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地梢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梢瓜

中文名称:地梢瓜

拉丁学名:C.thesioides(Freyn)K.Schum.

别称:地梢花

科:萝藦科

属:鹅绒藤属

种:地梢瓜

地梢瓜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地梢瓜Cynanchumthesioides(Freyn)K.Schum.或雀瓢Cynanchumthesioides(Freyn)K.Schum.Var.australe(Maxim.)TsiangetP.T.Li的全草。具有清虚火,益气,生津,下乳的功效。主治虚火上炎,咽喉疼痛;气阴不足,神疲健忘,虚烦口渴,头昏失眠;产后体虚,乳汁不足。

别名:女青、山角、地瓜儿、羊不奶果、小丝瓜、浮瓢棵、老瓜瓢、沙奶奶、马奶奶、沙奶草、细叶牛皮消、雀瓜、罗汉草、地瓜子、地葛、地瓜瓢、盘龙草、牛梢瓜、羊奶草

信息

二名法:Cynanchum the-sioide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菊亚纲

目:龙胆目

性味归经:味甘,性凉

分布区域:中国东北、华北、西北、江苏;朝鲜、蒙古、俄罗斯

形态特征

直立半灌木。地下茎单轴横生。茎自基部多分枝。

叶对生或近对生叶片线形,长3-5cm,宽2-5mm,下面中脉隆起伞形聚伞花序腋生;

花萼外面被柔毛花冠绿白色副花冠杯状,裂片三角状披针形,渐尖,高过药隔的膜片。

蓇葖纺锤形,先端渐尖,中部膨大,长5-6cm,直径约2cm。种子扁平,暗褐色,长达8mm,种毛白色绢质,长达2cm。花期5-8月,果期8-10月。[1]

化学成分

从地梢瓜全草中分离得到:β-谷甾醇,胡萝卜甙,阿魏酸,琥珀酸,蔗糖,槲皮素,1,3-O-二甲基-肌醇;又报道分离得到β-香树脂醇乙酸酯,羽扇豆醇乙酸酯,α-香树脂醇正辛烷酸酯,1,3-二棕榈酰-2-山梨酰-甘油,柽柳素,柽柳素-3-O-β-D-半乳糖甙,地梢瓜甙。[2]

药材性状

全草长15-30cm,常弯曲,地上部分被短柔毛。根细长,褐色,有长根。茎不缠绕,多自基部分枝,圆柱形,具纵皱;体轻,质脆,易折断。叶对生,多破碎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条形,长3-5cm,宽2-5cm,全缘。花小,黄白色。蓇葖果纺锤形,表面具纵皱纹。气微,味涩。[3]

植物种属

萝藦科鹅绒藤属地梢瓜或雀瓢。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道地产区

产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等地。自产自销。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2000m的山坡、沙丘或干旱山谷、荒地、田边等处。

药用价值

药方一

功能

清虚火,益气,生津,下乳。

主治

虚火上炎,咽喉疼痛;气阴不足,神疲健忘,虚烦口渴,头昏失眠;产后体虚,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药理作用

本品提取物体内、体外都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相关论述

1、《内蒙古中草药》:“清热降炎,消炎止痛,通乳。主治乳汁不通,咽喉痛。”

2、《青岛中草药手册》:“主治气血亏虚,脑神经衰弱,咽喉肿痛。”

3、《全国中草药汇编》:“益气,通乳。主治体虚乳汁不下,外用治瘊子。”

相关配伍

1、治咽喉痛:地梢瓜30g(全草60g)。水煎服。或鲜果嚼服。

2、治气血亏虚:地梢瓜全草30g,土黄芪60g。水煎服。

3、治脑神经衰弱:地梢瓜全草500g。水煎取汁,用药汁打鸡蛋(2个)茶喝。日服2次。(1-3方出自《河南中草药手册》)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4]

药方二

拼音:Dì Shāo Guā

别名:地梢花、地瓜瓢

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C. sibiricum (L.) R. Brown],以全草及果实入药。夏秋采,切段晒干生用。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益气,通乳。用于体虚乳汁不下;外用治瘊子。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草适量,折断取汁外搽瘊子。

备注:(1)本植物变种雀瓢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 var. australe (Maxim.) Tsiang [C. sibiricum (L.) R. Broun var. australe Maxim.]亦同供药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5]

参考资料

  1. 地梢瓜,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地梢瓜,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3. 地梢瓜,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4. 地梢瓜,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5. 地梢瓜,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