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舅家過中秋節(居仁堂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在小舅家過中秋節》是中國當代作家居仁堂主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小舅家過中秋節
2021年的中秋節,我和姐姐及大弟弟在小舅家華子表妹家過中秋節。
這是記憶中第一次在親戚家過中秋節。也是第一次在舅舅家過中秋節。
天剛黑,表妹即端上來一桌子的菜。臘香腸,魚糕,紅燒蹄胖子,特別是表妹夫親手做的紅燒野生團魚,更讓家宴變得豪華。
一桌子美味,還有每張揚溢着快樂的臉,親情,節日的心情,不用言表,不等一年中最圓的月亮升起,已讓我們醉了。
吃着從小就養成的味蕾能分辯出的久違的美味,品嘗着親情的可貴,中秋明月也成次要角色。
表妹家在荊州區川店鎮藤子店街上。三層樓的連體別墅有三百多平方米,不鏽鋼的大門,光可鑑人的地磚,放着光的樓梯扶手,與我們這些住在城裡的人所居住的樓房相比,顯得如此的奢華。
表妹和妹夫做着收團魚小龍蝦鱔魚黑魚等的生意,附近鄉村的鄉民們把抓捕到的團魚小龍蝦送到這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然後由妹夫將這些分送到荊州各飯店,更遠的發到湖南省各地。生意旺時,要請人幫忙,閒時,表妹們六點多就開門,表妹夫開車天天奔忙,他們配合默契。表妹夫婦是勤勞致富典範。
表妹的獨生女兒大學畢業,正在複習準備律師考試和考研。表侄女是個小才女,高中時就發表過一些散文,並成為某雜誌的簽約作家。中秋節了,她從武漢回來與家人團圓。
人說親舅如父。其實,並不是每個舅舅都能像父親。
我有三個舅舅,二舅已離世,小舅是媽媽最喜愛的弟弟。小舅今年七十六歲了,身體十分好。能吃能睡。小妗子除了一條腿做個手術,不太方便外,其它都健康。
媽媽不在了,舅舅就是最親近的長輩。
幾十年來,三個舅舅中,我們與小舅舅過往得很密切。
小舅與表妹所住不過五十米。這樣的距離非常美好。
吃過晚飯,月亮剛升起來,但被街上的樓房所擋,只看到一片紅暈。大弟弟提議到藤店老街走走。
昔日的老街已沒落了。街上沒有路燈,街兩邊的住戶有人在家者都關着門,而有些人家黑燈瞎火,那肯定是到外邊打工了。在老街散步,心中多少有些感慨,曾經的繁華老街,幾十年後成為少有人光顧的背街,恰如人生,繁華過後是自然而然的寧靜。
黑的夜,這是兒時沒有電燈時黑夜。仰天,每一顆星星都是那麼的清析,不管大星還是小星星,無論是亮的星星還是不太亮的星星,此時在暗藍的夜空無遮無攔赤裸裸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是兒時的黑夜,那星星一定還是兒時的星星。星星沒變,可我們已度過了少年青春年華。今年,我們又能在童年生活過的地方,在童年的黑夜,看童年的星星,心裡是那樣的溫暖和安靜。
街邊的灌木叢草叢中,響起秋蟲的唧鳴。唯一可以分辨的是蛐蛐短促的聲音。而那些婉轉纏綿的鳴叫,似蟈蟈又非蟈蟈,更多的秋蟲叫聲我分辯不出來。各種秋蟲在溫和而安靜的秋夜無拘無束的集體合唱。這是大自然的合唱隊,沒有規定的旋律,也沒有什麼和聲,更不會有指揮,有的是自然而然的抒發着自己的心情。我打開手機的燈光,在樹叢中尋找那個鳴叫得最亮的秋蟲,那隻秋蟲只暫停了一下,接着在燈光下無所顧忌的再次叫起來,似乎聲音更大了。完全沒有感覺有威肋在旁邊。
看見月亮了。從房與房之間的空隙里,從樹與樹的枝丫間。今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其實,圓與不圓能差多少,凡人肉眼是感覺不出來的。
這就是一年中最大最圓的中秋月。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為這輪明月吟詠。或許中秋的明月只屬於詩與詩人吧。藤店街上的少有人賞月。否則,為何緊閉着門窗呢。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人王建,在中秋之夜,仰望明月發出了靈魂之問。他思誰,誰思他?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面對中秋月,感覺到了嫦娥的孤獨與無奈。
我已度過六十五個中秋節。但卻無法計算在每一個中秋節所在的地方。河南、湖北、廣東。各地的中秋月都照過我的,有過孤獨,有過團圓,有過失落,也有過相思。
年年明月總相似,年年賞月各不同。
是的,最美好的中秋節是父母健在,我們圍在父母身邊,吃着月餅,看着明亮的月光,是那樣的溫馨。
父母離開我們後,還是這輪明月,仿佛也缺了角。明亮度好像下降了。
當父母離開我們後,姐弟就是最親近的人。而小弟遠在大洋彼岸。所謂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是當時詩人的局限。小弟所在的大洋彼岸,那十三個小時的時差,是難以天涯共此時的。
天上月圓,地上人圓。其實,很簡單的幾個字,真正的做到也是非常困難的。
在荊州鄉村我們仰望着中秋明月,傾聽着秋蟲的合唱,心中只有一種祝願: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作者簡介
劉文俊。一九五六年生人,文學愛好者。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南陽市作家協會會員。珠海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