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督召喚使徒聖馬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報佳音書店 的圖片

基督召喚使徒聖馬太》是畫家卡拉瓦喬1597年創作的畫作。

相關背景

這位生命如傳奇一般的畫壇巨匠活着時聲名顯赫,一旦離開了人世,卻便被人們完全遺忘達幾個世紀之久。直到20世紀20年代,敢於顛覆偶像的青年畫家羅伯斯·隆基發表了他的驚世之言,卡拉瓦喬的大名才再次回到藝術公眾的視線里,被埋藏了幾個世紀的寶藏再次閃耀出先驅者的光芒。

16、17世紀之交的意大利,還沒有實現君主集權的國家制度,數不勝數的大小封地主各自擴張領地,內亂外患不止,傳統經濟急速地衰退,農民的生活日益艱難。而主宰着這一方土地的最高首腦便是由教皇兼任的,宗教氣息不僅瀰漫在貧苦大眾之間,更是席捲着繪畫、音樂等藝術領域,濃重的宮廷藝術和貴族氣質是當時眾多藝術家們爭相表現的主流。但是,這並不能抑制現實主義畫派的蓬勃發展和平民文化的崛起,於是,諸如卡拉瓦喬之類的畫壇名家便應運而生了。

作者簡介

卡拉瓦喬於1573年出生在意大利倫巴第省的一個農村家庭,父親是當地莊園主家的一名管事,薪水微薄,但也能維持家庭的正常生活。不幸的是,在他還咿呀學語的時候,父親意外去世。待到11歲時,全家在百般艱難之中搬到倫巴第首府米蘭,而卡拉瓦喬的藝術生涯便是從這裡開始的,他的第一位老師就是樣式主義的代表畫家西蒙·彼得查諾。樣式主義畫家們極力想繼承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等人優美典雅的畫風,但又不願沒有任何創新,因此他們被稱為文藝復興美術和後來的巴洛克美術之間的過度流派。而卡拉瓦喬本人,也被看作巴洛克流派的元勛之一。

卡拉瓦喬的作品是頂級的視覺盛宴,他的人生經歷比之沒有絲毫遜色。1590年,他隻身來到夢寐以求的羅馬,先是在貴族家裡做僕人,後來又進了同樣是樣式主義畫家的阿爾彼諾的工作室開始真正的美術創作。在這裡,他畫了大量的靜物作品,他的寫實手法完全拋棄了對文藝復興美術風格的有意模仿,給靜物賦予了強烈的質感和逼真的立體感。坎坷的經歷並沒有影響他的現實主義繪畫風格的養成,這種堅持讓獲得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機。1597年,紅衣主教德爾蒙泰對於他的作品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委託他為聖路易斯·弗蘭契齊教堂內的康塔列里禮拜堂畫三幅宗教畫,這裡我們所講的《基督召喚聖徒馬太》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幅。

該幅畫作的素材取自於聖經中耶穌從被唾棄的人中選擇聖徒的故事。對於當時由基督教統治意大利民眾來說,基督召喚聖徒馬太是一個極為嚴肅和神聖的話題,通常在藝術作品中,聖經人物都是被美化的,都被鍍上了一層金光。可是到了卡拉瓦喬的筆下,只能淪為另外一番情形,被教士們看慣了的天堂變成了如同地下室一般的屋子,天使們的聚會變成了一群流浪漢的賭博。一股明亮的光線從門口射進來,由彼得陪伴的耶穌指着混亂的人群,中間坐着的老者就是馬太。馬太疑惑地望着基督,似乎在問:「是要我追隨你而去嗎?」這個聖經中的場面,沒有神聖的氣氛,只有生活的隨意和平靜。

這幅作品的成功之處在於兩點:一是畫中人物截然不同的反應,增加了故事的節奏感,強化了戲劇衝突。二是強烈的色調對比,突出了故事人物的主要表情。這種明暗對比手法就是被後來的歐洲很多畫家繼承和推崇的卡拉瓦喬式的聚光法。

儘管,這是一幅異常生動的宗教畫,但因卡拉瓦喬過分真實地寫實手法,後來訂畫者羅馬法蘭契奇教堂的拒絕,他們堅決認為這種風俗畫的做法是對神聖宗教的公開褻瀆。雖然,卡拉瓦喬最終還是拿到了相當豐厚的一筆酬金,但也遭到了教會方面嚴厲的批判。即使卡拉瓦喬本人,也沒有想到,就是這幅作品為他身後贏來了不可思議的聲譽。《基督召喚使徒馬太》是木板油畫,長為340.4厘米,寬為323.9厘米,現藏於羅馬路易吉·德佛朗西斯教堂。

教堂藝術

世界上的一些教堂之所以出名,除了其與基督教發展相當有淵源的歷史背景外,教堂內還有著名的繪畫雕刻、彩色玻璃等。既然說教會不等同於建築物,耗費精力建造教堂甚至用心良苦雕刻繪畫,還有必要嗎?這些教堂內作品用意何在? 2013年6月27日,從業於建築領域的金姊妹在上海鴻德堂[1]分享教堂建築藝術,從基督信仰與建築專業的角度,分析基督教有史以來教堂建築的形式在信仰上的體現。

因為本身的基督教信仰,她對教堂建築藝術也非常感興趣。她分析道:不僅教堂建築復活了很多原有的、世俗的建築形式,此外,教堂內的四壁,給藝術創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和巨大的載體。如歐洲教堂頂部及四壁畫滿了聖經內容的繪畫[2],教堂的石柱、柱頭、門口,能夠用來裝飾和宣揚教義的地方都被利用起來,用做藝術創作。所以教堂中的一些雕刻、彩色玻璃等元素、都是通過一些藝術手法,達到教化人心,傳播教義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式教堂典範——上海鴻德堂,個人圖書館,2019-10-19
  2. 教堂藝術講座:彩窗玻璃用意何在?,青島基督教網,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