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津清真南大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津清真南大寺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曾進行擴建,禮拜殿加大到30餘間。嘉慶六年(1801年)第二次擴建,據禮拜殿前廈懸掛《本原共溯》匾跋文記載「封翁石義廣以寺狹且朽宜修,首先捐助,眾鄉老有餘者捐資,不足者出力,兼有人力錢力並出者,莫不鼓舞從事,七年冬工程始竣」。以後,又進行多次續建工程。咸豐二年(1852年),建石制群廊護台和300餘平方米沐浴室。同治四年(1865年)建兩個亭式樓閣和北南二道門樓、光緒三十一年(1905)於大門對面修建了高大照壁。宣統元年(1909年)在禮拜殿前院內兩側各建一座石碑。

中文名稱 天津清真南大寺

地理位置 天津市紅橋區針布街清真巷

郵 編 300120

時 期 明代

清真寺歷史

在天津舊城西北角,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雄偉壯觀的建築。它位於回族聚居區中心,占地面積7.5畝,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清真大寺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曾進行擴建,禮拜殿加大到30餘間。嘉慶六年(1801年)第二次擴建,據禮拜殿前廈懸掛《本原共溯》匾跋文記載「封翁石義廣以寺狹且朽宜修,首先捐助,眾鄉老有餘者捐資,不足者出力,兼有人力錢力並出者,莫不鼓舞從事,七年冬工程始竣」。以後,又進行多次續建工程。咸豐二年(1852年),建石制群廊護台和300餘平方米沐浴室。同治四年(1865年)建兩個亭式樓閣和北南二道門樓、光緒三十一年(1905)於大門對面修建了高大照壁。宣統元年(1909年)在禮拜殿前院內兩側各建一座石碑。解放以後,於196O年曾進行過一次較大修繕。後來,經過十年動亂和1976年地震,這座伊斯蘭教的瑰寶明珠,幾乎被毀殆盡。1979年,全面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復開放清真大寺,再次明確清真大寺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政府撥款40餘萬元,將該寺修葺一新,使這座古建築重放異彩。

清真寺布局

清真大寺古建築群,以禮拜殿為主體,東邊配蓋對廳,北南有講堂和耳房,互相映襯[1] 。大門兩旁有兩道院牆、兩道門樓,門樓皆為磨磚對縫,過木上方鑲嵌着精緻的磚雕藝術。大門外有鐵柵欄圈圍,對面有大照壁。禮拜殿後殿並排矗立着五個享式樓閣。整個建築群布局緊湊,結構完整,錯落有致。禮拜殿建築面積89O平方米,前廈11O平方米,共計1000平方米,能容納千人作禮拜。大殿建築採用「勾連搭」式,由四組單體建築連結成一個整體。前臉是卷棚式前廈,接着是兩組四面坡式的廡殿頂大殿。後殿屋頂上有五個亭式樓閣,中間為八角式樣,其餘四個樓閣皆為六角式樣,南邊樓閣所懸匾額為「望月」,北邊樓閣所懸匾額為「喧峙」。五個樓閣頂端各有一個寶頂。殿堂正脊、垂脊皆鑲嵌着磚雕花飾。殿內樑柱上懸掛着18塊阿文匾額、4副阿文楹聯,莊嚴肅穆。

視頻

天津第一的牛肉餡餅20元一張清真南大寺旁 皮薄肉厚 食客絡繹不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