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司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司马

大司马,古代官名,职责是掌邦政。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东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第一品。南北朝或置或不置,北朝魏、齐的大司马与大将军并为"二大",典武事,亦在三公之上。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 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基本信息

名称 大司马   职责  掌邦政
性质 古代官名 朝代 

官职由来

大司马是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周礼》以大司马为夏官之长。"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应劭曰:"司马,主武也,诸武官亦以为号"(《百官公卿表》)。韦昭《辨释名》曰: "大司马,马,武也,大总武事也。大司马掌军,古者兵车一车四马,故以马名官。训马为武者,取其速行也。"

发展历史

先秦时期

在唐虞商周时代,有武事则以大司马掌之,而在平常则仍置大司马以备不虞,负责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如黄帝时大司马容光,西周大司马姜子牙(吕尚、姜尚),齐国大司马田穰苴(司马穰苴)。

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周)文王以太公望为灌坛令。期年,风不鸣条。文王梦一妇人…文王觉,召(姜)太公问之。是日果有疾雨暴风,从太公邑外而过。文王乃拜太公为大司马。"

《春秋运斗枢》称:"黄帝与大司马容光观,凤凰衔图置黄帝前;黄帝得龙图。" 秦代时期

秦代在中央政府中设立太尉,不置大司马。秦王政登基后,改设三公九卿。三公即为丞相、御史大夫、及太尉,分别为辅政,监察及治军领兵。但秦朝并没有设置太尉的具体人选,也就是形同虚设。

西楚国


项羽封龙且为大司马。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与季布、钟离昧、英布等人为楚军大将。官拜西楚国大司马。龙且自幼与项羽一起长大,情若兄弟。随项羽叔父项梁起义,每战皆亲身奋战杀敌,深得项羽信任。大司马在西楚也是最高武职。

西汉时期

西汉初在中央政府中设立太尉,不置司马。西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前139年)罢太尉,元狩四年(前119年)始置大司马,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功多,特加号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汉旧仪》"载:"元狩六年,罢太尉,法周制置司马。时议者以为汉军有官侯、千人、司马,故加"大"为大司马,所以别异大小司马之号"。可见汉武帝时特设大司马以代太尉之权,但"无印绶,官兼加而已",是为加官。其地位的高低要靠所加将军的地位来体现。

西汉之世,有资格冠加大司马的有四类将军,即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武昭以后,大将军无不加大司马者。车骑、票骑、卫将军或加或不加。它将军无加大司马者" 。其中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卫将军位次上卿(《后汉书百官志》)。冠加大司马后,其位秩不变,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尊比丞相,大司马车骑将军(大司马卫将军)贵比上卿。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因为有了大司马这一加官称号,得以名正言顺地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

秦朝和西汉前期,以丞相(有时称相国)掌政务,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掌监察。汉武帝时期,内朝逐渐成为中央枢机所在。武帝时天子的宾客,大都是挂著侍中头衔与政的。但武帝时的将军都是领兵出征,并不过多参与朝廷政治。卫青和霍去病并为将军,加大司马,但他们主要掌管军务,直至昭帝时,霍光才用"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的名义当政 ,权力在宰相以上("政事一决大将军光"《霍光传》)。后成帝即位,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政事大小皆自凤出,天子曾不一举手"(《外戚传》)。

大司马可进入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于是中朝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孟康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作为中朝之首,其主要职能只是为天子处理政务时充当参谋和顾问,献可替否,为更好地体现辅政职能。西汉之制均以内朝官领尚书事,因此对诸将军来说,加官大司马实际成为领导中央枢机,直接辅佐皇帝,在内朝处理政务的重要标志。对外戚而言,能否合理辅政,重要的是看能否袭司马号。被加授司马号,就可"履上将之位,食膏腴之都,任周召之职,拥天下之枢,可谓富贵之极,人臣无二"(《谷永传》)。大司马权位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汉成帝、汉哀帝时期大司马逐渐由加官向本官转化。废丞相改为大司徒,但大司马仍存,与大司空同属三公之一,共掌朝政。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成帝绥和元年初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哀帝建平二年复去 大司马印绶,官属,冠将军如故。元寿二年复赐大司马印绶,置官属,去将军,位在司徒上。"大司马由原来必须依附于将军的加官变成了金印紫绶,有官属,禄比丞相,位在司徒上的实实在在的独立职官,成为名正言顺的三公,正式纳入了正常的百官公卿官僚系统之中,这就意味着大司马由旧的内朝领袖开始转为外朝首领。

成哀改制后,本该成为地道的外朝首领的大司马却仍被当时人视为"内辅之臣",如哀帝时众人以傅喜可为内傅之臣而被荐为大司马(《傅喜传》),王莽加九锡时策曰: "登大司马,职在内辅"(《王莽传》)。使大司马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中都成为百官之首,大有汉初丞相的风采,如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位极人臣,百官因贤奏事。最终王莽以三公大司马身份篡夺了汉家的天下。

东汉时期

东汉建立初期,东汉官制基本沿袭了西汉末年的官制,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光武帝刘秀以大将军吴汉为大司马,以杜茂为大将军。 东汉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为虚职,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如刘虞、权臣李傕。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一:"(兴平)二年(195年)。以车骑将军李傕为大司马,在三公之右。"

东汉末年,刘备也曾担任大司马。《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十六年,...,璋推先主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 《后汉书.卷十八》:光武(帝)将发幽州兵,…即拜(吴)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光武即位,拜(吴汉)为大司马,更封舞阳侯。建武二年春,(吴)汉率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佑,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共击檀乡贼于邺东漳水上,大破之。降者十余万人。

吴汉死后,刘秀将大司马改为太尉。"光武帝又废大司马为太尉"。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或称"三司"。太尉是"天公",司空是"地公",司徒是"人公"。


三国时期

(1)魏国:

三国官制基本沿袭了东汉官制,魏国在三公之上另设大司马,为上公,第一品,位在大将军之上,一般由大将军升迁而来,如:曹仁、曹休、曹真。

洪饴孙《三国职官表》(《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中华书局,1987):"魏大司马上公一人,第一品,掌武事。…黄初二年始置,位在三司上。前后居是官者三人--曹仁、曹休、曹真。…魏大将军上公一人,第一品,掌征伐背叛。建安二十五年,魏国初置是官,…班次在太尉上。司马师为大将军,以叔父司马孚为太尉,始奏改在太尉下。…后还复旧。前后居是官者八人--夏侯惇、曹仁、曹真、司马懿、燕王宇、曹爽、司马师、司马昭。"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

曹丕征东吴,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魏明帝曹睿即位,曹休进封长平侯。升为大司马,仍然都督扬州。

226年,魏明帝曹睿继位后,曹真进封邵陵侯,升任大将军。230年,曹真到洛阳朝见皇帝,被升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2)蜀汉:

蜀汉的大司马位在大将军之上,如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

《三国志》后主传: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卒于军中,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十三年,夏四月,进蒋琬位为大将军。延熙二年(239年),春三月,进蒋琬位为大司马。六年十一月,以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九年冬十一月,大司马蒋琬卒。

(3)吴国:

吴国设有大司马和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位在上大将军之上,一般由大将军或者上大将军升迁而来。如吕岱、施绩、陆抗、丁奉、朱然、全琮。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朱然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赤乌九年(公元246年),孙权派遣使节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黄龙四年(公元232年),吕岱迁上大将军。252年,孙亮即位后,吕岱拜大司马。

258年,孙休即位,丁奉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264年,孙休去世,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听从万彧的建议,共同迎立孙皓为皇帝。丁奉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

258年十月孙休登基,施绩便被任命为上大将军、都护督,264年七月,孙休亡故,孙皓即位,施绩被任命为左大司马,而右大司马则由丁奉担任。

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继位,加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凤凰二年(273年)三月,拜陆抗为大司马、荆州牧。

晋代时期


晋代基本沿袭了三国官制特点,大司马在武官中排名第一。根据《晋书.职官志》记载:"大司马,古官也。汉制以冠大将军、骠骑、车骑之上,以代太尉之职,故恒与太尉迭置,不并列。及魏有太尉,而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在三司上。晋受魏禅,因其制,…凡八公同时并置,唯无丞相焉。自义阳王望为大司马之后,定令如旧,在三司上。

太宰、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开府位从公者为文官公,冠进贤三梁,黑介帻。

大司马、大将军、太尉、骠骑、车骑、卫将军、诸大将军,开府位从公者为武官公,皆著武冠,平上黑帻。

文武官公,皆假金章紫绶,著五时服。其相国、丞相,皆衮冕,绿盭绶,所以殊于常公也。"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置废不常。陈用作赠官。北朝魏、齐的大司马与大将军为"二大",典武事,亦在三公之上。北周依《周礼》置六官,以为夏官府之长,以卿任其职。

唐杜佑撰《通典》:第一品相国、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北齐职品: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王、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公、司徒公、司空公。后魏百官:第一品太师、太傅、太保、王爵、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 《通典》卷二十:"后魏以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上公也。大司马、大将军谓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谓之三公。北齐皆有三师、二大、三公之官,并置府,其府三门,当中门黄阁,设 内屏。三师、二大置佐吏,则同太尉府。"

南北朝以后


隋以后废。明清时用为兵部尚书的别称,统管全国军事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相当于2018年中国的总参谋长或者美国的国防部长。

相关资料

《周礼.夏官司马第四》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师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政官之属: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士八人。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尉...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骠骑、车骑之上,以代太尉之职,故恒与太尉迭置,不并列。及魏有太尉,而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在三司上。晋受魏禅,因其制。"。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太和四年春二月)癸巳,以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骠骑将军司马宣王为大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青龙)三年春正月戊子,以大将军司马宣王为太尉。"

《三国志·蜀志·蒋琬费祎姜维传》:"亮卒,以(蒋)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又命(蒋)琬开府,明年就加为大司马。"

"延熙元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


《宋书·百官上》:大司马,一人。掌武事。司,主也;马,武也。尧时弃为后稷,兼掌司马。周时司马为夏官,掌邦政。项籍以曹无咎、周殷并为大司马。汉初不置,武帝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始直云司马,议者以汉有军候千人司马官,故加大。及置司空,又以县道官有狱司空,又加大。王莽居摄,以汉无小司徒,而定司马、司徒、司空之号并加大。光武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以太尉代之。魏文帝黄初二年,复置大司马,以曹仁居之,而太尉如故。

明 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我大司马节寰(袁可立)先生,少具异骨,弱冠起家,为名御史。"

明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偕配诰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铭》:读大司马节寰(袁可立)袁公抚登章奏,知老成御侮,其绸缪定倾如此,其周且蚕也。孰使十六年来,海无传烽,亭有卧鼓,则惟公之赐。使天假数年,则公将奋谋决策,焚冒顿之虎落,犁老上之龙庭,以抒我皇上东顾之忧。而今已矣,惜哉!"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当魏崔时,盖无复然明义、真者。有之,则必自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 明 袁一相《睢阳袁氏家谱序》:"吾家自胜国以来,谱牒散天涯。约略大支凡四,一北平,一夏邑,一鄢陵,睢阳又其一也。四支睢阳最盛。……八世节寰(袁可立)伯以异才成进士,历官大司马,功业烂照,著书青史,海内共仰,为景星卿云。

明 袁可立《睢阳人物志序》:"袁可立 大司马郡人。宇宙正气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投胎吐孕而为人,遂成节义文章。"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睢阳节寰袁公(袁可立),当癸酉十月十一日薨于正寝。讣闻,上遣官视葬,有

明 倪元璐《袁节寰大司马像赞》:"胸库武戈止,手探骊不怵,足履虎不咥。身恃之长城,面望之景星。须眉之谓男子,衣冠之有精理。呜呼!厥象惟肖,是之曰照。"


清 汤斌《明两浙运使儆辕张公传》:"是时,袁大司马可立、杨大参尧华、余光禄化龙,皆以耆硕里居。相与联席结社,棋酒娱乐,修耆英香山故事,乡里荣之,至有传为图绘者。"

清 田兰芳《逸德轩遗诗·卷下··酬袁国玉蓬莱坐月韵》六十六页:"袁大司马(袁可立)平泉旧墅,今创为道院,名曰"小蓬莱"。掌夏邀同诸友坐月其地。国玉有作,因酬其韵。"

清王缄《梦与袁可立同科》:袁历官大司马。及其殁也,阅数年,有老仆赴乡收租。途间陡见旌旗闪烁,驺从呼拥而来。以为达官经过,趋避道左。忽舆中人呼仆名甚悉,视之,乃其主袁公也。"

清 《睢阳尚书袁氏家谱》:"大司马袁可立建园于城之东南隅,栽种莳花,筑台凿池,为郡城胜览,呼宾客歌饮其中。"

清李暾有《拜张大司马墓》诗。按:大司马指张煌言,明末桂王曾授以兵部尚书。

今广东省汕头市蓬洲乡有"大司马家庙",为明嘉靖兵部尚书翁万达故居。

历代大司马

先秦 •蒍掩(楚国) •昭常(楚国) •田穰苴(齐国) •公孙固(宋国) •孔父嘉(宋国) •皇非我(宋国)


西楚

周殷、曹咎、龙且

东西汉

西汉:卫青、霍去病、霍光、霍禹、张安世、韩增、许延寿、史高、王接、许嘉、王凤、王音、王商、王根、师丹、傅喜、丁明、傅晏、韦赏、董贤、王莽

新朝:甄邯、逮并、孔永、陈茂、严尤、董忠

参考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