僧听得风声,都道乔峰出门逃走,各自使出擒拿手法,抓向守律僧身上。
众僧都是一般的心思,不愿下重手将乔峰打死,要擒住了详加盘问,到底害死玄苦大师所为何来,中间蕴藏著什么大阴谋。这十余位高僧均是少林寺中第一流的好手。是少林寺的第一流好手,自也是武林中的第一流好手。 各人的擒拿手法并不相间,却各有独到之处。一时之间,擒龙手、鹰爪手、虎爪功、金握指、握石掌……各种各式少林派的擒拿手法,都抓在守律僧的身上。 这些高僧的武功也真了得,黑暗中单听风声,认穴不差厘毫。那守律僧这一下便吃足了苦头,霎时之间,周身各处要穴上著了各种各样的擒拿手法,身子凌空而悬,竟不落地。这等经历,只怕自古以来,从未有人受过。 这些高僧身在本寺,又均是大有身份职司之人,身边自不会携带火种。然这些人阅历既深,应变的手段自也甚是了得,一察觉情势不对,当即有人飞身上屋,守住屋顶,证道院的各处通道和前门后门,片刻间便有高手僧人占住要处,别说乔峰是一条长大汉子,他便是化身为一只麻雀,只怕也难以逃脱。
不多时小沙弥青松取过火刀火石,点燃了堂中油灯,众僧立即发觉是抓错了守律僧。 达摩院首座玄难大师传下号令,全寺僧众各守原地,不得乱动,须知群僧均想乔峰胆子再大,也决不敢孤身闯进少林寺这龙潭虎穴来杀人,必定另有强援,说不定乘乱另有图谋,中了他们调虎离山之计。 证道院中的十余高僧和持戒僧所率领的一干僧众,则在证道院邻近各处细搜,几乎每一块石头都翻了转来,每一片草丛都有人用棍棒拍打。 这么一来,众位大和尚虽说慈悲为怀,有好生之德,但青蛇、地鼠、蚱蜢、蚂蚁却也误伤了不少。
忙碌了一个多时辰,只差著没将土地挖翻,哪里找得著乔峰?各人都是暗暗称奇。当下将玄苦大师的法体移入“舍利院”中火化,将守律僧送到“药王殿”去用药治伤,群僧垂头丧气,相对默然,都觉这一次的脸实在丢得厉害。 少林寺高手群集,以这十余位高僧的武功声望,每个人在江湖上都叫得出响当当的字号,竟让乔峰赤手空拳、独来独往,别说擒拿,连他如何逃走也是摸不著半点头脑。 到底乔峰躲在何处?说穿了却是毫不稀奇,原来乔峰料到群僧不见自己,定然四处追寻,但于适才聚集的室中,却决计不会著意。是以将守律僧一掌拍出之后,身子一缩,悄没声的钻到了玄苦大师生前所睡的床下,十指插入床板,将身子紧贴于床板之下。 虽然也有人向床底匆匆一瞥,却看不到他。待得玄苦大师的法体移出,执事僧将证道院的板门带上,更没人进来了。 乔峰横卧于床底,耳听得群僧扰攘了半夜,人声渐息,寻思:“等到天明,脱身又不易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当下从床底悄悄钻将出来,轻推板门,一闪便到了树后,那证道院是在少林寺的极西之处,只须更向西行,即入丛山。
乔峰外貌豪迈,内心却甚是精细,心想此刻人声虽止,但少林众高僧是何等样人物,岂能就此罢休,放松戒备? 自己在寺西失踪,群僧看守最严的,必是寺西通向少室山的各处山径。本来他只要一出少林寺,群僧人手分散,再想拦截,那是大大的不易,但他极不欲与少林僧众劲手,只盼日后擒到真凶,带入寺来,说明原委。 今日多与一僧动手,多胜一人,便是多结一个无谓的冤家,至于自己失败,那更是不堪设想了。他略一盘算,心想最稳妥的途径,反是穿寺而过,从东方离寺。 当下矮著身子,在树木遮掩下闪跃而行,横越过四座院舍,躲在一株菩提树之后,忽见对面树后伏著两僧。 那两名僧人丝毫不劲,黑暗中绝难发觉,只是乔峰眼光尖利,见到一僧手中所持戎刀上的闪光。
他心道:“好险!我刚若是走得稍快,行藏非败露不可。”他在树后守了一会,那两名僧人始终不动,这一个“守抹侍兔”之策倒是十分厉害,自己只要一动,便给二僧发见,可是又不能长期僵持,始终不动。 他略一沉吟,便从地下拾起一块小石子,伸指弹出。他这弹指的劲道使得甚是巧妙,初缓后急,石子飞出时无甚声音,到得七八丈外,却是破空之声甚厉,击在一株树的树干上,啪的一响,发出异声。那二僧矮著身子,疾向那树扑去。 乔峰待二僧越过自己,身形飞起,翻入了身旁的院内,月光下瞧得明白,一块匾额上写著“菩提院”三字。 他知道那二僧不见异状,定然去而复回,当下更不停留,直趋后院。穿过菩提院的前堂,斜身奔入后殿。
一瞥眼间,只见一条大汉的人影迅捷异常的在身后一闪而过,身法之快,真是罕见。 乔峰吃了一惊:“好身手,这人是谁?”回掌护身,回过头来,不由得哑然失突,只见对面也是一条大汉一掌斜立,护住面门,含胸拔背,气凝如岳,原来后殿的佛像之前,安著一座屏风,屏风上装著一面极大的铜镜,擦得晶光铮亮,镜中将自己的人影照了出来,铜镜上镌著一首禅偈道:“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乔峰一笑回首,正要举步,猛然间心头似被什么重力的东西撞了一下,登时呆了,他只知在这一霎时间想起了一件异常重要的事情。 但到底是什么事,却又难以明白。他怔立片刻,无意中回头又向铜镜瞧了一眼,看到自己的背影,猛地省悟:“我不久之前曾见过我自己的背影,那是在什么地方?我又没见过这般大的铜镜,怎能如此清晰的见到我的背影?”正自出神,忽听得院外脚步声响,有数人走了进来。
乔峰百忙中无处藏身,见殿上并列著三尊佛像,当即窜上神座,躲到了第三座佛像身后。听那脚步声共是六人,排成两列,并肩来到后殿,各自坐在一个蒲团之上。 乔峰从佛像后窥看,见那六人都是中年僧人,只听左首第一人说道:“师父有命,看守检点菩提院经书,以防敌人偷盗。” 那僧人说了这句话,其余的僧人寂然无语。 乔峰心想:“我此刻窜向后殿,这六僧若是武功平平,那便不致发见,但只要其中有一人内功深湛耳目聪明,就能知觉。我且静候片刻再说。”忽听得右首一僧道:“师兄,这菩提院中空荡荡地,有什么经书?师父叫咱们来看守什么?” 左首的僧人微微一笑,道:“这是菩提院的秘密,多说无益。”右首的僧人道:“哼,我瞧你也未必知道。”
左首的僧人受激,道:“我怎么不知道?‘身如拂尘’……”他说了这半句话,蓦地惊觉,突然住口不言。 右首的僧人问道:“什么叫做‘身如拂尘’?”坐在第二个蒲团上的僧人道:“智清师弟,你平时从来不多嘴多舌,怎地今天问个不休?你要知道菩提院的秘密,去问你自己师父吧。” 那名叫智清的僧人便不再问,过了一会,道:“我到后面方便去。”说著便站起身来。他自右首走向左边的侧门,经过自左数来的第五名僧人的背后时,右脚一起,便踢中了那僧人后心的“悬枢穴”。 那悬枢穴是在人身第十三脊椎之下,那僧人在蒲团上盘膝而坐,悬枢穴正在蒲团边缘,被智清足尖踢中,身子缓缓向右倒去。 这智清出足极快,却又悄无声息,踢了那人穴道后,跟著便去踢那第四僧的“悬枢穴”,接著又踢第三僧,霎时之间,连踢了三僧。 乔峰在佛像之后看得明白,心下大奇,不知这些少林僧何以自起内阋。只见那智清伸足又踢左首第二僧,足尖刚踢上他穴道,那被他踢中穴道的三僧之中,有两僧从蒲团上跌了下来,脑袋撞到殿上砖地,咯咯有声。 左首那僧吃了一惊,一跃而起,一瞥眼见到智清一足将他身右的僧人踢倒,更是惊骇,叫道:“智清,你干什么?”
智清指著外面道:“你瞧,是谁来了?”那僧人掉头向外张望,智清飞起一脚,往他后心疾踢。 这一脚出足极快,本来非踢中不可,但对面铜镜将这一脚偷袭的方位时刻,照得清清楚楚,那僧闪起斜身一避,反手还了一掌,叫道:“你反了么?”智清出掌如风,斗到第八招时,那僧人小腹上中了一拳,跟著又给踩了一脚。乔峰见智清的招数以阴柔险狠见长,殊非少林派的家数,心下更奇。 那僧人情知不敌,大声呼叫:“有奸细,有奸细……”智清跨步上前,一拳举中他的胸口,那僧人登时晕倒。 智清打倒了五僧,即行奔到铜镜之前,伸出右手食指,在铜镜旁那二十个偈文中的第一个“身”字上揿了一揿。乔峰从铜镜之中,见他脸有喜色,跟著又在第七个“如”字上揿了一下。 乔峰心想:“那僧人说什么秘密是‘身如拂尘’,那么他跟著要掀‘拂’字和‘尘’字了。” 果然智清伸出手指,先在“拂”字上一揿,又在“尘”字上一揿。他手指未离“尘”字,只听得轧轧声响,那面铜镜已缓缓翻起。
乔峰这时如要脱身而走,原是良机,但他好奇心起,要看个究竟,为什么这少林僧要戕害同门,铜镜后面又有什么东西,说不定这事和玄苦大师被害之事有关。左首第一僧被智清击倒之前曾大声呼叫,少林寺中正有百余名僧众在四处巡逻,一听得叫声,那时纷纷赶来。但听得菩提寺东南西北四方都有不少脚步声传到。 乔峰心下犹豫:“这许多和尚赶来,莫要给他们发见了我的踪迹。”但想群僧一到,目光都射向智清,自己脱身之机甚大,也不必急于逃走。只见智清探手到铜镜后的一个小洞中去摸索,却摸不到什么。便在这时,从北而来的脚步声已近了菩提院的院门。 智清脸现失望之色,正想离开,忽然想起一事,矮身往铜镜的背面一张,低声叫道:“在这里了!”伸手从铜镜背面摘下一个小小的包裹,揣在怀里,便想觅路逃走,但这时四面八方,群僧大集,已无去路。[2]
创作背景
《天龙八部》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完成(部分内容曾由倪匡代笔撰写)。故事背景设定在宋哲宗时期。金庸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部分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书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杜撰和改造。在创作《天龙八部》时,金庸对民族矛盾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有了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处理方式,即不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而是升华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考虑,更多的倾向于和平主义和民族的和睦与团结,从而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矛盾,对战争与和平有了崭新的思考。
作者简介
金庸,男,生于中国 浙江省 海宁县 袁花镇。1929年5月入读家乡海宁县袁花镇小学,先就读于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嘉兴一中),为写讽刺训导主任的文章被开除,转学去了衢州。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学毕业,1944年考入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赴上海东吴法学院修习国际法课程。 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
自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开始至1972年的《鹿鼎记》正式封笔,他共创作了十五部长、中、短篇小说。其作品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起伏,有豪侠气概,有儿女柔肠,有奇招异法,凡此种种,引人入胜。曾被多次拍摄、制作成影视作品、电脑游戏,对当代青年的影响极其广泛。他也曾以林欢作笔名,为长城电影公司编写剧本,更曾合作导演过两部电影,也曾以姚馥兰为笔名撰写电影评论。 早年在香港 《大公报》、《新晚报》和长城电影公司任职。后创办香港《明报》、新加坡《新明日报》和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形成《明报》集团公司。查良镛先生五十年代中期起应报社之约,开始写作连载性的武侠小说。到七十年代初写完《鹿鼎记》而封笔,共完成了十五部。他曾用其中十四部书名的第一个字串在一起,编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对联。
他的小说既继承了传统白话小说的语言风格,又对旧式武侠小说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手法作了全面的革新。这些作品以古代生活为题材,却体现出现代精神,同时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而赢得亿万读者的喜爱,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金庸不仅是杰出的小说大师,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社评家。他写有近两万篇社评、短评,切中时弊,笔锋雄健犀利,产生了很大影响,曾被人赞誉为“亚洲第一社评家”。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2018年10月30日,在中国香港逝世,享年94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