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接骨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接骨丹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907905&sid=7129749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大接骨丹 漢語拼音:Dà Jiē Gǔ Dān |
大接骨丹,中藥名。為山茱萸科植物有齒鞘柄木ToricelliaangulataOliv.var.Intermedia(Harms)Hu的根、根皮、樹皮及葉。具有活血舒筋,祛風利濕的功效。主治跌打瘀腫,筋傷骨折,閉經,風濕痹痛,胃痛,腹痛泄瀉,水腫。[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大接骨丹
拼音名:Dà Jiē Gǔ Dān
英文名:Root or flower of Toothedleaf Torricellia
別名:水冬瓜木、清明花、接骨丹、接骨草樹、水冬瓜、水五加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orricellia angulata Oliv.var.intermedia(Harms) Hu[T.inetrmedia Harms ex Diels]
出處
出自《雲南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有齒鞘柄木的根、根皮、樹皮及葉。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8m。樹皮灰色;老枝黃灰色,有長橢圓形皮孔及半環形的葉痕。葉互生;葉柄長約5cm,基部擴大成鞘包於枝上;葉片膜質或紙質,闊卵形或近於圓形,長6-15cm,寬5-15cm,有裂片5-7,裂片的邊緣有齒牙狀鋸齒,掌狀脈5-7條,達於葉緣,在兩面均凸起。總狀圓錐花序頂生,下垂,雄花序長5-30cm,密被短柔毛;雄花的花萼管倒圓錐形,裂片5;花瓣5,長圓披針形,先端鈎狀內彎;雄蕊5,與花瓣互生;花盤墊狀,圓形,中間有3枚退化花柱;花梗纖細,近基部有2枚長披針形的小苞片;雌花序較長,常達35cm;花萼管狀鐘形,裂片5,披針形,無花瓣及雄蕊;子房倒卵形,3室,與花萼管合生;花梗細圓柱形,有小苞片3。果實核果狀,卵形,直徑4mm,藥柱宿存。花期4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00-1800m的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
味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舒筋;祛風利濕。主跌打瘀腫;筋傷骨折;閉經;風濕痹痛;胃痛;腹痛泄瀉;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呀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 1.《貴州民間方藥集》:根:搗爛外敷,消傷腫,接骨;浸酒內服,可舒筋活血。
- 2.《貴州草藥》:根皮、花、葉:調血,接骨,補虛,解熱,平喘。治骨折,婦女干血癆,扁桃腺炎,哮喘,跌打損傷。[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