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门岘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土门岘乡位于甘肃省会宁县北部,东靠新塬乡,西接草滩、四房吴乡,南连大沟乡,北邻刘家寨子乡,南北长21公里,东西宽15公里,总面积1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54233亩。乡政府驻地土门岘距县城100公里。土门岘乡所辖6个村(苏家堡、土门岘、杨家岘张家沟、张家门、安家坡6个村),34个社,2218户,11352人,农业人口11151人,占总人口的98.22%,非农业人口141人,占总人口的1.24%,农村劳动力有6810人,占农业总人口的59.99%,全系汉族。[1]

乡镇简介

地名来历

据《元和郡县志》卷4会州载:周太祖宇文泰为西魏相,西巡,会师于此,当地人张信倾家产犒劳六军。太祖大悦,因命置州,以“会”为名。

历史沿革

会宁县:据《史记》记载,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即有祖厉县建治,属安定郡。王莽篡汉,改祖厉县为乡礼县,东汉复祖厉旧名。三国时属魏地,隶武威郡。西晋初废祖厉县。惠帝永宁元年(301年)凉州刺史张轨在凉州(今武威)近侧另设祖厉县,后迁县于郭城驿故地。东晋十六国时,祖厉县前后隶属于前凉、前秦、后凉、后秦、西秦5个政权。南北朝时,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改祖厉县为祖居,迁址平凉境内,后在今靖远县境内置会宁县,为有“会宁”县名之始。西魏恭帝元年(554年),置会州,州治会宁。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设会宁镇,开皇十六年(596年)又复为会宁县,属平凉郡。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改会州为粟州,同年又复名会州,属关内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会州为会宁郡。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陷于吐蕃,更名“汝遮”。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党项人克会州,地属西夏。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收复会州,属熙河兰会路。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筑起会州新城(即今敦虾蟆古城)。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在州治置敷州县。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陷于金,金即在甘泉堡置西宁县(今张城堡西宁古城)的建置。至此,今会宁县境内同时有两县(敷州、西宁)、一州(会州)的建置。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年),升西宁县为西宁州,后又降州为县。宣宗兴定四年(1220年),西夏占会州。宣宗元光二年(1223年)金人收复会州。蒙古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八年(1236年),蒙古军占领会州。元初,迁会州治所于西宁县。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并西宁县入会州。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诏令改会州为会宁州。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隶巩昌路,属陕西布政司。清初会宁隶巩昌府。1913年,改属兰山道,1927年废道后直属甘肃省。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会师于会宁,在会宁曾组建苏维埃政权。1944年会宁改属甘肃省第九行政检察专员公署(治所临洮)。1949年8月22日成立会宁县人民政府,属定西专员公署。1985年8月,会宁县改隶白银市至今。

自然地理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地处北纬35°24′至36°26′、东经104°29′至105°31′之间。东依静宁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海原县,南与通渭县毗邻,西靠安定区和榆中县,北与靖远县、平川区相邻。总面积为6439平方公里,2004年底总人口为58.33万人,其中:汉族占97%;回族、东乡族、藏族、满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占3%。全县共辖4个镇24个乡6个社区居委会284个村民委员会29个居民小组2039个村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地会师镇,西北距兰州市155公里、白银市180公里。[2]

特有资源

土地资源丰富,地域较辽阔,土门岘乡总面积折合亩数为27.8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5.43万亩,占总面积的19.48%。在耕地面积中,有山地3.80万亩,占69.98%,川地0.46万亩,占8.47%,塬地1.17万亩,占21.55%,耕地现全部为旱地。土壤主要类型为黄绵土、黑垆土等,适宜各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

动植物资源有着很大的优势,畜牧业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各种畜禽饲养量大,范围又广。牛马骡驴的品种达好几种,羊、猪、鸡、兔子、蜂品种多样,其生存能力也很强。大量饲养羊、猪、蜂是当地群众发展经济、治穷致富的有效途径。 3、土门岘乡种植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种植品种主要有粮食作物、豆类作物、油类作物和瓜果蔬菜等几大类。粮食作物有小麦、糜子、谷子、玉米、荞麦、洋芋、燕麦、高梁;豆类作物有豌豆、扁豆、大豆等;油类作物有胡麻、芸芥、大麻等;瓜果蔬菜方面有西瓜、籽瓜、白南瓜、辣椒、茄子、西红柿、葱蒜、根菜叶菜类等。栽培牧草主要有苜蓿等。林业资源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榆树、椿树、杏树、桃树、苹果、梨、枣等品种。

矿藏资源稀少,石膏贮藏有待进一步勘探。

经济发展

解放初,土门岘乡的农业极为落后,生产条件也很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抗灾能力很低,生产极不稳定,粮食产量非常低。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土门岘乡的农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机械2005年底发展为1823台。农电线路除尚洼社处基本实现社社通电。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截止2006年9月,交通状况乡已有梯田37238亩,砂田4350亩。调整农业产业种植结构,狠抓农业投入。由原来的单纯种植发展到现在多品种同时种植,合理倒茬,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大力推广小杂粮、马铃薯、优质砂田西瓜等的种植,夏秋农作物种植比例调整为1:1.5。2006年,土门岘乡粮食总产量2356吨,小杂粮总产量1795吨,马铃薯总产量270吨,优质砂田西瓜及黑瓜籽总产量1014吨。林业建设突飞猛进,过去的干山秃岭,现已形成多树种的林业生产布局,截止2005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1571.2亩,完成荒山造林面积19582亩。随着农业发展和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充分利用4338多亩和套种的5700多亩紫花苜蓿,大力发展草饲料产业,发挥已经实施的整村推进和天保工程项目,充分利用草产业的资源优势,提倡舍饲养羊,组建养羊协会,使土门岘乡的养殖业得到健康发展。2006年9月,土门岘乡羊存栏达到18071只。[3]

交通状况

公路建设有了很大发展。1988年和1990年分别建成河汉杨家桥和土门岘桥,2001年新建张贺岔塘坝,使袁三公路南北贯通。止2006年9月,新修乡村公路和部分通社公路70.74公里,其中全长7.24公里的项目工

程,孟冯公路土门至殿坪段按期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公路辅助设施的配套。2006年通过对孟冯公路土门至殿坪段铺砂和对其它村社公路的维修与修建,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土门岘乡的交通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运输环境。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社会事业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乡上设有文化站1个,站内设有图书室、娱乐室等。通过"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土门岘乡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干部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活跃丰富,土门岘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和壮大。土门岘乡现有中小学13所,3个教学点,在校学生2996人,教职工131人。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1060人,教职工4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 3、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现有乡卫生院1所,并设立了计划生育服务所,各村都建有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医疗技术、设医疗备不断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顺利开展实施,2005年共参合农民7535人,参合金额753500元,参合率达到80%。

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开展。2005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66‰以内,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77.5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7‰以下,全面完成了人口计划。

民政、司法工作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巩固,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4]

名胜古迹

土门岘乡土门岘村现有宋代伍举城遗址,被列为会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