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印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印鎮平武縣轄鎮。1953年置大印鄉,1955年併入豆叩鄉,1961年改大印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8.3公里。面積248平方千米,人口5958人(2017)。鎖(江)林(家壩)縣道過境。轄黃坪、白耳、前提、金印、雙河、鏵嘴、宮慈、高坪、皇廟、立堡、窩托、三豐12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大印酒廠、電站、茶葉加工廠。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馬鈴薯。特產茶葉、木耳、藥材。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綿陽市平武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大印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鎖江羌族鄉管轄,鎖江羌族鄉人民政府駐政府街16號。[1]
基本概況
大印鎮位於縣境南部,以駐地東北有山,其形似一枚大印,故得此名。又稱大印隘、大印堡,習稱大印。
鎮境東鄰豆叩鎮,南界北川羌族自治縣貫嶺鄉,西接鎖江鄉,北靠大橋鎮、徐塘鄉。轄1個辦事處,12個行政村,一個社區居委會,80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248平方千米。總人口5958人(2017)。沿林鎖公路轉平江公路再至縣城、綿陽市區各110公里。
大印鎮在明、清時為白草番人聚居地。明朝時設大印堡(城周120丈)、大方關(城周110丈)、龍坪墩等關堡,常住提督指揮1員,兵快299人。清朝時設街子場與大印山分團。嘉慶七年(1802年)設主簿駐大印,分司縣南羌族地區直至清未。民國十八年(1929年)隸豆叩團練公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在此境內建有大印、黃坪、馬家等5個村級蘇維埃。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隸豆叩聯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隸大印鎮(治豆叩)。1950年10月改大印鎮為大印鄉。1951年新置豆叩鄉,1952年3月遷大印鄉於今治的大印山場鎮。1956年並大印鄉入豆叩鄉。1961年從豆叩人民公社析出置大印人民公社。1984年仍改名大印鄉。1992年10月撤鄉並鎮名大印鎮。
全鎮地處清漪江中游沿岸,系河谷、半山和高山地帶,境內山巒重疊,氣候變化急劇,垂直高度十分懸殊,最高海拔2300米,最低海拔800米。全鎮年平均氣溫12.5°C,無霜期210天。常年降雨量800mm左右。大部分農耕地分布在清漪江、馬家河兩岸的山坡上。土質多屬灰白石沙和山地黃壤。現有林地面積189295畝,森林覆蓋率達60.3%,耕地面積20257畝,糧食以玉米、小麥、黃豆、洋芋等作物為主。經濟作物以茶葉、油菜、魔芋和木本藥材為主,該鎮屬主茶區之一,素有"茶鄉"之稱。[2]
經濟發展
鎮黨委、政府按照"以農為本、務實創新、生態大印、富民強鎮"的指導思想,調結構、夯基礎、建班子、促發展,以"茶、畜、蠶、魔芋"為發展重點,堅定不移推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兩個文明建設的雙豐收。先後被評為"省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市禁毒工作先進集體、縣"四好"黨委班子等。到2011年底全鎮總產值已達到4727.1048萬元。農業總產值達到1570.8198萬元,小春播面13990畝。大春播面23919畝,糧食總產量3598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18元。
現有優質無公害茶園14503畝,2012年新種植優質茶園約3640畝;桑園面積4100畝,蠶繭年產量30000公斤;種植魔芋2600畝,產芋近3800噸;木本藥材已達到5780畝,大黃面積300畝。畜牧業順利發展,實現生豬出欄13700頭,存欄7850頭;羊出欄2000,存欄1957頭;家禽出欄55000隻,存欄36694隻。交通狀況極大改善,全鎮12個村全部通路,其中5個村已建成3.5m寬的水泥路。移動網絡覆蓋達99%區域,聯通、電信覆蓋60%。場鎮的拆遷和建設工程已全面完成,城鄉面貌煥然一新。12個村和一個社區居委會的活動室已全部新建。新建的畜牧獸醫站保證了全鎮畜牧事業的良性發展,新建的文化旅遊中心豐富了全鎮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衛生事業
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迅速。"普六"、"普九"工作成效顯著,有九年一貫制 學校1所,中心小學1所。小學入學率、畢業率達100%。初中入學率達95%以上,初中畢業率達到95%。群眾文化素質有了很大提高。衛生、防疫網絡健全,鎮內現有新建衛生院1所,新建村級衛生站12個,解決了普通群眾健康保健問題。
在"十二五"規劃中,大印鎮政府將以場鎮為中心,建設新農村示範點一個。以黃坪至宮慈一線為蠶桑主體,從鏵嘴至窩托共8個村以優質茶園為重點,以皇廟、立堡、白耳、窩托、雙河片區為木本藥材、魔芋種植為基地,力爭在五年內全部實現道路硬化和產業的快速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支持平峰林業、黃坪榨菜廠、詠春茶廠、皇廟山莊的經濟更上一個新台階,使大印人均純收入每年能按400元的標準實現,全力推進大印鎮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城鎮建設
2009年4月21日,平武縣退耕還林整改工作督察組在副縣長王毅的帶領下,來到大印鎮對改鎮1049.5畝退耕還林整改工作進行督察檢查。該鎮主要實施了退耕還桑、還茶工程,取得了較大成效,保證了森林覆蓋率,保護了生態環境,群眾獲得了利益,促進了群眾自發利用荒山荒坡種植厚朴、杜仲等三木藥材的積極性。督察工作在鎮黨委副書記塗正華等的陪同下,深入林間地頭,實地考察並進行了座談。期間,王副縣長一行對該鎮在退耕還林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並針對存在的諸如林糧間種、缺苗補植等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他強調一要充分認識整改工作的重大意義,做好宣傳。二要切實落實整改措施,確保整改進程。三要及時剷除和補植,確保整改成效。陪同檢查的鎮黨委副書記塗正華表示,我們一定按照王副縣長的講話精神把工作做得再細一點,再深入一點,確保退耕還林成效,保證群眾獲得效益,進而為保證本鎮退耕還林工作通過國家林業局的檢查驗收打下堅實基礎。
平武縣大印鎮人民政府相關職能
黨政辦:綜合協調各項工作,管理後勤機關行政事務,負責文秘、車輛,協助抓好黨委、政府的其它工作。
經濟發展辦:貫徹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加快經濟發展。
社會事務和計劃生育辦:主要抓好民政、計生工作,抓好文教衛生、廣播管理,培訓業務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