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語錄與智慧/中華國粹博覽(任健著書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墨子語錄與智慧/中華國粹博覽(任健著書籍)主要是通過對墨子語錄以及思想智慧的介紹,並結合當代社會現象進行解讀,旨在培養青少年見賢思齊,提高做人處世的智慧和能力。作為一本經典國學知識普及讀物,該書翻譯準確,語言通俗、解讀分析深入淺出,感悟啟示畫龍點睛,具有一定的可讀性和啟發性,適合廣大青少年閱讀。 《墨子語錄與智慧》由任健編著。[1]
文摘
平民聖人墨子 量子其人 墨子姓墨,名翟,魯國人。生在周貞定王初年,約當孔子卒後10餘年,也就是公元前468~459年間;死在周安王中葉,約當孟子生前10餘年,也就是公元前390到382年間,享壽80歲左右。墨子可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而又神秘的人物。他創立的墨家學派和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派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中最著名的兩家。《韓非子·顯學》云:「世之顯學,儒墨也。」毛澤東說:「墨子是一個勞動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聖人。」如此偉大的人物在歷史上應享有盛名,然而,與孔子在人們心目中的輝煌傳誦成反照,各種史籍對墨子的生平卻未有一明確、肯定的記載,以至後人關於墨子本人的情況知道很少,使我們無法認清墨子的真面目。墨子出生何地,也有爭議,《史記·孟荀列傳》說他是宋國的大夫,《呂氏春秋·當染》則認為他是魯國人。 墨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在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上,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高度。 墨子的思想具有極重要的時代價值。他的思想學說博大精深,他的科學思想前無古人,他的軍事技術高於其他諸子,他對世界、對社會的貢獻也是多方面的。 墨子有著作傳世。《漢書·藝文志》著錄《墨子》有7l篇,後亡佚18篇,故今本《墨子》僅53篇。其中較能代表墨子學說和思想者有《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等。其餘大都為墨家後學所作。其中《經》《經說》和《大取》《小取》,均屬名辯之作,以討論人的認識論和邏輯學等問題為主,可能成書於戰國晚期,故為集名辯大成之作,是今天研究戰國名辯之學的重要材料(見《墨經》)。《備城門》《雜守》等ll篇,主要講城守之術,應為兵家作品,也是墨家善守御的一種見證。還有如《親士》《修身》《所染》,前人多疑非墨家所作。 據《墨子》可知,墨子的學說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兼愛非攻。所謂兼愛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並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指出為官的要「興萬民之利,除萬民之害」,為人民的要相親相愛,交互得利。 (2)天志明鬼。宣揚天命鬼神的思想是墨學的一大特點。墨子認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僅決定自然界星辰、四時、寒暑等的運動變化,還對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愛民之厚」,君主若違天意就要受天之罰,反之,則會得天之賞。對於鬼神,墨子不僅堅信其有,而且認為它們對於人間君主或貴族也會賞善罰暴。 (3)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於天子。墨子認為,國君是國中賢者,百姓應以君上之是非為是非。他還認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賞善罰暴。尚賢是要求君上能尚賢使能,即任用賢者而廢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賢看得很重,以為是政事之本。他特別反對君主用骨肉之親,對於賢者則不拘出身,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主張,認為只要有賢能,不管親疏遠近,貧富貴賤都要任用它們。他認為人民的思想都要向他們長官認同學習,下級的主管必須向上級的主管認同學習。P3-5
內容簡介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dí),漢族,宋國國都(今河南商丘)或魯國(今山東滕州)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後來其弟子收集其語錄,完成《墨子》一書傳世。 任健編著的《墨子語錄與智慧》主要是通過對墨子語錄以及思想智慧的介紹,並結合當代社會現象進行解讀,旨在培養青少年見賢思齊,提高做人處世的智慧和能力。
圖書目錄
上篇 墨子與《墨經》 平民聖人墨子 墨子其人 墨子的故事 《墨經》與墨家 《墨經》中的科學 墨家的興起與衰落 墨子精神 中篇 墨子生活學習的智慧 像愛自己一樣去愛別人 「愛」別人不責求別人 大愛無疆:兼愛的層次 大愛無聲 以愛人之心感化人 不苛求別人的感恩 君子以人為鏡 強本節用:去除鋪張浪費惡俗 知足就是富有 死者與生者 墨子與現代人的修身 身外物不奢惡 懂得放棄灑脫生活 勤儉節約則昌 墨子的教育思想 知識就是資本 學習永遠都是有益的 謙虛是學習的重要法門 學以致用:將知識運用於實踐 思考的威力 下篇 墨子做人做事的智慧 「非攻」的智慧 用人格魅力感染對方 平等待人活出做人滋味 自信才能成功 言信行果:立身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